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十一章 秘書監章程
  第十一章秘書監章程

  太子目送何夕離開,眼睛微微一瞇,輕嘆道:“胡為乎來哉?”

  天上掉下一個何夕。朱元璋那一套說辭,騙不過馬皇后,自然也騙不過太子,甚至李善長這樣的老臣也騙不過。雖然說當年朱元璋在皇覺寺之中是孤身一人,而皇覺寺也消失在亂世之中了。查無實證。

  但是何夕這個人出現得太突兀了。

  馬皇后疑心何夕是朱元璋的私生子。不是沒有原因的。

  朱元璋對何夕的愛護有些太過了。

  不過,馬皇后與太子都是厚道人。即便何夕是朱元璋的私生子也無所謂。畢竟太子有十幾個兄弟,到朱元璋去世的時候,更是有二十多個兒子,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何夕即便是私生子對太子也沒有威脅。

  只是太子今日見父皇簡直是對何夕言聽計從。這恐怕不是簡簡單單私生子就能說得通的。更不要說,他父皇是一個什么人?朱元璋決計不是一個善于納諫的皇帝。

  而偏偏對何夕的諫言,都聽從的居多。甚至不惜違背他之前剛剛廢除丞相的旨意。自己打自己的臉,變相設立丞相。

  這里面有太多問題,決計不是何夕見識超群,那么簡單。

  太子沒有傷害何夕的意思,畢竟父皇已經發話了。將何夕當成自家弟弟來照顧。只是,對何夕的秘密,太子卻很感興趣。他很想知道何夕背后到底是什么?

  兩者并不沖突。

  太子帶著這種疑惑回到了東宮,將今日的事情,說給宋濂聽。

  此刻的宋濂已經到了生命最后關頭。

  不僅僅是宋濂年紀大了。還是因為胡惟庸案。宋濂的兩個兒子都牽扯到胡惟庸案之中。朱元璋執法無情。自然不會手下留情。而宋濂的夫人也接受不了這個打擊。

  一命嗚呼。

  如此打擊之下,宋濂的身體就好像風中殘燭。原本花白的頭發,依然全白。連絡腮胡子都白了。容貌枯槁。當年儒雅的宋夫子,而今身體依然維持不住了。

  太子見狀,攙扶著宋濂,說道:“夫子。今日局面,我實在看不明白。”

  宋濂咳嗽兩聲,說道:“殿下,你永遠不要揣度陛下之心。天下最難為之君臣,莫如父子。陛下對你寄托甚重。你只要順從就行。陛下是不會對你不利的。今日,不過多一個何夕。想當年,我與劉伯溫初入應天的時候。陛下何嘗不是,推衣解食。言聽計從。”說到這里。宋濂微微一頓,說道:“其實我也是最近才明白陛下之心。”

  “太子,陛下是不是一直埋怨你心慈手軟?說是我教的?”

  太子朱標說道:“是。”

  宋濂說道:“陛下,何等英明神武,難道不知道我宋某人是什么人,自從陛下入應天之后,就讓我教授陛下,而今二十多年了。難道陛下不知道我宋濂怎么教授弟子的?他是今天才知道殿下會如此嗎?”

  “其實,陛下想要我教出的就是一個仁義君子。陛下生于亂世,見到的是天下無主,群雄競足,無所不用其極。父子相殘,朋友反目。殺人盈野,血流成河。什么忠孝仁義,都是一紙空文。”

  “是以亂世用重典。”

  “而陛下一心想要的就是天下太平。治世就不能用這等非常手段。他要留給你一個治世,到時候天下需要就是一個寬仁的君主。陛下殺人,讓殿下去救人。這也是為殿下您鋪路啊。今后為師不在,你一定還要秉承此心。陛下以猛,殿下以寬。不管陛下如何做,殿下都不要更改初心。”

  “這也是陛下寄予你的初心啊。”

  太子聽得一愣。

  在胡惟庸案之中,朱元璋殺戮太重。太子僅僅是秉承一片仁心,多次求情。甚至被朱元璋狠狠責罵,甚至責打。

  太子內心之中,其實也有惶恐之意。畢竟父親為父親,父皇為父皇。天家父子決計不能當成普通父子之情。畢竟太子也長大了。朱元璋五十多歲,也是年富力強。

  太子夜深人靜之時。也在反復沉思。是不是失寵了。

  而今聽宋濂這般說,才恍然大悟。父皇對他是如何厚愛。朱元璋大開殺戒,去做白臉。讓太子用苦肉計,去當紅臉。如此一來,太子不需要做什么。在天下之間就有聲望。朱元璋其實知道,他太過嚴苛,下面人是有怨氣。正要讓太子來收人心。

  只是太子聽到宋濂“為師不在”這番話,立即說道:“老師何出此言?老師定然長命百歲。”

  至于宋濂說朱元璋的話,他卻不敢評價。

  宋濂說道:“人各有壽,何必多言。我風燭殘年,只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做了這一件事情,就是去了,也安心。”宋濂并沒有對太子說,他放心不下的事情是什么。而是轉過身來,說道:“陛下設秘書監,令翰林院處事。命殿下主持秘書監。其實,是讓殿下分擔政務。代丞相之權。今后,殿下更要謹言慎行。”

  “至于,翰林院那邊,還請殿下放心。老朽還是有幾分威望的。殿下不用擔心。翰林院定然心向殿下。殿下專心將心思放在秘書監上。殿下謙謙君子,做人的道理,殿下已經得其中三味。但是為君的道理,有些事情,還是要陛下言傳身教的好。秘書監,恐怕也是陛下為您量身定做的。”

  朱元璋大開殺戒。以胡惟庸案牽扯數萬人。清理朝堂上下。固然讓天下人心惶惶。也令太子內心之中,也有幾分不安。宋濂這一番話,點明了朱元璋心中太子的地位。

  太子說道:“老師一番話,撥云見日,讓弟子茅塞頓開。”

  比起君臣父子之間的事情,何夕就是一點點小事了。根本不值一提。

  ------

  太子吃了定心丸之后,就用心放在秘書監的組建上。

  “以我看來,秘書監當輔佐陛下處理政事。”何夕在太子面前侃侃而談。說道:“在我看來,秘書監不能僅僅停在分揀奏疏,寫出節略的事情上。應該承擔更多的政務。”

  “首先,接受各方奏疏,每一個衙門這里就對應一個科室。凡是各部門送過來的奏疏。如兵部的奏疏就送到兵科,在這里首先要做的是記錄在案,然后抄錄出副本來。一式三份,原本送到我們這里。由我們寫出節略。一份送到翰林院那邊。等翰林院寫出章程之后。送到陛下哪里。”

  “各科室,除卻這個任何之外,還有下達的任務。”

  “陛下的旨意,由我們秘書監下達給翰林院,讓翰林院根據陛下旨意擬旨。用印。并傳達各衙門。并監督各衙門執行圣旨。定期回報。”

  “除此之外,還要單獨設一個情報科,要錦衣衛將每日情報報上來,情報科匯總列表,在陛下上朝之前,送到陛下面前。我稱之為情報簡報。”

  太子說道:“何弟,果然不同凡響。這種種章程。皆在何弟腹中。讓我嘆為觀止。”

  何夕說道:“過獎,過獎。”

  何夕有些心虛。其實這種制度,在后世都是相當成熟。他只是修修剪剪拿來用便是了。甚至何夕并不覺得他這一套制度,完美無缺了。不過,上傳下達,輔助決策而已。并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太子說道:“賢弟,我其實一直擔心父皇的身子。父皇日夜操勞,從不愛惜身體。秘書監一旦建立,父皇就能輕松許多了。”

  何夕說道:“殿下,不過這里有一個問題。”

  太子說道:“什么問題?”

  何夕說道:“我估算過,每天奏疏大概在五百份到六百份。如果在事情多的事情,比如過年前后,按照朝廷規矩,各部都會上計。事情會多一些。有千余份之多。如此一來,一式三份。各種抄寫的人員,還有寫節略的人員都不夠。”

  何夕不得不感嘆,古代與現代的區別。在后世,一式三份,不過是電腦上一個按鍵的問題。而在這個時代,卻要用人來抄寫。

  每天都有數十萬字的抄寫。需要一個上百人的文書班子。甚至更多。

  這是一個極大的人力缺口。

  還有寫節略的人選。將數百,或者數千字的奏疏,寫出節略。需要足夠的語言歸納能力。還需要忠心耿耿。

  無他,因為如果不夠忠心的話,只需在筆頭稍稍一動,就能一份奏疏從一個意思,歪曲到另外一個意思了。這樣的文書也需要十幾個。

  不就要看這些人少。古代人才比例,無法與現在可比。更不要說元代給中原文化極大地摧殘。識字率大大降低,朱元璋召集塾師,只有十幾萬人。各個賞賜。十幾萬看上去不少,但是分布在大明兩京十三省,就知道有多少了。

  而真正有學問的人,更是太少了。

  朱元璋開國之初,就召開科舉。但是一連幾科都沒有人才。讓朱元璋大為失望,什么爛魚臭蝦都考上。直接停了科舉,而今還沒有召開。一直到現在,朱元璋依舊不停下令,讓各地舉薦人才。甚至將各地人才不受君用,定罪。

  就是手中乏人啊。

  特別是忠心又有能力的人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