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元輔 > 第276章 伐元(五三)轉折之前
  李如松對戚繼光奔襲兩千里還能擊敗圖們感到不可置信,但高務實卻完全沒有這種感覺,他覺得再正常不過了。

  奔襲這種事不只是你李如松能做,人家戚繼光帶兵歷來就有這種本事好么?當年戚繼光在東南抗倭時,帶著一支純步兵轉戰數千里跟玩兒一樣,常常是奔襲、作戰、繼續奔襲、繼續作戰……期間甚至很少有休整的時候,人家說什么了嗎?

  不過想到這里,高務實倒是想起他穿越前聽過一位人類學專家的講座,里頭提到人類作為“恐怖直立猿”,在遠古時代剛剛從樹上跳下陸地生活時的最大生物學BUG。

  什么BUG?耐力。

  遠古時期的人類面臨極其困難的生存環境,作為剛剛學會使用最簡單獵捕工具的族群,人類與當時生存環境中數量龐大的野獸相比,無論爆發力、敏捷性、抗擊打還是攻擊力等方面都差了不知幾個檔次。

  然而,人類發現了自己的優勢,并且很快將之運用到獵捕當中。是什么優勢,又如何利用?

  優勢就是無與倫比的耐力,而利用辦法就是窮追不舍式的獵捕。

  聽起來是不是很扯淡?然而那位專家說,當時的人類學會了使用簡單的武器,如磨尖的木棍,于是可以獵捕很多野獸(隨便舉例鹿群),但依靠武器雖然能在獵捕能力上獲得加成,然而如果追不上,那就白瞎了。

  于是人類學會了圍獵和集體追捕。圍獵不必解釋,這個集體追捕卻很有意思。人類本來跑不過絕大多數獵物,但后來他們發現獵物們比自己強的都是短跑,因此人類就依靠窮追不舍讓獵物跑到精疲力盡再輕易獵殺。

  高務實記得很清楚,那位專家說到這里,舉了一個例子:“超級馬拉松”。這項比賽的總賽程高達3100英里,也就是4345公里,標準要求是在51天內跑完,而世界紀錄是41天跑完了全程。

  也就是說,這位選手平均每天跑了107公里——要知道這可是現代人,在這項運動中是沒有生存壓力的。

  那么問題來了,人的耐力為什么這么強?答案可能讓很多人愕然——2004年哈佛大學發表了一篇名為《生而能跑》的論文,指出除了身體結構之外,最大的關鍵因素在于散熱。

  獵豹作為跑得最快的動物,短跑能力秒殺人類,能在短短三秒內從0加速到時速100公里。然而,獵豹的高速狀態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因為在獵豹沖刺啟動之后,它的呼吸頻率就會從60次每分鐘迅速飆升至150次每分鐘,心跳和血液流速也迅速加快,這就會導致獵豹的體溫急劇提升。

  于是,獵豹僅僅奔跑1.5公里之后,它的肛溫就會達到41攝氏度,而獵豹幾乎全身都是皮毛,這就給它的散熱帶來巨大的障礙,所以在短暫的狂奔之后,無論是否已經追上獵物,獵豹都必須停下來。因此可以說,散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動物在較長時間里奔跑的上限。

  而與此同時,人類卻擁有所有哺乳動物都只能羨慕的散熱系統:體表無毛且擁有可以大量出汗的發達汗腺,完全就是個高端“水冷式散熱系統”。

  當然,人類為什么會變得體表無毛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達爾文當年就愣是想不通其中的原因。其實這里頭至少有好幾種假說,不過后世主流的假說便是散熱系統假說。

  回到上面提到的“窮追不舍獵捕法”,這種狩獵辦法在高務實穿越那會兒,非洲桑人、澳洲土著、以及美洲保留地的某些印第安人部落仍然在采用。

  所以說,人類在耐力上的極限是相當高的。后世很多中國人可能都了解,紅朝軍隊在早期沒有機械化的時代,一貫以“鐵腳板”著稱,有多強呢?后來有人按照他們當年的表現做過計算。

  他們一般負重行軍為20%,作戰狀態更高。人均體重按70公斤為例,戰斗狀態負重20公斤即接近30%。

  而對比馬,以體格較小的蒙古馬為例,體重約260-370公斤。負重30%則為86-111公斤。也就是說,換算下來馬負擔一個全副武裝的人,和人負擔全副武裝,重量\功率比是大致相同的,兩者計算在一個水平線上。而且不管算不算負重,兩者對比的條件都是公平的。

  那么看看行軍強度。紅朝野戰軍部隊可連續行動8-10個小時,休息8小時之后再繼續行動,不占用特別的吃飯時間(邊走邊吃),平地日行動距離為60公里,這個速度不需要任何特別修整。

  記住,這是負重30公斤的情況(即軍中老話“兵不兵,六十斤”),而且是長期行軍,不需要任何特別修整。

  再對比長距離馬匹的行動能力:全球最長的賽馬耐力賽,2009蒙古德比1000千米國際耐力賽。當次賽事創下了新的吉尼斯記錄,26名國際選手和700匹馬參與了此次比賽。

  根據新聞記錄,賽事每20-40公里設一個獸醫工作點,沿途一共設了23個獸醫工作點。騎手們的合格標準是要在2周之內完成全部行程。

  可以發現,在如此密集的獸醫工作點加持下,要求也不過是每天跑71.4公里。

  那么對比一下,紅朝38軍在朝鮮作戰時,于清川江戰役中創下過一個記錄:當時該軍113師受命穿插米軍南撤的必經之路“三所里”,在短短14個小時內突破敵人數次封鎖,還奔襲了74公里并且成功拿下三所里,創下人類步兵戰史上的奇跡。

  什么叫最強步兵,這就是了。

  高務實在閃電湖之戰爆發前,故意在閃電湖駐軍數日,一來是引誘已經被發現的蒙軍分兵前來,二來就是為戚繼光南下擊敗圖們、為歸化城解圍拖延時間。

  在定策之時,高務實就計算好了禁衛軍的奔襲速度,并且相信戚繼光親自練出來的精銳確實能有這樣的實力!

  從戰報來看,戚繼光果然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任務。這位老帥帶領禁衛軍用雙腿跑出了李如松麾下遼東鐵騎的奔襲速度。當然,他也為此放棄了重火力——所有的火炮幾乎都被他留在了后方。

  高務實現在還不是很清楚戚繼光這一仗究竟是怎么打的,不過那已經不重要了,總之目前的戰果十分顯赫:圖們敗走,禁衛軍斬獲蒙軍首級四千七百二十三顆,俘敵兩千四百九十六名,擄獲戰馬、挽馬數千匹。

  而禁衛軍本身的損失則相當有限,具體為戰歿五百六十九人,重傷七十五人,輕傷未統計。兩相對比,禁衛軍堪稱完勝。

  這個戰績讓高務實也著實有些慚愧,尤其是自身損失這一方面。戚繼光延續了他數十年軍事生涯中一貫的超低戰損,其損失幾乎只有蒙軍的十分之一。

  雖說這樣的戰損已經比他當年與倭寇作戰時高了不少,但考慮到蒙軍的特殊性,這樣的戰場交換比已經完全可以說是震撼性的了。

  李如松見高務實解釋了戚繼光的行軍速度問題,也不糾纏,而是將重點與高務實一樣放在了禁衛軍的戰績上,立刻追問起來。

  高務實大大方方地告訴了他禁衛軍此番創下的戰績,李如松的臉色立刻就變得沉重起來。一貫善于觀察的高務實發現李如松雖然一言未發,但腮部肌肉動了動,明顯是在暗暗咬牙。

  其實高務實能理解李如松的心情,這個消息對他來說的確算是個打擊。

  原本李如松就一直想要立下滅元之戰的頭功,為此他拼命狂奔,同時還不計成本的撒錢,只為了獲得作戰的機會。

  今天他終于趕上了閃電湖之戰,并且在此戰中發揮了近乎逆轉戰局的作用,這或許可以算是老天爺給他的天道酬勤吧。如今高務實已經將首功許給了他,這當然讓他終于能松上一口氣,雖然他還是想趁熱打鐵拿到更多戰功,但應該說至少沒有原先那樣迫切了。

  然而就在此時,卻傳來了戚繼光大破圖們于歸化城外的消息。無論是從對手身份,還是從戰果大小而言,無疑戚繼光這場仗的勝利都比閃電湖之戰看起來更為耀眼,所以對于此時此刻的李如松而言,能有好臉色才怪。

  然后李如松就注意到了高務實的臉色——高經略顯得十分平靜。

  李如松頗為不解,暗道:這兩場仗合起來看,圖們的主力已經遭到嚴重打擊,幾乎可以說奠定了伐元之戰的基本勝利。作為蒙元經略、此戰的主帥,兩場仗都少不了他高經臺的功勞,甚至只有他這份功勞才一定是朝廷最終定下的真正首功……為何他竟無絲毫動容?

  李如松認為伐元之戰基本已經取勝,這從某個角度上來看的確不假。比如說,經過這兩場仗,察哈爾戰死及被俘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一萬三千,而戰死和被俘不同于受傷的士兵還有復原的機會,這前二者屬于硬性損失,沒了就是真的沒了。

  一萬三千的損失對于明軍這樣的家底來說,或許問題還不算很大。說句不中聽的話,九邊任意一鎮都能承受得起一萬三千的兵力損失,無非就是花點時間補充罷了,沒什么大不了。

  然而對于察哈爾而言,一萬三千的硬性損失雖然還不能說打斷了脊梁,但至少可以說是元氣大傷了。察哈爾蒙軍的總兵力也就六萬出頭,一萬三千的損失代表著他們現在的兵力可能降低到了五萬不到。

  大明此戰出兵六十萬以上,兩仗打完雖然也有一些損失,但由于總兵力實在龐大,幾乎可以看成沒啥損失,也不知圖們此刻是不是欲哭無淚?

  六十萬對五萬,十二倍的差距了,圖們應該已經絕望了吧?

  某種程度上是,可也不完全是,準確的說是察哈爾正處在一個極其重要的時刻,正在發生一次極其重要的事件。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我叫寧博”的8張月票支持,謝謝!

  PS:碼字中途睡著,一看時間馬上12點,硬生生把一章拆成兩章來搞了……欠1K先。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