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八十二章孔家獻賀表
  第一百八十二章孔家獻賀表

  但是,如果大樹死了,樹根在土地之中朽壞,很容易形成通道,造成一些管涌。進而沖決整個大堤。

  只是,當何夕稍稍看了一些黃河大堤的現狀,就明白了一切。

  后者所帶來的隱患,遠遠比不上前者帶來的好處。

  無他,黃河兩岸的堤壩,其實并不是完全是洪武一朝所修建的。洪武一朝,僅僅是在前朝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修繕連接,查漏補缺而已。

  就好像所謂的秦長城,其實并不都是秦代修建的一樣。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省事,省錢。

  洪武一朝,特別是洪武前期,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沒有錢的。否則,洪武年間寶鈔也不會持續超發之中。朱元璋修黃河,也是解決現實問題,不要讓黃河大決口就行了,但并沒有想過一勞永逸的解決黃河問題。畢竟,朱元璋即便想過,他的錢包也告訴他,不,你不想。

  所以,何夕見到的就是一個簡單,維持性的黃河大堤。黃河什么時候忽然決口,一點也不稀奇,就看老天爺的心思了。

  老天爺愿意給面子。那就多兩年好日子,老天爺不想給面子。

  那就過兩年就要決口了。

  何夕也將黃河的問題記在心上。

  畢竟,何夕未來好要秉政數年,即便,不在任期之內,解決黃河問題,也要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不會將這一件事情,完全交給后世之人。

  在何夕與朱雄英順便視察黃河的時候。

  濟南之戰,也已經打下來。

  哈刺不花作為主將,攻入濟南城,根本沒有遇見像樣的抵抗。

  傅友德戰死帶來影響力,要比想象的大。本來就人心惶惶的勉強維持的情況下。再接到了撤退命令。沒有接到命令還好。

  一接到命令,上上下下都崩潰了。

  因為很多人都知道,撤退這一件事情,并不是很容易的,特別是后面有人追著。一個不好,自己就變成了墊背的。

  所以爭先逃竄。

  這種情況下,大家都變成了墊背的了。

  不要忘記了,北軍的騎兵優勢在南軍之上,北軍從來不怕南軍逃跑,就怕不逃跑。

  逃跑的時候,不管怎么跑。兩條腿都是跑不過四條腿的。

  一場追擊戰之后。濟南為核心,南軍經營數年的地盤,就這樣拱手讓給了北軍。

  而這個時候,衍圣公孔家家主孔訥給朱雄英上賀表,上賀表的同時,更是將曲阜在內的兗州大部分地區都投降了北京。

  讓大軍直奔徐州而去。

  朱雄英忍不住問道:“姑父,如何應對此人啊?”

  衍圣公算是頑固守舊派。無他,何夕的學說,再怎么托詞孔孟。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何夕的學說,與孔孟之道,是有相當一段距離的。

  一旦何夕的學說成為官方學說,衍圣公一脈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畢竟,衍圣公一脈的榮華富貴,都寄生在儒家學說上的。一旦儒家學說不是官學了。衍圣公的榮華富貴也就到頭了。

  當初朱允炆上臺的時候,方孝孺為朱允炆的正統性背書。這分背書上,就有孔家的存在。

  當然了,孔家畢竟是特殊的存在。方孝孺死的時候,丁顯想過對孔家動手,畢竟孔家從宋代就是衍圣公。時世代居于曲阜。

  家底很雄厚的,將孔家給拿下來,是可以貼補朝廷開支的。

  但是丁顯想了想,最后還是放棄了。不僅僅是因為孔家的影響力大,動了孔家會引發很多事情。更是因為孔家在山東,是前線。如果將孔家逼急了。讓孔家投了北方。那問題可就大了。

  所以,這才高抬了一手,讓孔家出出血,并沒有做什么過分的事情。

  孔家此刻到了何夕的手中,也算是一個難題。

  何夕對孔家的具體某一個人,并沒有什么想法。無他,沒有怎么接觸過,也不知道是孔訥,是高是瘦,是好是壞。

  但是對孔家本身的存在。

  何夕卻是堅決要反對的。

  畢竟,何夕對儒學一些內容還是贊同的。不贊同不行,數千年的儒學已經深入骨髓之中了。即便后世號稱新社會,但是很多所謂的公序良俗,本身就有儒學的影子。

  他們依然還能影響法律判斷。

  更不要說這個時代。

  何夕如果想將儒家學說連根拔起,那等于將自己連根拔起。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何夕卻也不準備,將儒學在政治上的一些建設要拿下來,比如衍圣公。

  衍圣公這個存在,在何夕看來就很奇葩。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孔夫子固然不世出的圣人。但是也不足以將功德延續百代。這恐怕也不是夫子之本意。更不要說,孔家在歷史上的演出,讓孔夫子知道,估計覺得,自己還是絕后了好。

  省的丟人現眼了。

  孔家于大明沒有寸功。卻衍圣公的爵位。要知道,大明的公爵有多值錢啊。開國到而今,也不過后是十幾個帽子而已。憑什么孔家就要有一個。

  這太荒唐了。

  更不要說,孔家在曲阜本地做的事情,曲阜只知道有孔家,不知道有朝廷。已經成為了地方毒瘤。現在還算好了。

  畢竟。大明剛剛建立不久。戰亂摧毀了孔家對地方上的影響力,否則幾十年過后,孔家就不是曲阜的毒瘤,也不是兗州的毒瘤,甚至上山東的毒瘤,估計要位居山東護官符第一位了。

  更不要說,衍圣公本身代表的含義。

  何夕為了變法做了這么多事情,而今強弱力量的對比已經扭轉了。通過這一場戰爭,新法派已經戰勝了守舊派,天下如畫卷,就等著何夕落筆了。

  何夕也要讓天下人看到自己的態度。

  何夕說道:“臣想起一個對聯,或許可以給孔家。”

  朱雄英說道:“愿聞其詳。”

  何夕讓人送來筆墨紙硯,隨即寫了起來:上聯:昨降金廷,今降元蒙,何足道哉。方明白:善勸進家有余慶。下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全都忘了。只記得:識時務者為俊杰。橫批:世修降表。

  朱雄英一看,不由大笑,說道:“殺人誅心,殺人誅心,不過如此。”

  隨即讓人拿來自己的私印,在這封對聯上加蓋了印章。讓他裝裱了送到孔家去。

  這個對聯,將孔家給打落塵埃了。

  就好像,宋真宗封禪泰山之后,泰山變得不值錢了。在此之前,很多朝廷初立的時候,需要孔家來佐證自己的正統。

  其實朱元璋也是這樣的。孔家洪武元年才投降大明。但是一投降,就給亞相的政治地位。位居李善長之下而已。

  對孔家是何等的推崇啊。

  本質上,就是用孔家的政治影響力。

  但是而今,這封對聯。將孔家釘死在了墻頭草的位置上。而且毫無廉恥可言。誰再接收孔家的賀表。就與金廷蒙元同列了。

  這些人朝廷都是異族。

  何夕從一開始就宣傳華夷之變為基礎的民族主義,這些年也有生根發芽了。特別是蘇伯衡等人寫的元史,雖然還沒有完稿。但是很多篇章都已經流出來的。

  蘇伯衡秉承的史觀之一,就是民族史觀。貶低元朝,推崇明朝。也形成了一股輿論風潮。貶低異族。這種輿論風潮在歷史上,是在明中后期才會有的。

  也算是提前出現了。

  當然了,何夕這樣做,不僅僅是這一點惡趣味。也不僅僅是為了將孔家打落塵埃。何夕才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情。

  孔家這一件事情,將是一件試金石。一個標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