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二十八章 投名狀
  第二十九章投名狀

  靖江王暗自咬牙。心中怒火中燒。心中暗道:“好一個朱元璋,好一個狠毒的朱元璋。一點都不念及親戚情分,也不念這江山是我父親打下來的功勞。”

  靖江王看臺灣,與何夕完全不一樣。

  他不知道,臺灣后世是什么樣子的。他僅僅知道而今臺灣是什么樣子的。

  前宋官員總是流放瓊州。在他看來,這臺灣要比瓊州更惡毒。

  瓊州好歹漢代就是朝廷的版圖。幾百年來,都有人聚居。早已是熟的了。雖然各方面都不好。但也不用從頭開始。但是臺灣是什么樣子,根本就是一片荒蕪。什么都沒有。

  什么沃野千里,不遜福建。都是空話,謊話。

  靖江王更擔心的是何夕沒有說的,那就是瘟疫疾病。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說起來好聽。但是做起來有多少困難,靖江王可比何夕明白。畢竟洪武年間,朝野上下進行了大規模的開荒行為。靖江王雖然沒有親自做過,但也聽說過。

  反倒是何夕對此是比較陌生的。

  何夕雖然祖上也算是農民出身。但是何夕自己從小就沒有下過地,對于種地都沒有什么概念。即便有一些概念,但是后世農業與這個時代的農業,根本兩回事,根本沒有那么多農藥,化肥,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生產模式。

  更不知道開荒有多苦。開荒的事情有多麻煩。

  甚至靖江王而今徹底相信,朱元璋想他死這一件事情。在靖江王看來,朱元璋這個安排。就是想逼死他。

  在何夕看來,大明對外最好的封地臺灣。在靖江王看來,就是死地。

  不過,越是如此,靖江王越是不敢輕舉妄動。

  只是何夕接下來的話,靖江王徹底坐不住了。何夕說道;“對了。前三年,朝廷負擔靖江藩的開支。但是三年之后,這開支要你自己承擔。靖江藩的一切事務,都由你自己操心。只要每年靖江藩的貢品無缺。朝廷都不會管你了。”

  靖江王大吃一驚,又驚又喜,甚至不知道是驚是喜。

  驚的是,只要三年的財政支持,這簡直是要他的命。靖江藩本來就沒有多少積蓄。靖江王之前,大手大腳,根本沒有什么錢。讓他負責十幾萬人的吃飯,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開荒,三年之后,未必有產出。因為臺灣是生地。不是熟的。將生地養成種莊稼的熟地。根據情況不同,是需要好幾年的。

  更喜的是,他有絕對的自主權。

  他想做的很多事情,在大明都沒有辦法做。他只能用胡作非為,來對抗朱元璋。而今,卻不一樣了。他在臺灣的一切,朝廷都不管。那么招兵買馬。屯谷積糧,以備非常。豈不是可以了。

  一瞬間,靖江王只有一個念頭,暗道:“父親,您丟的東西,我一定奪回來了。”

  只是這個念頭,僅僅是一瞬間而已。

  因為靖江王就要面對現實的困難。

  朝廷三年財政支持根本不夠用。靖江王說道:“姑父,三年根本不夠。”

  何夕說道:“我知道,三年之后,靖江藩會困難,但是這個規定大概不會改變了。因為朝廷也沒有錢,為你遷徙十幾萬百姓,其實花費不少。如果一直維持下去。又何必讓你就藩。給你這么大的權力。而且陛下的兒子不少。如果都一直給經費。朝廷是維持不下去的。”

  “這一點,很難改變。”

  何夕說的是實話。十幾萬人移民,在大明算不得什么大移民。畢竟在明代在北方的移民,才是大規模移民。但是也是需要成本的。不會不花錢的。維持十幾萬人的生活,估計每年都要三十幾萬石糧食,還有其他的開銷。

  幾乎是一個府的錢糧全部投入其中。

  之前說過,洪武年間是大明錢糧最多的時代。但同時,洪武年間做的事情,幾乎是整個大明最多的。就不說橫掃天下,各地修建城池。單單是在北方維持這么多軍隊,并一步步地向草原蠶食。花費就非常大了。

  之前藩王經營與地方的建設是重合的。甚至藩王本身就復雜地方的建設。比如秦王。說一句不客氣的話,大明西北的建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秦王一手辦下來的。

  而今卻不一樣了,如果一直維持這么大的開銷,所有兒子都就藩之后,那就消耗五六百萬石糧食,甚至更多。簡直比草原上戰事開銷都大。朱元璋怎么能答應啊。

  靖江王說道:“姑父,小侄實在是沒有辦法的。還請姑父指點。”

  何夕說道;“能有什么事情?不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繼續想想吧。第一批移民到琉球,還是有一些時間,可以慢慢想。我也給你一些資料。畢竟,靖江藩還是要你自己主持的。”

  說完何夕就走了。

  隨即將一些海貿的資料。前宋市舶司的資料,給靖江王送了過來。讓他自己好好想想。

  送上門的不是生意。還要靖江王自己有積極主動性才行。

  ------

  方關的效率還是讓何夕有些吃驚,他沒有想到,方關出去一趟,就帶來如此重要的人物。

  正如方關的估計,戴名世之前犯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更不要說,戴名世也只有在自己身邊,才用這個名字。在海上可不是這個名字。也沒有多人知道他的真名。

  何夕直接詢問海上情況。

  戴名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剩下的十幾支海盜的底細,一一說了。誰在什么地方活動。誰的后臺是誰,這后臺也不一樣,有些后臺就在岸上,是很多隱藏的海商扶持的。畢竟錢帛動人心啊。

  另外一些,就是與倭寇,還有其他海商合作的頭目。

  戴名世更是將他在岸上幾處供應商,與銷贓的商人,毫無保留地交代出來。

  總之,單單憑借戴名世這一番口供。就足夠大明朝廷對海盜進行一輪精準的打擊。當然了,關系網如此負責。不可能一網打盡。但是最少能讓本來陷入低潮的海盜們,再收割一批。

  “好一個投名狀。”何夕心中暗道。

  戴名世骨子里也有一些海盜狠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絕。只能對不住同道兄弟們了。嗯,其實也沒有什么對不起的。縱然他們之間或許有一些合作。但是很多時候,海盜對同行,可比官兵對海盜還要狠毒。

  不過,戴名世這個投名狀也足以取信何夕。

  畢竟,戴名世這事情一做。今后海盜圈子里,是容不下戴家了。甚至海上跑商都不大可能了。畢竟臨海這些海盜網絡,是通著其他地方的海商網絡的。

  何夕讓姚廣孝將戴名世說的都記錄下來。

  何夕看著這一疊名單。忽然問戴名世,說道:“你覺得,我應該拿這個怎么辦?”

  戴名世說道:“草民不敢妄言。”

  何夕說道;“你不用自稱草民了。可以自稱下官了。至于你會有什么差遣。就要看,你自己答得好不好了。”

  戴名世聽了,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下官以為在,這些人沉淪盜賊日久,不堪造就。大人應該將這份名單速速移交朝廷,令朝廷大兵,速速圍剿。殺其頭目。撫其部眾。這些人或許可用。特別是在遠洋航向上。”

  戴名世這是將自己的同行往死里整啊。

  讓何夕有些奇怪,何夕說道:“你如此做,豈不是太絕情了?”

  戴名世正色說道:“下官作為朝廷命官,不敢徇私。”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