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九十九章 未來的力量
  第九十九章未來的力量

  一時間,朱元璋內心之中五味雜陳。

  他才真實看到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

  很多人或許覺得,這種水輪機不過是水車的變種。古代水車也很發達。怎么覺得這個很好?

  其實,并不是的。著名的蘭州大水車。有幾十高。但是引水量也并不是太大的。更不要說,用木頭搭建龐然大物,不是能工巧匠是萬萬不可能做到的。

  更不要說。水車對水流也是有要求的。

  水不能流得太快,太快會讓水車承受不住,硬生生折斷的。畢竟木頭承受能力太有限了。不能太慢。太慢是帶不動水車的。且不說。天下間的河道。有多少是這么合適的。

  就算是有合適的。也必須大匠量身定做。才能安穩地停在河岸上。

  至于日常維持什么的。就不用說了。

  而今就不一樣了。

  朱元璋看到水輪機最大好處是編入生產。水輪機可以直接放到河里的。但是也可以如現在這樣的。從河里引出一條水渠。讓水流直接沖擊水輪機,推動水輪機轉動。

  這樣的情況下,水輪機的尺寸什么就可以固定,再也不用大工匠量體裁衣了。

  幾乎適應大多少河邊。不管水流多少。不行的話,即便大旱天氣,也可以讓人將河道攔腰截斷,人為抬高水位。從而制造高度差,讓水流推動水輪機,將水提上去。

  這對百姓實在有萬千好處。

  讓對種地有感情的朱元璋豈能不感同身受。

  只是,第一天朱元璋感到了未來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的罪惡源泉,第二天,朱元璋又看到了讓大明百姓提高生活水平吃飽肚子的另外一種可能。

  一時間新時代好處與壞處。各種自相矛盾的想法,在朱元璋內心之中碰撞。

  隨著朱元璋一聲深深地嘆息,一切都結束了。

  朱元璋有了自己的決斷。

  即便是天子,有很多時候,也不能決定自己做些什么?而時代的洪流。從來如此。

  即便他現在打斷何夕在遼東所做的一切,又能怎么樣?

  思想不怕子彈。儒家之中,尚且有為了自己心中大義,前仆后繼,不避刀斧之輩。而何夕從后世帶來的思想,太過甘美。后世有多少人為了心目之中的美好,寧肯不要性命。

  而他朱元璋,不也是因為看到這個肉眼可見,卻遙不可及的美好未來,做了這么多布置,甚至與自己最喜歡的兒子也鬧生分了。

  有些事情,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有了決定。

  現在已經不能后悔了。

  除非能回到洪武十四年夏天那個夜晚,在何夕從后世一出現,就干脆利落地殺了。才能阻斷一切消息的傳播。而今已經遲了。

  即便朱元璋也不將何夕當做曾經的何夕了。

  即便而今,他突然翻臉,殺了何夕。且不說自己女兒與外孫有什么樣的想法。焉知何夕沒有后手,沒有防備這一招。

  一旦真到那種地步。革-命的幽靈就從盤踞在大明朝上。估計能代替白蓮教成為大明的心腹之患。

  面對時代的齒輪,一旦開始轉動,誰也不能撥回去了。那么是朱元璋。

  朱元璋撫摸著水輪機,忽然感到手底下有凸起感,細細一看,上面寫著:“沈陽鐵廠造。”

  朱元璋說道:“我沒有記錯的話,你說你大部分經營,都在沈陽附近?”

  何夕說道:“正是。”

  朱元璋說道:“這里不看了。直接去沈陽吧。”

  何夕說道:“遵命。”

  ------

  何夕早就備好了船只。從牛莊到沈陽的航道。也整理了好多次了。可以說暢通無阻。

  從遼河到渾河之中。遠遠地就能看見沈陽城了。

  不過,朱元璋沒有下船的意思。

  因為他看見了渾河的水。渾河的水有一絲絲黑色。

  原因無他。渾河的上游就是撫順。也就是沈陽附近最大的煤礦所在。何夕到遼東之后,第一個動手的地方,就是這里。一直有三個衛所的士卒在煤礦負責挖煤。然后將挖出的煤炭裝船,從渾河而遼河,從來運送到遼河流域大多少地方。

  露天煤礦。十分方便開采。不過是一力氣活而已。再加上便捷的水運。煤的價格十分低。一船煤,一兩千斤。才不過幾錢銀子。而這么多煤,足夠很多家庭過一個冬天了。

  當然了。有很多百姓還是會選擇,在秋天之前,每天抽空去山上砍柴火。儲備過冬的燃料。但是何夕在遼東大興土土,人力缺口很大。故而,越來越多人,選擇買煤從而節省自己的時間,多賺一些錢。

  而當高麗人從遷徙來之后,更是有兩三萬壯丁被安置在煤礦上。只留一個衛所看管。

  面對大明士卒的盔甲,火器,長刀。他們只有各種鐵制工具。更不要說。何夕也沒有虧待這些高麗人。最少能吃飽。有房子住。還有工錢。只是工錢更少了。

  雖然說。而今遼東百姓大部分開始燒煤了。但是煤礦依然產能過剩。

  何夕雖然在蒸汽機上下了工夫,甚至將圖紙都拿出來了。但是很多問題不在何夕這里。而在工匠那里。讓能工大匠,手工打造一臺,并不是不可能。但是一臺蒸汽機能做什么?

  給何夕燒熱水洗澡?

  何夕需要的是工業化生產的蒸汽機。故而,沒有蒸汽機大規模生產。而今撫順煤礦的很多煤都賣不出去。這也是何夕頭疼的一件事情。好在何夕家底還是比較厚的。能支撐很長一段時間。

  再者。大規模遷徙高麗人的舉動要持續一兩年,現在儲存一些,等冬天分配給新移民,也不會浪費。

  這些東西,朱元璋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不過他看著河水之中黑色的沉淀物。說道:“煤礦在上游吧。那就不去沈陽了。先去看看煤礦。”

  沈陽沒有什么好看的。不過是一個四方城。天下衛所的城池都是這樣的布局,大同小異。而朱元璋知道。何夕的心血都是煤鐵之上。

  朱元璋是皇帝。自然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忽然改變行程,何夕也只能凜然聽命而已。

  不過,順著渾河而上,首先看到的不是煤礦,而是沈陽新城。也是遼東鐵廠所在。也叫鐵廠城。

  還沒有到碼頭上,就看見一道道黑煙沖天而起。好像是什么妖魔鬼怪聚集之地。

  還沒有到這里,就讓人感受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朱元璋也皺眉。立即有侍衛拿上一塊手帕。想讓朱元璋遮住鼻子。朱元璋厲聲呵斥道:“朕什么情況沒有見過,區區一些味道,還需要遮掩?”

  何夕聽了,準備好的口罩,掏不出來了。

  這也是不同的人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樣。對何夕來說,他其實很想解決工業污染的問題,奈何,他沒有這個本事。這里數以百計高爐。熊熊燃燒。到處都落的灰塵。不僅僅河水都發黑。固然是有灰塵落入河中。但是更多的是,河水下面已經沉淀出一片黑色的沉淀物。即便水很清澈。看上去也是黑的。

  而地面上更是這樣,似乎畫這一片土地的神祇,一不小心,將墨水瓶給打翻了,留下了太多多余的黑色。

  這樣的情況下,帶好勞保用品,也是必然的。每個人的口罩都已經準備好了。

  只是在朱元璋看來,回避這里的情況,就是一種軟弱的行為。在戰場上,朱元璋沖殺的時候,也同樣不避鋒矢,看見過很多凄慘的場面。比起燒尸體那種味道,眼前的一切的確不算什么。

  何夕只能口中揣著口罩。卻陪著朱元璋一起呼吸煤灰了。

  很快都到了鐵廠。鐵廠上下剛剛得到了通知,葛天工身穿官袍出來迎接。

  此刻葛天工也不是當初年輕的工匠了。他已經是五品工部官員了。這個五品官也是一步步升上來的。負責大量工程。而這鐵廠城更是他一手一腳建立起來的。

  葛天工的氣質也有很大的改變。最少也有官員的威嚴了。

  何夕讓葛天工帶頭。先看高爐。

  而今的高爐已經迭代更新了好幾代了。早就不是當初僅僅有一丈多的高爐了。何夕遠遠地就看見了。大概有三層樓高的高爐。整個高爐是一個完整的結構。從一邊有一個幾十米長的緩坡。大量工人推著小推車,從這個緩坡上,一車車將原材料倒高爐之中。而高爐下面,更是有一個開口。等到了時間,從下面將鋼水倒出來。

  能夠連續運作。幾乎不停,一般一年時間檢修一次。

  其實所謂的檢修。幾乎就是將這個高爐拆了重建一次。反正很是繁瑣。

  葛天工也知道,什么樣的場面作為吸引人。那就是出鋼水的場面。于是專門將朱元璋帶到了馬上要出鋼水的高爐面前。卻見時間到了,一個幾乎光著身子的工匠,吆喝一聲,數米外用鐵棍打開了機關。

  卻見鋼水從高爐之中飛了出來。落在模具之中。

  本來就很熱。但是在出鋼水的一瞬間,幾乎每一個人都似乎感受。有火焰在舔著自己的皮膚。臉都紅了。

  即便葛天工為了安全,早就將他們攔在安全區域之內了。依然讓人有些承受不住。

  朱元璋臉色平靜。但是熟悉他的人,卻看得出來。他心中很是震撼。

  說實話,朱元璋不是沒有見過打鐵的。甚至在南方的高爐也見識過。但凡最多三米高的爐子。并不超出朱元璋的想象之外。但是眼前的高爐,卻成了如此龐然大物。更不要說。倒出來的鋼水。更好像流動火焰。

  有一種工業的美感。

  讓朱元璋真正地感受到了未來的力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