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化肥的出現
  萬三去了密云分區,研發司主要是小九在打理,這個部分朱高熾雖然給予了很大的權利,但目前階段并沒有放在心上。

  直到會議結束后,小九留了下來,默默的遞上一個名單。

  “這是?”

  朱高熾好奇的看向小九。

  “是最近研發司收到的一些申請,其中不少都被我同意了,有幾樣已經有了進展。”

  研發司今天花一筆,明天花一筆,積少成多耗費的銀子也不少了,不過朱高熾從來不過問。

  雖然擔心小九手太松,卻也沒有出面。

  “焦炭煉制廠的高爐,每爐煉制完后,有許多的殘余物體,李師傅遞交了提高出焦慮研發的報告,我同意了。”

  “還有幾分要研究這些殘余物體的報告,我也同意了。”

  “李師傅的研究,王師傅在幫忙。”

  “焦爐中的黑色殘余物,我們發現和石漆有些相似,但有不少的區別。”

  “還有爐頂每次使用后,都會染上厚厚一層的油狀物,有工匠認為可以當做燈油使用,想要研究。”

  ……

  朱高熾情不自禁加重了呼吸。

  一座煉焦工廠,帶來的不只是焦炭。

  在焦炭工廠的生產過程中,過留下大量的殘余物質,人們對這些殘余物質的研究,得到了無數的東西。

  例如那黑色殘余物,大概就是煤膏。

  古代煉焦過程也有發現,對這些東西,中國古代也有大量的研究和應用。

  但宋朝煉焦作坊產量不大,所以產物并不多,加上古代生產環境,所以主要用于奢侈品。

  例如煤膏被研究后,分離出了其中的煤黑。

  宋代的汝窯就在使用煤黑,制作黑度鮮明的瓷器,石墨中也在使用煤黑,是高級的商品。

  但是自己的焦炭煉制廠就不同了。

  一爐三萬斤煤,那么每爐煉制完后,不但會有幾千斤的外表呈白灰色殘渣,另外還會留下一千多斤的煤膏,還有其余的產物。

  這些煤膏,以當今時代的生產力,作用不大,例如煤膏制成的煤黑,在后世是輪胎重要的組成物。

  大明連橡膠都沒有,有了煤黑也是空中樓閣。

  不過大量的煤黑,可以以低廉的價格,提供給瓷窯和墨坊。

  煤黑的最大作用,還要等待自己找到橡膠,那可不是短期內能弄到的東西。

  很多產物和煤黑類似,后世作用巨大,但當今還用不上,不過有些東西,那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

  例如殘渣表層的白色物質,清洗焦爐后得到的氨水,以及燒制過程中誕生的焦油等。

  例如氨水,剛投產的焦爐是沒有氨水的,最開始用清水噴灑爐內,清水就變成了氨水。

  因為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煉化成焦的過程中,這部分水與煤中的元素在煉化過程的氣體融合,這股水分和清水融合后,就成為了氨水。

  這些物質都是可以直接搜集,不過焦油要經過蒸餾,蒸餾后的殘余物就是瀝青。

  蒸餾后收集到的油類可以當做燃油,如果經過氫化處理,就是柴油了。

  甚至還可以通過焦油廢液分離出銨焦炸藥,不過這個技術要求就高了,而且危險巨大,朱高熾不準備嘗試,至少要等到技術更加成熟。

  “有工匠要研究出宋朝的煤黑,我認為有市場價值,所以批了同意,已經有了成果。”

  “那些油狀物,有工匠認為可以當做防腐使用的油,可以提供給船廠,木匠作坊。”

  小九仔細的解釋,每項都信手拈來。

  看來研發司對小九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集思廣益比一個人獨自成長要來的快。

  “要不要試試蒸餾?”朱高熾突然說道。

  古代的蒸餾技術很成熟,可因為明代嘉靖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的說法,導致很多人以為是元朝從國外引進的技術。

  李時珍有局限性,認知錯誤是正常的。

  因為后世河北青龍縣發掘的金國遺址中,發現了一個銅制燒酒鍋,證明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金是游獵文明,自身是不可能有先進技術的,很多學者認為宋朝已經有了蒸餾酒的技術。

  例如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所撰《物類相感志》,其中有一種酒的制作方法,符合蒸餾酒的做法。

  小九沒有想到小王爺會扯到蒸餾,陷入了沉思。

  朱高熾提醒道。

  “既然類似油,多半能燃燒,可能是殘渣太多,蒸餾后,看能不能當做燃料。”

  “還有殘渣的表層白灰,可不可以也研究下。”

  古代對各種灰都有研究,例如冶鐵中使用草灰,利用燃燒后的草灰涂抹傷口止血等等。

  “還有我看煤爐中殘留的水,那塊地方的土比較肥,可不可以用去肥田?”

  氨水稀釋后可以當做化肥,不過要注意過量,避免局部地區積累過多的氨水。

  而且這些爐內的殘水,不能暴曬在陽光下,需要封閉式的運輸,否則會分解成氨和水。

  這些氨水不適合長途運輸,但是加入石膏水,經過沉淀,然后再加熱蒸干,得到的白色顆粒就是硫酸銨,也就是化肥。

  一斤硫酸銨的肥效,等于三百斤人糞。

  小九連忙掏出本子,把小王爺剛才的想法仔細的記載下來,他可不會錯過任何想法。

  師傅教過他,有些時候一個想法,就能誕生一個技術,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朱高熾也在回想。

  根據后世的經驗,一百斤氨水,能制成四斤固體硫酸銨,一畝地結合家肥,以最少的使用量三斤,可以增產一百二十斤農作物。

  以焦炭煉制廠十個焦爐,每爐三萬斤的裝煤量,從十五到二十三天不等,因為沒有后世的車間技術,無法快速的成焦。

  后世有全自動的生產線,各套先進的設備,加速煉制的速度,采取的高溫和冷卻技術,在古代都是達不到的。

  主要原理是采用的高溫方法,以及隔絕空氣干餾等等,現在采用的是中低溫傳統方法,所以制作周期長。

  而中華重工的焦炭煉制廠,一爐三萬斤,環境最好的時候,也需要十五天的時間。

  在燒制冷卻的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以及煤的水分,加上在爐內使用的清水,十個焦爐每天可以取七千二百斤氨水。

  也就是每天兩百八十八斤,近三百斤的硫酸銨,一個月就是九千斤,一年的產量是十一萬斤。

  那么就是近三萬七千畝田,增加了四百余萬斤的糧食。

  隨著工業的發展,當焦炭煉制廠規模擴大到十倍,那就是四千余萬斤的糧食。

  北平兩百六十萬的人口,等于人均增加二十斤的糧食。

  如果規模擴大到一百倍,就是四億多斤的糧食,以六千萬人口來算,等于人均增加十斤的口糧。

  不過當自己當了皇帝,把工業發展到全國,那就不只是人居增加十斤的口糧了。

  沒有番薯馬鈴薯這些農作物,也能勉為其難打造出一個農業盛世。

  只能說番薯馬鈴薯的功效太逆天了。

  人均增加九十斤的口糧,在農業社會,有什么能比得上這兩種農作物。

  這是焦炭煉制廠的附屬產物,如果專門用來制造氨水,朱高熾搖了搖頭。

  還是要等工業進步,提高了社會的生產總量才好。

  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當社會的總生產力提升十倍,朱高熾就有信心建立一千座焦炭煉制廠。

  像后世年產量焦炭四萬七千余萬噸的焦炭產量,只要達到個零頭的零頭。

  只要大明的市場,對焦炭的需求量達到一百萬噸,朱高熾就能建立一千個焦爐,人均增加十斤糧食。

  想到這些,朱高熾有些坐不住,讓文書房去把王本,李二叫過來。

  不久后。

  兩人來到辦公室,看到里面還有小九,猜測是技術上的問題。

  朱高熾把小九拿來的本子遞給兩人,兩人先后一看,果然是關于研發司的事。

  “這其中不少的想法不錯,也給了咱不少的啟發。”

  “全北平的全年民鐵產量,在五百萬斤以上,如果全部使用焦炭冶鐵,一年需要二百五十萬斤的焦炭。”

  “那么全年的銷售額,在七萬五千兩銀子,每年盈利在兩萬兩和三萬兩之間。”

  “你們主動想辦法提高出焦量,這是好事情。”

  朱高熾夸道。

  李二連忙自夸,主動說道:“因為六成的出焦量,導致原料的成本就達到了三分之一。”

  “哪怕把出焦量提高一成,這多出來的一成,全部都是利潤。”

  朱高熾點點頭。

  蒸汽機使用和燃料成本,焦爐的煉焦成本,焦爐的燃料成本,以及工廠建造的成本,人工的開支,后勤的成本。

  所以今年最好的盈利情況,盈利在一萬一千兩到一萬三千兩之間。

  這些都是根據工廠的銷售規模,和生產產量,可以提前算出來。

  如果明年全北平的市場鋪開,都使用焦炭,加上工廠建造成本的收回,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

  明年焦炭煉制廠的利潤,有望接突破兩萬兩。

  這是壟斷了全北平冶鐵燃料后的盈利情況,兩萬兩并不算高,還是朱高熾主動降價的結果。

  兩斤鐵一斤焦,兩斤鐵的市場價三錢二分,而一斤焦只要三分,冶鐵的燃料成本只占到一成,比以往使用木炭,一斤鐵七斤木炭,燃料成本下降了大半。

  木炭供不應求,遇到官府每年不定期的大量征收木炭,還會出現斷貨的現象。

  而焦炭煉制廠焦炭低廉,以及供應穩定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是焦炭煉制廠的燃料成本占到了兩成,比冶鐵燃料高了一倍,因為定價的問題。

  所以出焦慮的確很關鍵。

  同樣的燃料量,出更多的焦,帶來的都是利潤。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