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大唐第一臣 > 第二百九十四章:江陵城的希望
  …

  聽得高士廉的話,丘和眼睛一亮,曾的站起來,“取地圖來”,那風風火火的性子全然沒有老人家的半點沉穩。

  左右忙是鋪開地圖,丘和趴上去瞇著眼睛看,眉頭微皺,“右側便是岳州,只是我們從嶺南深山老林里走出來,已經數日,這個時候那許玄徹應該早就出了岳州吧?”

  高士廉搖頭一笑,“那可不一定,蕭銑所謂的休兵屯田,命士卒分散各地,許玄徹倉促間想要召集兵馬亦需耗費時日,我們往北百里便是石首,乃是許玄徹趕赴江陵的必經之地,只要我們于中途阻擊,定可大敗許玄徹,進而一舉攻克瀟湘數州之地”。

  說到此處,高士廉揮斥方遒,意氣風發,想他渤海高儉,出身名門,飽讀詩書,自幼便是器量不凡,在隱居終南山,養望數載,名望大漲后,出山入仕,擔任鴻臚寺治禮郎,廣泛結交名流,本以為飛黃騰達,建立不世功勛。

  只可惜交友不慎,高士廉兵部尚書斛斯政關系密切,但斛斯政卻卷入楊玄感謀反,事泄后逃亡高句麗,事關謀反,乃是誅族的大罪,更何況堂堂大隋兵部尚書逃亡番邦小國,可謂是奇恥大辱。

  楊廣暴怒,下令嚴查,高士廉因與其交好,受其牽連,由鴻臚寺治禮郎貶為交趾郡朱鳶縣主簿。

  治禮郎可是隸屬于中樞九寺之一的鴻臚寺,位列六品,掌君臣版位,奉朝會祭祀之禮,雖是品級不高,但卻很是清貴,一般都是有名望的士人擔任。

  而交趾郡位于嶺南,朱鳶縣更是偏遠的窮苦之地,乃是下縣,主簿亦不過從九品。

  若不是因為出身渤海高氏的緣故,朝中沾親帶故的人太多,休說是九品主簿,即便是性命恐怕都難以保全。

  由中樞的清貴官職貶為窮山惡水的九品主簿,這其中的差別,無異于從云端跌落谷底,這一番貶謫對于高士廉打擊極大,甚至已經做好后事準備,將妻子鮮于氏留下奉養母親,購買住宅安頓小妹,即長孫無忌之母,而后孤身上路。

  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高士廉到達朱鳶縣后,憑借他的才能處理縣中事務手到擒來,興修水利,鼓勵農桑,安撫民眾,調和漢夷之間的矛盾,政績甚是突出,這就讓交趾郡守丘和注意到這個人才。

  一番交談之后,丘和甚是欣賞這個后輩,當即將其提拔為司法書左,在高士廉擊敗來犯的欽州(寧越郡)寧長真之后,丘和再次將其提拔為長史。

  貶謫蠻荒之地的嶺南,至今已八年有余,人生有多少個八年,如今返回中原,高士廉心底充滿斗志,誓要出人頭地,將蹉跎的八年重新補回來。….丘和人老成精,如何看不出高士廉的雄心壯志,拍拍他的肩頭,直說道:“老夫知道士廉你是有大本事的人,我已年邁,兵事由你決斷便好,老夫只管加蓋大印”。

  高士廉甚是感動,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若沒有丘和,興許他高士廉此時還窩在朱鳶縣的山旮旯里調和漢夷矛盾呢。

  “丘公放心,高儉必不辱命”,高士廉深深拜倒。

  丘和捻須大笑,別看他年過七十,但這腦子并不昏聵。

  如他所言:他只管加蓋大印,沒有丘和的應允,高士廉休想調動一兵一卒,兵權始終牢牢把控在丘和手中。

  至于行軍作戰,具體的便是由高士廉部署,若勝,丘和作為主帥,功勞最大;若敗,實際指揮者是高士廉,罪責最大。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高士廉可是渤海高氏出身,出得嶺南后,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便傳來,秦王李世民東征西討,先后剿滅薛舉、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等等諸侯,虎牢關一戰,三千破十萬,一戰擒兩王,威震天下。

  而高士廉親自撫養的外甥女便是秦王妃,那執掌中書高官達四年之久的高相公竟是高士廉的族叔,近在荊楚的大唐荊湘道行軍長史高沖乃是高士廉的族弟,正在圍攻江陵。

  丘和何其精明,當年宇文述權傾朝野時,傾心依附于宇文述,得以出任代州刺史,等楊廣北巡代州時,丘和費盡心思進獻美酒佳肴、奇珍異寶,恰逢楊廣廢州改郡,便將丘和從北境邊地的代州改任到博陵擔任郡守,等楊廣巡幸至博陵時,丘和再次盡心奉迎,得以入朝擔任左御衛將軍。

  由此可見丘和并非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相反他的心思很是活泛,在得知高士廉在大唐驚人的人脈后,丘和雖不至于放下身段去巴結,但也絕對不可能去無故開罪。

  比如現在,高士廉雄心勃勃想要建立功勛,丘和完全沒有理由去阻礙,畢竟二人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更何況高士廉的策略無疑是上上之策,丘和完全無法反駁。

  征得丘和的授權后,高士廉迅速開始部署。

  其一,回信高沖,只敘同宗之誼,而后直接言明黔州田世康進攻交州兵一事,相信高沖自會決斷,但對于歸附大唐,高士廉只字未提,主要是以防此信落到蕭銑手中,盡管高沖兵臨江陵城下,但蕭銑仍舊掌控荊湘大部隊州縣。

  其二,高士廉派遣出大量斥候,化整為零,分散在岳州、荊州等地打探消息。交州斥候可以說是斥候中的精銳,交州之地多山多水,斥候上山下河,無所不能,身手甚是敏捷,其機動性更甚于中原的斥候。

  其三,高士廉命人在岳州、潭州、澧州、朗州、荊州等地到處散步江陵城破的消息,以迷惑蕭梁各州縣的人心。

  在斥候回報后,準備就緒的高士廉親率大軍直奔荊州和岳州交界的上津湖畔,上津湖蜿蜒曲折,其中多有分叉,如若一支軍隊藏在其中,即便是本地漁民作為向導亦是很難尋到。

  “此地甚好”,湖邊一座矮山之上,丘和點頭贊道:“這錯綜復雜的水路,最是適宜伏擊,只是士廉,即便那許玄徹尚未出岳州,你如何確定他一定會從此地經過”.

  當年秦風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