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七十六章南京反應
  第一百七十六章南京反應

  黃河以南會有多少土地歸屬北京,這個還不好說。但是一定會有很多的。

  這些從南京投過來的地方,很多都是人心不安。何夕如果想辦法安撫人心,卻很是麻煩的。但是搬出了皇帝轉上一圈,下面人都心悅誠服了。

  這固然是朱元璋留下的遺澤。

  雖然朱元璋已經死了好幾年了,但是天下百姓還都念著朱元璋的好。再有就是百姓們都習慣了頭上有一個皇帝的。也愿意相信皇帝的金口玉言。但其實皇帝的話,也就那樣。

  但是給下面百姓解釋,也解釋不清楚。

  還不如搬出皇帝來,減少溝通成本的。

  -------

  北京正在籌備南巡的時候。

  南京陷入無比慌亂之中。

  傅皇后在宮中忍不住哭泣,特別是知道,傅友德尸骨無存的情況下。

  而朱允炆根本不見他。

  他此刻就好像一頭困獸一般。

  他不管與傅友德有多大的恩怨,他都很明白一件事情,傅友德才是南京在軍事上的支柱,而今這一根支柱斷了。前線完全崩潰,朱允炆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事好。

  他一下子慌了。

  朱允炆畢竟才二十歲上下,在后世還是一個孩子。

  他很多事情都是效仿朱元璋的。面對如此的壓力,他承受不住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傅皇后能哭,朱允炆不能哭。甚至不能讓別人看出他的惶恐不安,在他理解之中,一旦讓別人看出自己的不安與膽怯,很多事情都由不得他做主了。

  但是他也不能躲著人。

  因為上上下下都等著他們拿主意的。

  朱允炆好容易才整頓好情緒,出來回見大臣。見了丁顯二話不說,直接問道:“而今局面該如此處置?”

  丁顯根本說不上話來。面對而今的局面,丁顯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他覺得軍事上或許不妙了。但是他萬萬想不到會崩潰到如此地步,什么都還么有來得及做。就這樣沒有了。

  傅友德戰敗也就戰敗了。戰死了怎么辦?

  傅友德一死,不僅僅影響著前線的軍事,還牽連著后方的政治。朱允炆在軍事上最大的支柱不存在了。雖然朱允炆用了種種手段掌控了南京京營。

  但是這種掌控并不牢靠。

  朱允炆只能通過人事任命將要害官職都換成了朱允炆自己人。

  但是而今卻是一個開國元勛都還在的時代。可以對比當年呂氏謀亂,周勃一句為劉氏袒,軍隊就倒戈了。

  一些元老對軍隊的影響力是驚人的。

  區區一些人事任命未必管用。之前傅友德在為朱允炆背書,朱允炆是不用擔心這一件事情的。而今不一樣的。

  朱允炆見沒有人說話,心急如焚,努力控制局面,說道:“宋國公何在?我不是派人去請了嗎?”

  “陛下,宋國公沒有在南京城中,聽他們府上下人說,宋國公畏暑氣,去龍虎山避暑了。”一個太監立即說道。

  “好一個龍虎山避暑。”朱允炆冷笑道:“他怎么不去西天避暑啊。”

  朱允炆怎么不知道,馮勝就是不像參和這一件事情。反正他中立,不管誰當皇帝,都不可能對他怎么樣的?在傅友德出戰之前,馮勝就已經更感覺到不妙了。

  所以才提前出去了。

  此刻朱允炆去龍虎山也找不到馮勝。

  馮勝的人脈與關系,出去躲幾個月不是很簡單一件事情嗎?

  幾個月半年之后,塵埃落定,再回南京不遲,更不要說,馮勝年紀大了,他本身就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女兒也沒有在身邊。也不用擔心南京有什么親人受到牽連。雖然有一些親族,但是馮勝不覺得朱允炆會沒有品到這個地步。

  “陛下,臣請揚州將兵。”齊德說道:“而今事急矣,關中,山西,河南數敗,北方不復我等所有。最新情報,北馬,已經越過淮河,深入鳳陽。而北方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而今能做的就是渡河在揚州設防,提防北軍渡江。”

  丁顯說道:“那長江口的水師怎么辦?”

  丁顯無能為力的感覺,就在于此,數個方向,都存在敵人兵馬,之前不覺得,而今長江馬上就是戰場了。本來在外海出沒的水師,一下子成為了殺手锏。

  成為了南京腹心之中一根毒刺。

  “陛下,現在怎么做都是問題,但是做了總不做好。而今江淮之間一片空虛,臣調查過了。淮安,揚州等地,不過一兩千守軍。如果不增補兵馬。一旦北馬窺江,局面將不可挽回。”

  “揚州在手,最少能保持大軍長江北岸還有立足之地,讓賊人頓足長江以北。”

  齊德大聲說道。

  守江先守淮的道理,齊德不會不懂。

  江淮之間作為防線,長江有很多支流在北方,所以北方政權可以在這些支流之中修建船只,直撲長江,從而爭奪長江天險。到時候長江作為天險成為了雙方的共同有。

  而淮河就不一樣了。

  江淮之間在古代是不連通的,而今即便連通也不過是幾條水道,容易封鎖。

  只要把守住這幾條水道。敵人就不可能進入長江之中,更不要說,淮河水戰本來就是北方人難以逾越的。而且即便北方越過了淮河,還有長江兜底。

  而且長江作為交通要道,還能作為后勤的重要通道支撐占據。

  是以守江先守淮。

  如果可以,齊德也想守淮河。但是而今局面已經不可能了。

  原因很簡單,兵力不夠。

  而今南京在山東還有駐軍。但是山東會戰已經展開了。

  這些人馬很難保全了。而江淮之間,根本沒有多余的人馬。只要北京方面保持軍紀,幾乎不會遇見什么責難。就能一路南下。

  給南京的時間不多了。

  南京唯一的機動兵力,也只有南京京營了。

  這一支人馬不能輕易動用,即便動用也不可能離開南京太遠。畢竟太遠了。不要說,朱允炆不安心,齊德也不安心,南京城中到底有多少人與南京朝廷同心同德,還是一件不好說的事情。

  特別是這個時候,暗潮洶涌,幾乎都已經擺在明面上了。

  軍隊越發不能離開南京太遠了。

  齊德的想法,就是從南京京營之中抽調一部分,在匯集江北人馬,組織一道防線。抵擋北軍南下。

  至于成與不成,齊德也不是太好說的。

  但是不管怎么說總是要做的吧。

  做了要比不做好。不做就什么也沒有了。

  丁顯說道:“陛下,或許有其他辦法。”

  朱允文說道:“其他辦法,什么辦法?”

  丁顯說這一個建議,也有一些猶豫,但是還是說了。他說道:“比如與北京溝通一下。”

  他也不好明說,只能暗示一下。

  這也是他冒了很大的風險,以丁顯的性格,他怎么可不能不知道,朱允炆其實不愛聽這個。但是他依然敢說,因為而今的朱允炆已經不是當初的朱允炆了。

  朱允炆的權力已經動搖了。

  丁顯對朱允炆的懼怕也少了很多了、

  另外,丁顯也覺得,朱允炆而今日已經沒有其他道理可以走了。

  而今向北京求饒,做出一些妥協,或者說干脆投降,是唯一的出路了。

  當然了不一定投降,但是也可以談一些其他的事情。畢竟,一切都是可以談價的嗎?

  這一件事情,對朱允炆未必有利。但是對于丁顯是絕對有利的。當然了,丁顯也知道,朱允炆不會答應,但是他還是忍不住想要談一下,吹一個風,因為他知道,這一件事情,不僅僅他自己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