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 第二十七章 街頭的售賣
  張德輝來府上報喜。

  蒸汽機大賣。

  一臺蒸汽機售價三百兩,目前受產量所限,無法滿足需求,所以采取下定金,先下先得的策略。

  每臺蒸汽機的定金定為三十兩。

  西山,房山兩個主要的礦區,從各家收定金就收了六千兩。

  “只是可惜了蜂窩煤和煤爐。”

  看著一臉惋惜的張德輝,朱高熾不以為然。

  此人的確有商才,自己沒有找錯人。

  但是自己的眼光和他不一樣。

  他的眼里只有生意和利益,自己則是統治階層,對生產力的促進才是更看重的。

  說句不好聽的。

  自己可是未來的皇帝。

  不是覺得自己有多厲害,一定能成功,前世就是個普通人,穿越后也不覺得自己的天賦會有變化。

  而是自己對朱棣有信心。

  打仗爭天下。

  那是朱棣的事。

  自己只需要搞好工業發展,然后等著繼承家業就好了。

  多簡單啊。

  他雖然不會工業其中的道道,但是他知道經過啊。

  經歷了后世信息大爆炸,誰還不能說兩句。

  指點下江山。

  人人都是鍵盤王者。

  工匠才是他的根本,按照他的方向,把他的想法提煉為實物。

  所以他才重視萬三,重視工匠。

  既然如此,朱高熾當然也就不會舍不得蜂窩煤和煤爐。

  反正肉都在鍋里,爛也是爛在鍋里,

  “蜂窩煤和煤爐,量大而低廉,又是新事物,我們關起門來做,雖然獲利豐富,卻會遇到很多無形的麻煩。”

  “此物關乎民生,是百姓們所需,當然以百姓為主。”

  朱高熾選擇讓利于民。

  允許各地的商人仿制并推廣。

  最快的時間里,把蜂窩煤和煤爐的產量和銷量提高,讓百姓們適應此物。

  以此來推動民間對煤的需求,擴大煤礦業的市場,才是朱高熾看重的。

  而蒸汽機。

  則是自己能掌控的物件。

  百姓們能仿造煤爐,卻仿造不了蒸汽機。

  能仿造蒸汽機的,一定不是普通人。

  西方的工業革命為什么成功。

  除了工匠不斷的發明,還因為有權貴的加入。

  權貴的加入,讓權貴獲得了大量的利潤,卻又何嘗不是保障了發明家的利益。

  普通的勢力不敢仿造。

  燕王府是大明頂級的藩王,誰敢得罪燕王?

  有實力得罪燕王的。

  例如太子,晉王等人,他們也不會因為利益而搶燕王府的東西。

  “大公子深明大義。”

  張德輝佩服的伸了個大拇指。

  民生的事,官府向來是最在乎的。

  例如對煤礦業,山場的管理。

  因為官府無法滿足百姓民生需求,所以無論是民間的礦場主,還是百姓偷伐林木,都不會嚴格控制。

  換句話說。

  條件所限,大明官府的管理能力跟不上形勢發展,只能睜只眼閉只眼,不會完全按照律法來辦。

  否則北平城西八大礦區,沒一個煤老板逃的脫,包括眼前的張德輝。

  用煤取代木柴越早越好。

  否則繼續使用木柴,對大明的生態是毀滅性的打擊。

  “當下推動煤炭取代木柴才是大事。”

  朱高熾透露道。

  “是極是極。”

  張德輝誤會了。

  “真如大公子所言那天,礦區都要采購咱們的蒸汽機,這才是掙錢的大頭,又輕松又不沾麻煩。”

  看來是自己誤會了貴人,把貴人當做不知油鹽柴米的傻公子。

  見狀。

  唐清安也沒再解釋。

  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指的就是陜西。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西方學者稱之為東長安,西羅馬。

  可陜西兩千多年的開發,人口的密集,導致了植被的枯竭,以至于水土流失,加速了水的侵蝕。

  然后洪水和干旱越發的頻發。

  又令植被再度退化。

  生態形成了惡劣的氣候。

  明朝處于小冰河時期,同樣受到影響的北方,唯獨陜西是流民的主要地區。

  可見生態的影響之深。

  與明朝的敗亡,不可謂沒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至于未來煤炭會不會枯竭?

  這種思想太過超前,朱高熾認為未來一千年都不用去考慮,如果放眼全球,那更不用考慮。

  ……

  不久。

  北平府各地出現了新的商品。

  一項生意只一家做,想要急速的擴充,需要很久的時間。

  當大家一起做的時候,則肉眼可見的遍布市場。

  煤老板們要煤有煤,要工人有工人,要商道有商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燕王府允許他們制作蜂窩煤和煤爐,那就沒有阻礙了。

  幾十家煤老板一起發力,整個北平府各地的州府縣城的商鋪,依然開始兜售。

  “哐哐哐。”

  “各位街坊快來瞧一瞧,看一看咯。”

  “比木柴燒的久,火力燒的更旺,價格還低廉,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

  各種吆喝聲,告訴人們有好東西。

  吸引了不少人駐足。

  一家雜貨店的門前街道上,恨不得把路給堵住。一名伙計當街擺弄煤爐,剩余的伙計敲著銅鑼吸引人流。

  “這是啥物件,從來沒見過。”

  有人好奇的問道。

  “煤爐和蜂窩煤。”

  “客官可瞧好了,把風門打開,火很快就旺了起來,猶如客官今年的氣運紅紅火火大旺特旺。”

  “風門關了,節省的火力可以用來燒水熱飯,燃燒的更久,猶如客官的財運那樣長流,生生不息啊。”

  “說得好。”

  “好利索的嘴皮。”

  圍觀的市民們,紛紛為伙計的口舌喝彩。

  伙計面露得色,一點也不怯場。

  旁邊的同伴眼里滿是羨慕。

  “徐寧怎么就敢在這么多人面前開口呢,我可不敢,換做是我,我恐怕話都說不利落。”

  徐寧跟東家做學徒六年,當伙計四年。

  從十二歲開始,今年已經二十二歲。

  他不可能永遠當一名活計。

  東家的鋪子雖然不小,卻不如大行鋪,沒那么多位置提拔人。

  所以他已經跟東家說好,明年會出去單干。

  東家給了他一筆錢,還跟他談了許多生意上的事。

  對于未來。

  伙計充滿了期盼。

  從挑貨郎開始干起,用雙腳走遍鄉野,省吃儉用,一年兩年三年,十年,哪怕是二十年。

  總能像東家一樣,有自己一間鋪子的那天。

  北平城。

  猶如一幅畫面,徐徐的展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