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扶明錄 > 第821章 為什么這么厲害
    至于項民心如何募捐,也許靠他在城中積累的人脈關系,也許是威逼恐嚇又或者打感情牌:若不是城外兵馬及時來援,韃子破城之后爾等后果如何當可知,如今人家來討點吃的……

    不管他怎么做,常宇不關心也不會去干涉,而且他相信項民心一定會盡心盡力去做,對他來說這才是將功贖罪的機會。

    而且小太監還有一件比較為難的事情要處理,這五萬兵馬留在天津衛就只是吃喝玩樂干等著?

    自然不可能!

    要知道這五萬大軍除了不足萬余的黃得功部外,余下四萬都是京營和親衛的菜鳥,這些菜鳥數日前臨陣磨刀跟著后邊搖旗助威倒還可以,一旦上了戰場僅憑一腔熱血是左右不了戰局的。

    所以要練兵,苦練!

    可要想讓這些菜鳥短時間改頭換面必須要一個有著豐富沙場經驗的將領來當教頭,心中想著常宇的目光就不由自主的看向黃得功。

    “你瞅啥”黃得功幾乎潛意識的就脫口而出,后又覺得不妥:“廠督干嘛這么看俺,不行!卑職絕對不會留下來的,周總兵自太原輾轉千里一定很累了,留他下來”。

    黃得功抬手一指周遇吉。

    “末將不從,打死不從……”周遇吉的態度很堅定。

    常宇頓時頭大如鼓,他啥都還沒說呢,麾下兩員大將就開始撕逼了,其實他也知道周黃倆人心思,一來兩人忠勇的確有殺敵之心,若是其他將領恨不得留下呢,二來,兩人也有私心,那就是跟著小太監追敵雖免不了惡戰也正是建功之時,幾乎在這短短數月間很多人都看出了個門道:小太監戰無不勝,但凡跟著他參戰的無一不建功!

    話說他兩人前些日子跟隨小太監在保定府真定府和賊軍苦戰終于將李自成擊退,卻被高杰和劉澤清撿了便宜,一路追到黃河對岸建了追賊大功,兩人內心極度的不服!

    試想一下黃得功從廬州府千里北上,周遇吉從太原東進輾轉千里,兩人浴血奮戰結果大半功勞卻被幾個地痞給撿漏了,擱誰誰心里舒坦。

    即便自己不計較,麾下數萬將士的心氣也難平啊。

    所以二人鐵了心要趁圍剿多爾袞建功立業也好給手底下那些拼命的兄弟有個交代,此時正是當急之時豈能躲在后邊練毛個兵。

    何不留李巖?

    黃得功和周遇吉撕逼半響,誰也說服不了誰,又見小太監一直苦笑不語突然想到了李巖。

    李巖善謀又善練兵,前日受傷正好留后方養傷練兵一舉兩得。

    “不可!”常宇終于開口了,斷然拒絕兩人提議。

    一來他知道李巖也絕對不會同意的,否則當時在香河就留下養傷了,二來他需要李巖在身側。

    雖說常宇善謀,但以己之力對付多爾袞尚可喜那么多老油條就隱隱寡不敵眾之感,雖然李慕仙也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他補漏,卻沒有經驗豐富的李巖可以給他更多的建議。

    畢竟李巖是職業的軍師,李慕仙不過是個業余的,還缺少實戰歷練,遇到突發事件李巖能提出多個應對之策,而李慕仙只能常宇應對時候出現漏洞時提出補救辦法,這便是兩人之間的差距,卻都極為重要。

    論武將常宇麾下可謂猛將如云,但謀士……一開始都是仗著自己穿越過來熟知歷史這么點優勢絞盡腦汁獨力硬抗,可隨著歷史軌跡出現變動后他也變得被動起來經常出了差錯,這時候謀士就顯得無比重要了,這也是為何他得知李巖遇險時反應那么大,這也是李慕仙一個游方道人卻被他這么看中的原因。

    歸根結底,他需要有人幫助他一起運籌帷幄。

    眼見撕逼不成,提議李巖又被小太監斷然拒絕,黃得功和周遇吉索性攤手,你愛咋咋地吧,反正俺倆是不會留下的。

    當然常宇要是以軍令強壓二人自是領命,只是也知會寒了兩人一腔熱血,加上周黃兩人都是歷經沙場經驗豐富的老將,敢打敢拼是極其重要的得力助手,圍剿多爾袞這等大魔頭有兩人坐鎮心里有底把握也多幾分。

    大佬動不得,那就各留其麾下部將一人在此練兵不就成了。當局者迷,最終還是游方道人李慕仙一言破局。

    常宇頓時尷尬不已,怎么竟也鉆了牛角尖,周黃二人麾下皆是隨其南征北戰的悍將,不管是行軍還是打仗都是經驗老練,留下練兵綽綽有余。

      于是略一商議,周遇吉留下部將牛勇,黃得功留部將張杰在天津衛負責練兵組建防線,以待清軍返回北上時迎頭痛擊。

    晌午過后,安置事畢,常宇率騎兵主力拔營渡河南下追敵,并將所有糧草全部帶走,畢竟過了天津后,京城的后勤已是鞭長莫及,再往南則要自己解決了。

    至于如何解決常宇心里已有了打算,手頭糧草尚夠三五日,差不多能挨到山東境內,那時候又得要討飯了,不過他已經想好了要故技重施像在大同和太原那樣挑凱子下手了。

    目標濟南的德王!

    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軍破濟南,德王朱由樞被俘從此失去消息,一年后其堂弟朱由櫟繼位,是為大明最后一任德王。

    雖說四年前清軍破濟南城時將德王府掠劫一空,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捐點糧草應該是沒問題的,常宇心中如此認定,倒也不太擔憂前途糧草問題,他相信有了前德王的陰影,朱由櫟以及濟南城的百姓都會盡力支持他。

    清軍入山東后必然縱兵四下掠劫,常宇便打算以濟南為根據地與其糾纏膠戰,讓其無暇專注掠劫逼其不得不北上出關,中途在天津再給他來一次重擊,受創之下的清軍必然傷筋動骨,保證數年間難以恢復元氣,自己便可趁機收拾家賊,而后在虛圖之。

    這便是小太監和李巖李慕仙三人合定之議,簡而言之當下集中火力重點打擊清軍,余下繁瑣暫且擱置。

    騎兵主力拔營渡河,小太監車中斜躺望著路邊風光,小道童在對面盯著他充滿了好奇:“大官哥哥,韃子兵是不是很厲害?”。

    正出神的常宇苦笑收回車窗外的目光:“是很厲害”。

    “那您更厲害了”小道童笑嘻嘻道。

    “哦,我怎么厲害了?”被一個小屁孩稱贊常宇略感不適應,還有點小懵。

    “我聽師傅和那幾個大將軍說韃子厲害的很,可你都能把韃子打的到處跑,那你不是更厲害么,還有他們說往年有個大官兒在關外打了兩年的韃子都失敗了,你卻在幾個月間不光打了韃子還打了賊兵,可厲害的很呢”小道童一臉的崇拜,三四歲的小孩兒語言組織能力不是特別好,但小太監已經聽了個明白。

    必是李慕仙和周遇吉黃得功等人私下議論自己時被和小道童聽了,不過幾人并不是非議,言談間充滿了對常宇的贊賞。

    所謂的往年的大官兒,一定是說洪承疇率八總兵十三萬最精銳的明軍在關外與清軍對峙兩年,最終卻一敗涂地將大明最后的一點本錢虧的血本無歸。

    或許李慕仙幾人對常宇的贊賞其實更多的是疑惑,為什么洪承疇那種大佬手下猛將如云,要兵有兵要糧有糧卻在關外和清軍拉扯兩年而無功,可小太監打仗從來就是到了地頭就干,干了就贏,半個月的活從來不拖到一個月,這是為什么!

    他們不明白,朝堂上的人明白卻不會承認:洪承疇敗于朝堂撕逼,處處受制。

    面對局勢的判斷,朝廷往往會撕逼數月才下決定,然而戰局卻是瞬息萬變,甚至就連前線戰況洪承疇都做不了主,崇禎帝派去監軍的太監無腦卻喜歡指手畫腳,甚至都敢越權調兵胡亂瞎搞一通,再后來甚至朝廷根本不知道前線是什么狀況就不停的下令你給我沖,使勁的沖。

    可一旦到了關鍵時刻,所有人包括皇帝都猶豫了,沒人愿意下令都不愿意抗責任,互相推諉互相扯皮個沒完,延誤了戰機。

    雖說小太監無論沙場經驗還是為人處世都不如洪承疇老練,可他占盡了天時地利。

    他是東廠提督又是皇帝委任的督軍,怎么打如何打何時他都是他說的算,出了事也自己扛責,朝廷里沒人敢胡亂指手畫腳,不然一句你行你上,這幫比就慫了。

    兵自己調,糧草自己籌,怎么打自己決定,加上崇禎帝孤注一擲在他身上押了寶,給予了空前的自主權,使得他沒有后顧之憂,也沒的掣肘之煩,專心的打仗,加上后世的思維沒有當世古人這么死板,處理問題時不以非常手段,甚至為達目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

    有感書友疑惑,這章算是解惑吧。

    感謝書友們的支持,有時偷了懶看了投票和打賞,都會立刻爬起來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