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明元輔 > 第279章 平倭(三)
  仗打成這副模樣,全軍損失過半,小西行長自從領兵以來當真還是頭一回。想他第一軍團自入朝以來,幾乎可以說是橫掃千軍如卷席,把朝鮮軍打得潰不成軍,無論什么名師大將都不過手下敗將而已。

  縱然前次明軍祖承訓前來,其所部戰斗力甚強,卻也因為出兵不夠謹慎而陷入重圍,最終飲恨敗走。

  第一次平壤之戰中明軍的戰斗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小西行長以震撼,但因為最終第一軍團仍然取得了勝利,故也給小西行長帶來了某種錯覺,認為只要自己小心固守,憑借平壤堅城和第一軍團的強大力量,依然是可以擊敗明軍的。

  然而第二次平壤之戰徹底打破了他的幻想,明軍一旦認真起來,根本不是區區第一軍團可以抵御。在明軍強大到令他瞠目結舌的火炮轟擊之下,各部的士氣、陣型都很難保持,平壤堅城也被轟得東倒西歪,甚至還有城門被轟破,以至于僅僅半天時間就丟了外城。

  內城雖然看似守得不錯,但小西行長完全看得出明軍未盡全力,不僅沒有士兵們的突擊強攻,甚至連大規模的炮擊都全然不見。

  這顯然不是李如松不愿多造殺孽,他無非是不希望將平壤城打得稀爛,畢竟這座城池算是朝鮮北部頭號大城,很適合作為明軍接下來作戰的戰略支撐點,還是有必要盡量保存完好的。

  道理雖然想明白了,但后悔藥是沒有的,小西行長只能率殘部奔逃至開城,面見小早川隆景。小早川見小西行長十分狼狽,所部第一軍團更是傷亡慘重,而平壤也已宣告失守,不由得忙問明軍戰力如何。

  小西行長的臉色看來頗有些驚魂未定,先吞了一口吐沫,然后才答道:“明軍戰力十分強悍!其論遠戰,明軍有海量大筒(火炮),大大小小至少數百具,我軍萬不可及,開戰時明軍大筒齊鳴,我與諸將只覺平壤內外震顫不已,宛如天崩地裂;

  其論近戰,鐵炮配比也在我軍之上,雙方鐵炮隊對射之時,我軍竟然略居劣勢,此乃前所未有之情狀。后來又發現明軍一部更以戰車為依托,藏身戰車之后從空隙射擊,我軍與之對射猶如……恕我直言,猶如狗咬刺猬,根本無從下口;

  不過若論近戰我軍最不能敵者,還是明軍騎兵。那些明軍騎兵個個騎著高頭大馬,比我軍將領所騎乘的馬匹還高一頭,而更令人震怖的是這些騎兵還全身披掛、人馬具裝,除極英勇之武士舍身斬其馬腿之外,余者皆不能與之戰!

  當時我見到明軍不知多少騎兵沖撞過來,我軍被撞者個個人甲皆碎,血噴五尺!小早川殿下,我軍萬不可再與明軍輕易開戰,如欲戰勝明軍,必須各軍合力,如今平壤已失,開城孤軍難保,不如退去漢城,集中軍力再戰,或可有一線生機。”

  小西行長是商人出身,但他同樣打過多年的仗,在朝鮮更是摧枯拉朽一般擊潰十余萬朝鮮軍,因此小早川隆景不得不相信他這番陳述。

  在小早川隆景看來,即便小西行長戰敗之后將明軍戰力有所夸大,可他第一軍團打到這個地步,也足以見得明軍戰斗力何等剽悍了。所以,明軍戰力不僅遠勝朝鮮軍,也同樣勝過日軍,這顯然是不爭的事實。

  既然明軍戰力如此強大,那么退往漢城集中兵力再戰,顯然就很有道理了,因此小早川隆景頷首道:“想不到明軍戰力如此強悍,果如此前官兵衛所言,我軍應集中軍力駐守漢陽才對。如今我軍兵力分散,極易被明軍各個擊破,而開城的確已不足恃,應該早些退守漢陽。待明軍連勝而驕之時,便可集中全力設伏聚殲。”

  隨后小早川隆景便傳令第六軍團,準備棄守開城,與第一軍團殘部一道向漢陽移動。而漢陽一邊,宇喜多秀家也得知了平壤大敗的消息,此刻正怒不可遏。

  軍師黑田官兵衛勸道:“第一番隊兵力近兩萬,從戰力而言也堪稱精銳,且據守平壤堅城,占有地利卻仍被明軍所敗,足可見明軍戰力非比尋常。

  當前我征朝各軍四處分散,原是出于占領和穩定朝鮮全境而布置,卻不利于同明軍這樣的強軍決戰。我看事不宜遲,應下令平安道、咸鏡道、黃海道、江原道各番隊全部向京畿集中,力保漢陽不失,并以漢陽為依托擊敗明軍!”

  然而宇喜多秀家卻不答應,沒好氣地道:“怎能如此安排,太閣殿下豈會允許?平壤大敗乃是我軍入朝后最大的恥辱,當務之急是要立刻組織反攻,怎能反而將前線完全棄守,南撤到漢陽來,試問太閣殿下雷霆之怒誰能承受!”

  黑田官兵衛喝道:“秀家!事態緊急!不要再執迷不悟!你想讓全軍都戰死在朝鮮么!眼下我軍兵力分散,再不加以改變,只會接連大敗。如今撤出北方四道,示敵以弱,麻痹對手,驕縱明軍,集中軍力,然后方能在漢陽城外一戰大勝!

  如果天照大神保佑,我們甚至有機會借此全殲明軍,那樣的話,朝鮮將立刻被我軍完全占據,將來進軍明國也將更為順利。請立刻向各番隊下達嚴令,以最快的速度全部集中至漢陽,違令者以軍法處死!”

  黑田官兵衛作為軍師,這還是入朝之后頭一次以如此強硬的口吻表態,甚至隱隱有了命令的意味。

  石田三成知道黑田官兵衛這位軍師的地位,事實上黑田官兵衛原本就是豐臣秀吉的軍師,是竹中半兵衛死后日本最著名、成就也最顯赫的軍師。

  他一生征戰無數,尤其長于奇謀詭略,名震戰國的英賀浦之戰、水淹備中高松城、中國大折返、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籠城戰、北九州制霸等,皆為黑田之杰作,因此日本國內謂其為“天下第一軍師”。

  既然黑田如水支持集中兵力、漢陽決戰,那么石田三成這位“戰下手”自然不必多想,也贊成道:“如果漢陽失守,那么北方各番隊都將面臨滅頂之災,請抓緊時間!”

  石田三成一開口,效果更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各奉行紛紛表示支持,對此意見一致。

  宇喜多秀家雖然是總大將,但豐臣秀吉對他是有私下交待的,他可不敢真去反對軍師的意見,只好聽從黑田官兵衛之言傳達軍令。

  黑田如水之子黑田長政則向宇喜多秀家請令,希望由第三番隊一部扼守要道,阻擊明軍,以掩護各軍南撤。宇喜多秀家自然同意所請。

  平壤之戰后不久,大明備倭經略宋應昌也已趕到朝鮮,李如松作為標下大帥,自然要去參見報功。宋應昌聽聞平壤大捷,連連稱贊,并慰問參戰朝鮮官兵,令李如松在平壤休整之后進軍開城,李如松領命。

  由于此戰是南兵率先破城,贊畫袁黃向南兵及南軍眾將道:“平壤大捷,皆以南兵為首功以報朝廷。南兵立有大功,宋經臺亦已知之,諸位靜待恩賞旨意即可。”南兵歡呼叩謝。

  李如松在平壤休整十日,主要是等待后續運來的火藥等補給,然后便乘勝進軍。黑田長政下屬黑田二十四將之一的久野重勝及黑田家家將栗山鳥康率部掩護各軍主力南撤,同時阻擊明軍追兵,結果于白川力戰而死。

  北部日軍接到宇喜多秀家嚴令后不敢怠慢,紛紛向漢陽南撤。明軍及朝鮮聯軍趁勢收復開城,并繼而收復平安、黃海、咸鏡三道及江原道北部,明軍主力則向京畿道開進,更進一步威懾漢陽。

  數日之后,給明軍將士請功的消息傳出,竟是先登城者各有其人,而首功卻歸于北軍楊元,這一下可就鬧出事來了。

  按理說,大明歷來多以斬獲首級數目論軍功封賞,這是慣例,只有高務實“非常之人敢行非常之事”,喜歡搞什么“集體功”,而其他人可不敢輕易效仿,因為一來朝廷未必答應,二來也怕處置不公,鬧出嘩變之類的麻煩,反而不美。

  然而此次平壤之戰前,李如松為防止搶割首級而貽誤戰機,特令爭割首級者斬,可惜這道命令貫徹不嚴。

  當時南軍在前、北軍在后,導致戰時南軍先登力戰,而北軍反而多得首級。這也還罷了,偏偏首登之功還莫名其妙的歸了北軍,與此前對南軍的承諾截然相反。

  這下子可就大事不妙了,南軍戚金、吳惟忠、駱尚志等將領均指責李如松偏袒北軍,謊報戰功。南軍兵卒更是怨氣沖天,與北軍時有爭吵,甚至這爭吵還有愈演愈烈之勢。

  宋應昌因此向李如松問道:“明明是南兵率先登城奪旗,祖承訓豈會不知?各處城門乃至牡丹峰血戰,皆是南兵沖鋒在前,拼死力戰,可戰功為何全報北兵之功?”

  李如松解釋道:“經略容秉,據末將所知,先破城者應是由楊元下令所部炮擊,洞開七星門而致,至于南兵先行登城倒是確有其事,但先進城者實為北軍。

  其實細論起來,個中詳情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末將只得記各有登城之功,而將首功歸于下令開炮的楊元。且我大明以首級記功,如今首級多為北軍所得,末將只得如此,請經略明察。”

  宋應昌表示不同意,道:“戰前你曾立下嚴令,爭割首級者斬,但軍令不得執行,卻導致這種局面,你身為提督顏面盡失,又被夾于其中左右不得。此事南兵多受冤屈,為安定軍心,應細查此事,重新定功。”

  李如松勸道:“經臺,末將擔心的是,眼下全軍中北兵眾多,事已至此,若又重新定功,南軍是否領情尚未可知,而恐怕反而又引起北軍怨氣。經臺也知道,北軍各級將官多屬將門世家,易牽動邊疆大員……是否能暫緩行事,至少等收復漢陽之后再說?”

  宋應昌見李如松談起北軍影響,便答道:“南軍兵力亦不在少數,且南兵深知倭寇戰法習性,兼之火炮眾多,是漢陽一戰不可或缺之力。

  李提督,南北兩軍都深為皇上所倚重,也都……都曾經在高閣老帳下效力,何況當初南軍還曾訓練北軍呢。此事我自有主張,你繼續休整練兵,等待軍令吧。”李如松雖然擔心事情不可收拾,但也只能領命。

  李如松的脾氣這次忽然小了嗎?那倒也不是,主要問題在于宋應昌背后其實就是高務實——宋應昌雖然是仁和人(屬杭州府),但卻并非心學派人士,原因很簡單:他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座師是高拱。

  當然話說回來,要不是因為這層關系,在朝廷如今的局面下,他恐怕也混不到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去,畢竟兵部現在幾乎是實學派中高黨的自留地了。

  聽聞平壤大勝,朝鮮王李昖大喜若狂,下來大擺慶功宴犒賞明軍,柳成龍奉命出席恭賀。席間,李如松不知何故,忽然要求柳成龍向其跪拜并敬酒。

  敬酒本來沒什么問題,幫了這么大的忙,柳成龍哪怕代表朝鮮王李昖給李如松敬酒,那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是正常禮數。然而問題在于李如松要求他跪拜敬酒,并且李如松此刻端坐于正北。

  這就問題很大了,柳成龍大為驚愕,甚至一時失語,李德馨也立刻反應過來,連忙站出來指責道:“這是什么禮數,北面敬酒是臣子敬奉君主之禮,提督此舉所為何意?!”

  馬棟立刻起身道:“大明為朝鮮上國,我軍千里迢迢為爾等驅逐倭寇,恩同再造,莫非受不得爾等一杯酒?”

  李德馨回辯道:“將軍此言差矣!李提督是上國大帥,卻非上國使節,并不能代表皇帝陛下,無論如何功勛恩厚,也不可與君主相提并論,只能居于東位。諸位此等要求,是在藐視朝鮮王室及朝廷!”

  祖承訓嘲諷道:“究竟是誰救了即將滅亡的朝鮮王室和朝廷?若我大明不發援兵,這遭受藐視的王室和朝廷還能存在么?”

  李如松輕哼一聲,再次問柳成龍是否可以敬酒?

  柳成龍拱手道:“為感謝幫助朝鮮擊退倭寇者,我愿將性命都交付出去,何況北面敬酒?自然不成問題。”

  說罷,柳成龍竟然起身寬衣解帶,在眾人的驚詫之下,其以白衣示人,并對李如松道:“在下不能違背君臣之禮,難以用朝鮮之臣身份北面敬酒,只好以朝鮮百姓身份感謝上國恩德。”

  柳成龍說罷便準備跪拜敬酒,李如松卻哈哈一笑,健步上前扶起柳成龍,笑道:“本帥玩笑而已,都體察使忠貞事主,令我感佩。請快起身入座。”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持羽靜風塵”、“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查了一下,“平倭”這章的確是第279章,原因其實是前一章搞錯了,真是汗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