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八十七章 醫道未來
  第八十七章醫道未來

  何夕說道:“戴先生,您也了解下面的情況,很多偏遠山區,乃至于軍中,郎中數量稀少。有些地方一個縣才一兩個郎中,根本不夠用。我們需要的是大量的合格的郎中。戴先生培養弟子的心思,我是能理解的。但是比起,大部分百姓根本看不到醫治的希望,我寧可讓一些能治療大多數頭疼腦熱的郎中。”

  “讓百姓有最基層的治療。”

  戴原禮嘆息一聲,說道:“何大人的心思我明白。但是敢說,越是這樣的地方,頭疼腦熱這樣病,根本不會看,只要來看,就是重癥。不到生死關頭,是不會登郎中門的。”

  何夕一時間無言。

  的確,不要小看勞動人民的智慧,很多百姓對于一些病,是自己有辦法治療的。甚至身體好的,是可以硬抗過去的。只有那些不可逆轉的重癥的時候,才去求醫。

  這樣的局面,郎中一旦水平不夠,那不是在看病,而是在謀殺。

  很多人在家里硬扛,未必不能扛過去。而在庸醫手下,卻是九死一生。

  戴原禮忽然苦笑,說道:“我平素就看不起,用死藥方對活病人。只是沒有想到,我要做這樣的事情了。其實培養大人您想要的病人,只需一年而已。藥方藥理基礎已經打好了。只要讓他知道什么藥方對什么病就行了。只是人體千變萬化,不是一個藥方能應付得了的。這樣做,我不知道是功臣還是罪人。”

  每一個藥方都是古人的智慧結晶。

  很多比較輕的病癥,照方抓藥沒有什么錯誤。因為身體有容錯率。身體健康,能扛。經得起折騰。藥量上有些錯誤,其實也沒有大事,或者有什么隱患,當時也不知道。

  但是病重的情況下,藥方就僅僅是一個指導方向了。

  郎中需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藥方,斟酌藥量。這還是最簡單的。如果病人身上,有好幾種病。那就更是考驗郎中了。輕重緩急不說,還要考慮藥力相沖,陰陽生克。

  現成藥方根本不行,要根基病人情況,將幾種藥方合起來,或者干脆創立新方。

  這才是醫道正途。

  但是如果按照何夕的思路,就是一些能懂得用各種成方治病的人。一般情況足以救人,但是病人之中一定會有特殊情況。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就是殺人的。

  這些郎中,與戴原禮眼中的庸醫的區別是,一個是迷信古方,照抄不誤,連一個標點符號都帶變的。另外一個迷信的是戴原禮校正好的藥方。本質上,五十步與百步耳。

  藥方就這樣了,而辨證更是一個難題。

  甚至是中醫之高下,就在這里了。能判斷出什么病。才能有抄藥方。一年的時間,只能學一個皮毛。這上面如果出錯,藥方自然不對,殺人更多。

  但是戴原禮還是妥協了。

  因為他知道,讓天下人都配得上最好的醫療條件,是根本不可能的。有醫生看,哪怕是平庸一點的醫生,本質上也比在家里等死強。

  沒有十全十美,只有不得已。

  何夕松了一口氣,說道:“我這里擬了一個章程,戴先生可以看看,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嗎?”

  戴原禮看了之后。抬眼看了何夕一眼,哪里不知道何夕是有備而來。不過即便是有備而來,戴原禮也不在意了。他在意的就是醫道本身。他反而不在乎,一些細節,就是基礎學幾年啊,跟老師幾年啊。等等。

  這都是細枝末節。

  戴原禮在意的兩點,第一,這種大規模醫學教育,到底行不行,能不能培育出合格的郎中們。不是那種在戴原禮看來,比庸醫稍稍強一點的郎中。而是真正讓他看上眼的郎中。頂尖的高手。

  原因很簡單,每一個時代,大量基礎的郎中很重要。但是大國手,也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后者更重要。

  因為代代都有水平相差不大的大國手,反而能保證培養出來的這些低水平郎中的質量。

  因為沒有這些大國手在,如何看出來低水平郎中的實力。一旦搞錯,那么問題更大。

  之前大國手,都是跟著師傅一點點地學出來的。就好像戴原禮,他在醫道上算是天才了,出識字開始就學醫,跟隨朱丹溪十幾年。當了十幾年的學徒。到了朱丹溪死后,他才能獨立開方。甚至如果不是朱丹溪走得早,戴原禮獨立開方權力,還要往后退幾年。

  四十歲才敢為人師表。

  真正被人認為,能與乃師比肩的時候,也就是這一兩年。當然了,或許戴原禮水平早就有了,只是承認來得要晚一些。

  大部分名醫情況,與戴原禮差不多。甚至更晚一些成名。

  第二,就是何夕說的那些能不能實現,至于其他的地方,都不重要。他能解決的。

  大體上,關于醫道內的問題,難倒戴原禮的很少。但是其他方面的情況,他就沒有把握了。畢竟他的專業是醫人,而不是醫國。

  他想來想去,心中暗嘆一聲:“罷罷罷,何夕說得沒有錯。很多事情試了才知道對錯,如果錯了,無非是世間多了一派戴氏庸醫而已。但是如果能成功,則距離天下人都能看病更進一步。”

  “天下庸醫何其多?多幾個不多,少幾個不少,無非是名聲受累。區區虛名算得了什么?如果成了,給天下郎中開一條新路,雖死無憾。”

  “我而今是朝中御醫之首,陛下信任。我自然也要為醫道承擔一些責任。”

  戴原禮說道:“這個我回去看看,修改過后,再給你吧。”

  何夕頓時松了一口氣,他看出來戴原禮是原則上同意了,只要原則上同意了,就再好不過,其他的是細枝末節的東西。只要他心目中的醫學院建造起來,那么他自然可以往里面加私貨。特別是,何夕在里面設計了研究型醫學的位置,甚至還準備將天花等病癥,還有一些中成藥的辦法加進去,這些都是何夕知道,一定能成功的項目。

  只要有一個成功的開始,就能引得后面人源源不斷地加入。將中醫先一步轉變為現代醫學。

  到時候所謂的西醫,就是巫醫之流了。

  何夕說道:“那就辛苦戴先生了。”

  戴原禮說道:“心中所愿,談何辛苦。”

  戴原禮還真是心中所愿,他回去之后,幾乎不眠不休地修改。不過數日功夫,就已經將修改過的章程給了何夕。

  何夕一看,在大框架上,戴原禮修改的不多。比如建立醫院對外開放,比如學院的學制。比如研究型醫學,與各項目。但是在細節上,有了大量的增加。

  很多很多。幾乎將六年制學制的所有科目的內容都填了上去,甚至還標明,最近對這些傳統醫書,進行進一步校勘。還有各種何夕完全想不到的細節問題。

  而且課業上更是層層加碼。必須掌握的醫書。從黃帝內經開始,一直到金元四大家的各家的醫書。還有很簡單的兩個字。脈案。所謂的脈案就是病例。說起來簡單,但是背后到底有多少,何夕就不知道了。想來,戴原禮對弟子要求如此嚴苛,最擔心的是培養出一群庸醫。故而,這些人要看的脈案,一定很多很多。

  再比如六年學制之后,如何拜入御醫門下。還有什么時候,才能正式出師。以及,這醫學院的所需要的師資力量。等等。

  似乎所有細節戴原禮都想到了。

  他可真的用盡了心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