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六十二章 工理學院開張了
  第六十二章工理學院開張了

  “大人,請看。”李治之說道;“此乃長江之中,居高望遠,臨江興嘆,乃是太平府一等一的好地方。”

  何夕見狀,感嘆道:“的確是一等一的好地方。”

  李治之為了給何夕拍馬,是下了大功夫了。這里是一套整齊的院落,在江心洲上。雖然說來去都要乘船有些不方便的。但是對于讀書地方,距離城市遠一點,也不能稱得上不好。

  這里還有完整的學田。江心洲上有很多土地都歸江心洲書院所有。當然了,李治之也有一些借花獻佛。江心洲在長江之中,面積不小。但是有利就有弊端。

  一旦長江洪水,雖然整個江心洲不會被沖垮淹沒。但并不代表江心洲上的土地不會被淹沒。

  所以這些土地,也不算是好田。但是作為學田,支撐書院的用度,卻還是可以的。

  但是李治之一聲令下,將江心洲書院變成了何夕的工理學院,雖然稱不上巧取豪奪。畢竟,而今大明才建國十幾年,所謂的地方士紳還沒有成長起來。大部分土地都是朝廷的。

  李治之作為知府,自然是有權力調撥的。

  只是江心洲書院的師生們,就不大愿意了。

  不過,他們的意愿是來不到何夕這里的,甚至連李治之這一關都過不了。

  何夕也看出來,這原本就是一個書院,甚至前不久還有在這里學習。畢竟有人住的房子,與沒有人住的房子。一眼就能看出來。不過,這里符合何夕的要求,特別是李治之何夕看得臨江樓。三層建筑,在江心洲最西端,遠遠眺望,好像長江之水,就在眼前一分為二。更有江風習習,比起火爐一般的南京好了不知道多少。

  何夕說道:“那就多謝李大人了。”

  李治之說道:“何大人,下官有事相求。”

  何夕說道:“請講。”

  李治之說道:“家門不幸,族中出了逆子。犬子數人資質魯鈍,不堪教導,下官想讓他們在工理書院之中學一技之長。也算是安身立命之計,不知道大人------?”

  何夕看了李治之一眼,心中暗道:“真會來事。”

  五品官,一地知府。在大明雖然不算高官,但是絕對不能算小官了。他們的權力,政治影響力。即便不違法亂紀。也足以將全家人安排好了。還需要什么一技之長,安身立命之計。

  說來說去,這李治之,還是想辦法拉近他與何夕的關系。他未必看得起什么工匠之學,但是這不重要,只要何夕看重就行了。官場上為了獻媚上官,無下限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甚至將老婆送給上官的。這才到哪里了?

  何夕說道:“沒有問題,讓他來便是了。”

  李治之千恩萬謝地走了。

  安慶公主這才過來說道:“這個地方不錯,太平知府有心了。”

  何夕說道:“我就怕他有心啊。”

  官場上不乏削尖腦袋往上爬的人。只要能往上爬,什么事情他們都能做得出來。而就變法這一件事情來說。最缺支持變法的人手。何夕夾帶里乏人。而如果接納李治之的話,李治之也是一府知府,在何夕運作之下,一兩年做一省布政使,并非不可以。

  但是王安石的前車之鑒。在哪里放著的。

  雖然王安石變法初衷是好的。但是新黨大部分人明顯比舊黨的更沒有道德感。為了做官而做官,什么變法不變法,不過是榮華富貴的工具而已。

  而今,何夕越發理解了朱元璋一直按兵不動,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這事情真是急不得。

  ------

  此刻的李治之正在訓斥自己的兒子,說道:“你記住了。不要再想什么孔子孟子,你而今要學的就是何子。只要能拜在何駙馬門下,什么都行。知道嗎?”

  李治之的兒子,李云行淡淡地說道;“知道了。”

  很顯然,兒子并不能理解父親的用心。李云行未必是儒家的忠實信徒,但是一夜之間,讓他轉換學習的東西,并將之前學到東西全部否定。是個人都難以接受。

  但是在這些事情上,李治之有絕對的決斷權。兒子李云行,想要反對也反對不了。只能低頭承認。

  李治之也看出了李云行的不服氣。說道:“我知道你不服氣。前些天傳來的消息你不知道嗎?宋訥,陛下都稱呼的宋老夫子,就那樣死在奉天門前,聽說死得慘不忍睹,渾身都好像是焦炭一般。陛下心思,已經再明白不過了。將來大明大宗師是何夕何挽之,其余的人都靠邊站了。你讀書平平。而今科舉也不好開。別人要投入何夕門下,先要拔貢。拔貢之后,也要在國子監中爭一個名次。然后才能見到何大人。今日何大人來此。真是天大的好消息。你怎么不抓住啊。”

  李云行說道:“可是學那些工匠之技。能有什么出息?”

  “你傻啊。你只要是何大人的弟子了。你將來詢問他別的東西,或許向他們師兄弟學別的東西,難道他們會不教啊。”李治之說道。

  李治之這個做法,就相當于先考名牌大學的冷門專業,考上之后再轉專業一樣。

  李云行心中嘀咕道:“哪有那么簡單啊。”

  不管有沒有那么簡單。

  這個決定,李云行都無法反抗。

  ------

  何夕來這里,不是與安慶公主來度假的。故而第二日,就開始召見所有人開會了。

  只是見到這些人之后,何夕依然有些嘆息。

  因為工理學院教授的是工匠之學,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報名的意思。來的都是工匠自己家的子弟。這也罷了。也沒有足夠的老師。何夕只能將自己的管家楊震派到這里當老師。

  有人問了,工理學院不是應該教授專業課嗎?是的。一切專業課的前提是這些人都識字,并且最基礎的數學底子要有的。但這些工匠子弟們的底子幾乎為零。

  楊震不管怎么說,都是國子監生。此刻是給這些學生當基礎課的老師。

  而葛天工作為專業課的老師。當然了,這里也沒有什么專業課。

  因為一些力學原理,冶金原理,等科目固然要教,但是并不是主要的。何夕需要的是解決問題。什么問題,開采礦石的問題,解決開礦,冶金,鍛造,這一條線上的所有問題。

  這些問題,都不是何夕能從手機電腦之中帶回來的知識。而且即便帶回來一些,估計也不能用。無他,相隔六百年,基礎相差太大。后世冶煉開礦等等技術,很少不用電的。發電這個難題,就是何夕大半輩子都未必能解決的問題。

  所以,何夕只能做一件事情。

  他將這些老工匠們聚集在一起,說道:“而今工理學院建立,今后是天下工匠的搖籃。也是今后工匠們入仕之途。但是而今卻沒有足夠的教材,我想請你們給我講講你的經驗,集結成冊。以教授后輩。”

  這些工匠不說話。

  何夕知道對這些人講什么覺悟,都是白費。直接將利益就行了,他繼續說道:“這些學生們之中,是有你們家的子弟的,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再者,凡是在這一件事情上出力的人。今后這個書院有他一個位置,即便你們做不到了。也能在學校養老。學院給你們養老送終。每月都有月錢,即便走了。也操辦后事。”

  “你們覺得怎么樣啊?可否有意?”

  何夕此言一出,總算是有人出頭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