易讀小說網 > 霸王! > 第四十四章戰后收獲和江東基業
  丹陽郡府在清理涇縣以南的豪強時,孫策已經帶兵返回了牛渚大營。

  這一戰他收獲極大,不僅收山越男女萬余人,還從祖郎那里收獲了錢數千萬枚,絹帛六百余匹,谷糧八千多石!

  他是涇縣最大的宗帥,主力在宛陵全部投降,所以他塢堡里的財富最先被清點出來。

  數千萬錢其實也就相當于幾萬貫,在后世家財萬貫可能比較富庶,但在當下由于董卓的亂搞,錢貨不通,所以銅錢大幅貶值,可能也就堪堪買到萬余石糧食,別人還不一定愿意賣。

  收了這銅錢,基本上就等于每天在手里貶值。這個時代的百姓也不傻,他們可能沒有貶值這個概念,但也是知道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孫策之所以愿意把這些銅錢帶回來,主要是為了熔鑄,他打算等打下江東之后,鑄造一批在江東能夠通行的貨幣,總不能一直錢貨不通,扛著布帛去交易,買兩斤肉就要當街剪裁布匹。當然這還算是比較好的情況,更差的則直接是以物易物。

  所以說董卓這國賊對天下荼毒極深,漢末國賊他罪孽最為深重。

  孫堅討伐討伐他,真的是給孫家留下了極大的聲名和福澤。

  聽說孫策起兵,開倉放糧,流民跨江表而來者數以萬計。

  孫策剛回到了牛渚營,屯田都尉劉由就坐不住,第一時間找了過來。

  “將軍,最近流民跨山河而來者甚眾,屯卒已經超過了兩萬人,而春耕已過增加再多人數亦無用處。我把新來流民皆安排成了徭役,人數也增加到了近五千人。可是器械遠遠不足,興修水利進程十分緩慢。”

  關于器械這方面,孫策招徠的多是流民,甚至達不到普通農戶家庭每家每戶都有兩三件農具、鐵器的水平。

  孫策對此也是極為關注:“我這次南下會盟,從豪強手中收繳了六千余件農具,又在宛陵買到三千余件,合計上萬件器械足以解營中一時的燃眉之急。”

  聽說孫策帶回來上萬件農具器械,劉由驚喜的大笑,說道:“有上萬件農具,不論是屯田耕種還是興修水利,都將更加便利!”

  “不過只靠繳獲終不是長久之計,這農具耕犁還是要自己能夠打造,掌握在手中才穩妥。營中打造的耕犁數量怎么樣了?”

  “正要向將軍匯稟,營中鐵官徒上千人,已經打造了兩百余套曲轅犁,墾荒速度遠超預期。所以我打算劃撥出一部分人開墾水田,用這一兩月時間再開辟數萬畝良田,趕在清明前后播種早稻。”

  孫策大為贊賞,心情舒暢,對陳武說道:“去取一匹錦過來,勉以劉都尉忠恪。”

  隨后孫策看向劉由,交口稱贊:“劉都尉思慮周全,若營中諸士皆如你一般,何愁大事不定啊!”

  劉由是主動投靠孫策的,欲助英雄,以濟亂世。所以鞠躬盡瘁,勉盡忠恪,以輔大業。對屯田事宜不僅盡心盡力,更是思慮的極為周到。

  長江下游之所以能夠一郡獲稔,則數歲忘饑,除了水土肥沃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水稻能夠一年兩熟。

  豪強之家十月獲稻,說的是晚稻。八月種稻,十月收獲。此外還有個早稻,四月種稻,七月收獲。七月秋收,收的也是這個。小麥是六月收獲,粟米則是九月。所以中原王朝長期一年兩次征收賦稅,分別在夏秋收稅。

  而大宋能夠富庶的遠邁前朝,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宋朝官員十分注重推廣高產作物,在南方普遍推廣了占城稻,可以分早、中、晚稻,甚至可能一年三熟,而且畝產量有所提升,所以稻谷的總產量大幅提升。

  對部下,孫策從來都不吝激勵和許以壯志宏愿,他笑著對劉由說的:“昔漢遣輕車使者氾勝之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其人著《氾勝之書》,享譽千古。劉都尉在江東督三郡種稻,使江南之地豐稔,成魚米之鄉,成就未必就弱于氾勝之。我期待劉都尉能著《劉由農書》,造福萬民。”

  這既是孫策給他許諾的高官厚祿激勵,允其都督整個江東農業。同時也是對其理想追求的直接肯定。

  人嘛,不可能一直都那么物質,或多或少都有點理想主義。劉由本身就屬于一個偏理想主義的文士,著書立作這種事千古以來都是文人最高的精神追求了。

  漢時農書數家,氾勝為上。《氾勝之書》,總結的種麥法、種瓠法、穗選法、調節稻田水溫法、桑苗截干法等,每一個都效果卓越。

  劉由作為屯田都尉不可能不看《氾勝之書》,甚至種稻法,還有水田如何開墾,稻田水溫如何調節,如何種桑嫁接,書中都有記載。

  對這些劉由精熟于心,也有精益求精之心,便信心十足的對孫策說道:“由必會虛心向力田者請教種田經驗,總結農桑之法,勸課農桑,執導耕種,使江東豐稔,一如關中。”

  孫策擺了擺手,堅定的說道:“劉都尉你太謙虛謹慎了,江東豐稔,可絕非關中能比。我相信你才干,必能使江東肥沃,遠勝天府之國。錢糧稻谷、蠶桑絲錦,具為天下之冠。”

  說到養蠶繅絲,劉由想起自己前來的另一件事,說道:“將軍,江南桑樹抽枝發芽比北方要早近一個月,如今二月桑樹已經有了桑葉,但橫江亭中,將士妻女手中簇箔短缺,亦待關注。”

  簇箔就是養蠶的工具,其中箔是養蠶時鋪在地上的席子,劉大耳織履販席中的席子,應該就包括這個種類。簇則是給蠶吐絲用的簇器,高端專業的可以用藤編制,可以用木搭建,普通百姓用的最多的則是麥秸垛。

  這些東西準備起來不難,況且哪個縣還沒有幾個劉大耳這種織履販席的普通人?

  所以孫策對劉由說道:“這次南下會盟,最大的收獲之一便是獲得了丹陽郡全力支持,各縣都在恢復秩序。你可以命人到歷陽、石城、春谷、宛陵甚至涇縣等地采購物資。將士妻女養蠶繅絲,關乎長久之計,大可不必吝嗇。簇箔買來之后直接發給各戶,算是給從軍將士家屬的慰勞。”

  劉由得了孫策這么多慷慨資助,屯田之事大為便利,便心滿意足、躊躇滿志的告辭離去。

  孫策送別他,坐回桌案旁思慮了一下,覺得真的有必要找一位賢臣全權負責內政之事了。

  雖然他現在還沒什么地盤,但內政也逐漸多了起來。

  自己現在正處于軍事征戰,爭奪郡縣地盤的時候,必然有大量時間領兵征戰在外,這后方政務沒人決斷處理,也會耽誤不少事情。

  想到爭奪地盤,孫策內心也灼燒起來,他現在迫切希望有一處自己能夠全權做主的郡縣。

  丹陽郡現在在老丈人手上,即便老丈人全力支持,可終究是不如自己掌控一處郡縣方便。

  按時間推算,老丈人大概還能在丹陽呆半年。

  爭霸之事,動輒以年計。半年時間,孫策還是等的起的。不至于發瘋跟老丈人搶奪基業,作出一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至少半年后,老丈人離開丹陽,自己再想辦法拿下整個丹陽。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繼續征戰,向東開疆拓土,然后招攬人杰。丹陽郡地險山阻,跟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的吳郡還是差了不少。

  于是孫策對陳武吩咐一聲:“去將程普、徐琨、周瑜還有蔣欽都請過來。”

  他們四個人都身擔重任,孫策不在這段時間,基本上是程普和徐琨共掌營中軍事,周瑜更是孫策的最大助力,統帥著丹陽郡資助給孫策的士卒,和這一戰在宛陵俘虜的上萬人,正在全力安置這些人前往修橋搭路,興修水利。

  蔣欽最先抵達,孫策看見他笑著問道:“交給你的重任,你完成的怎么樣了?”

  “什么重任啊!不就是養馬嗎?我已經統計清楚了,全營有戰馬兩百二十七匹,駑馬七百五十六匹,還有牛四百二十六頭。”蔣欽掏出他的小冊子低著頭,一字一頓的匯報了一番。

  孫策臉上笑意更盛,果然把養馬這件事交給蔣欽是個很明智的抉擇,別看他讀冊文一字一頓的,但這個數據統計的極為精準。而且他德行出眾,簡樸廉潔,絕不會去貪財,所以戰馬數量絕不會隱匿。

  所以最后統計出來的數字,孫策都有些震驚,他都不知道,不知不覺間,軍中居然有了這么多馬。

  戰馬主要是繳獲的,馱馬的來源則比較復雜了,有的是繳獲所得,有的是從吳景、孫賁軍隊中整編出來的,有的是豪強投軍時攜帶的,還有一部分是市馬所得。

  但如今孫策的確是有一方強軍的氣勢了,大軍近萬,馬匹千余,還有偌大一個丹陽郡支持。

  等程普、徐琨和周瑜皆抵達帳內,孫策主動開口,說道:“這次南下,已經與丹陽郡府達成會盟,周府君會全力支持我們掃清強敵,驅逐劉繇。更資助我兵丁四千,谷糧三萬余石。”

  “我們已無后顧之憂,可以繼續進軍,攻城略地!”

  徐琨興奮的說道:“我們積谷練兵已有月余,從正月渡江,到如今二月春耕已過,的確是到了開戰之良機了,將士們都已經迫不及待準備建功立業。”

  將士們聞戰而喜,這無疑是形勢大好。

  進攻路線,孫策跟周瑜早就規劃妥當了。

  孫策讓陳武搬來的丹陽地圖,對所有人說道:“就按此前部署,兩路進軍,我率軍沿長江水陸并進,進攻秣陵、熟湖一帶。公瑾則在營中稍后出發,整編士卒后向右路出兵,進攻丹陽、句容等地。”

  周瑜的軍隊膨脹不少,但有點大而不整。

  主要是孫策和周瑜都有點看不上丹陽兵的戰斗力,所謂的丹陽精兵,沒有經過嚴格訓練,軍紀太過渙散了。

  甚至這四千人里面還混有一大批老弱、奸猾之徒,孫策打算給周瑜幾天的時間,沙太老弱,挑選精壯,組成一支強軍。

  關于軍紀這方面,對手也是丹陽兵,不會比他們強多少。雙方都只能在戰爭中磨礪、成長,然后才能磨練出一支精兵。

  周瑜對孫策義氣相助,孫策也是非常慷慨大方,對他說道:“公瑾整頓軍隊不易,我調幾位良將助你一臂之力。徐琨、周泰、徐逸都會助你練兵征戰。”

  徐琨、周泰、徐逸都是孫策帳下驍勇善戰的將領,其中徐琨和周泰都是軍中勇冠三軍的猛將,徐逸則是名揚丹陽的豪俠。

  有周瑜千古名將為統帥,徐琨、周泰、徐逸強摯壯猛為爪牙,縱使對手為曹劉之類英雄,亦可能打出赤壁、夷陵之類的大勝仗。劉繇麾下那些高坐清談之輩更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對周瑜這路分兵,孫策毫不擔心。

  而且徐琨他們是帶著部隊兩千人前往助戰的,徐琨統帥兩千鴛鴦陣士兵為副將,戰力卓越,必能成功掃除丹陽郡境內強敵。

  等周瑜還鎮丹陽,徐琨則可以接管整支大軍,繼續向吳郡征戰。

  周瑜立即拱手,鄭重的承諾道:“我必不負伯符之托,向東進軍,分定郡縣,掃清一切強敵。”

  “公瑾奇才,我深信不疑。為了助你征戰,我將輜車皆留給你。營內輜車如今已有近千輛,一次能運谷糧、芻草兩萬余,并大量輜重器械、矛盾箭矢。足以供你行軍赴遠之用。”

  有了這么多輜車,大軍就具備了快速行軍,跨郡征戰的能力了,甚至在丹陽郡境作戰,短期內不需要后方的補給。足夠周瑜盡情發揮自身的軍事才能。

  孫策主力大軍的糧草補給則主要靠水師的艦船,水師的船只有數百艘,除去作戰用的小型斗艦,大船也有二十余艘,這都是能載五百石糧食的大型船只,二十艘也能運糧上萬石。

  大軍水陸并進,孫策主力完全無需為后勤補給憂慮。

  等打下了江東,孫策甚至要造能運兩千士卒,載重三千石的巨船,為將來北伐做準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