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寒門小郎君 > 第87章 賀雙卿的煩惱
  賀先生突然又想起了黃婉兒那個小可憐,如果不是趙慶的話,恐怕早就被她兄長賣到暗門子接客了,趙慶提前和賀雙卿定了姻親,黃婉兒的命硬就會變得凄慘。

  賀先生于心不忍,最終嘆了一口氣,一切皆有緣法。

  老天爺注定了有緣無分,這樁因緣只能無疾而終了。

  趙慶不知道賀先生給女兒說了什么,自從回家以后,賀雙卿始終精神不振。

  就連吃飯的時候,賀雙卿沒有像往常一樣,拿著筷子與他搶東西吃。

  賀雙卿端著青花釉瓷碗,愣愣出神,飯涼了都不知道吃,像是有什么煩心事,煩惱到了顧不上吃黃婉兒做的美味佳肴。

  趙慶關切地詢問了一句:“到底發生什么事了,說來聽聽,說不定能夠給你一個好的建議。”

  賀雙卿回頭看了一眼趙慶,怔怔地看著他,看得趙慶心里發毛。

  到了最后,賀雙卿只是笑了一下,沒有說話,埋頭吃完了碗里的胭脂米,說了一句我先回去歇著了,關上了東梢間的木門。

  李清清還以為她被趙慶給欺負了,不免說了兩句:“賀雙卿能夠住在咱們家,以她府試案首的才學給你當西席先生,是咱們家的福分,往后遇到的事讓著點賀雙卿。”

  趙慶一臉的冤枉,更是糊涂:“和我沒有任何關系,今天離開漕水書院的時候,賀先生把她留下來談了些事情。回來以后就變成這樣了,到現在我也是一腦袋漿糊,不清楚她這是怎么了。”

  李清清對于這句話,大抵是不相信,以過來人的眼光可以看得出來。

  賀雙卿明顯是受到了欺負,還是女人被男人欺負了,說白了就是憂慮情愫上的事情。

  對于一個女人來說,沒有任何事能夠像今天這般,怔怔出神,吃飯的時候都在發愣。

  李清清指了指東梢間的房門,示意他過去安慰賀雙卿,免得兩人的關系出現了裂痕。

  趙慶無奈,只能順著回廊走了過去,輕輕敲響了東梢間的房門。

  “咚咚——”

  連續敲了好幾聲,始終沒有得到回應,似乎是已經睡著了。

  賀雙卿為了保持細腰,每晚吃過飯以后,都會坐在窗欞前看上一兩個時辰的書卷。

  免得吃完就睡,身體發福了。

  以她的習慣不會這么早睡一下,應該是不想理人。

  趙慶隔著木門說了一句:“有什么煩心事可以說出來,咱們倆自從坐在一起在私塾里求學,不說兩小無猜吧,也是相互傾訴煩心事。我還會像往常一樣,有主意就幫你出主意,沒有主意的話幫著你罵人。”

  趙慶過去是個木訥的小書生,哪能給賀雙卿提出什么好主意,每次碰到她有煩心事,只能幫著她一起罵人。

  傻人有傻福,誤打誤撞的反倒是哄好了賀雙卿。

  只是這一次,賀雙卿就連是什么煩心事都不肯說出來,想幫她罵人也無從下手了。

  賀雙卿回到自己的廂房里面以后,松開了束縛波濤洶涌的紅肚兜,胸前輕松了很多,心里卻是越發的煩悶。

  她斜倚在青紗帳床榻上,看著門外的那個身影,愣愣出神。

  見他不停的安慰自己,小心翼翼的說著各種好話,生怕再次惹到了煩心事。

  賀雙卿憂郁臉容上,露出了一絲笑容,輕聲說了一句:“是京城里的一件事,你解決不了這件事,還是讓我自己安靜一會兒。”

  京城?

  趙慶想了想,以為是涉及到了鄉試的煩心事,他確實解決不了這件事。

  燕薊府的府治所緊挨京城,要不了多久就要遷到小汴京來了。

  京州的州治所是唯一一個沒有州治所的州,京州衙門就在京城里,京州貢院也在京城里,因此京州的秀才們參加鄉試都是趕往京城。

  賀雙卿的這句話里提到了京城,而她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參加鄉試了。

  十有八九是關于鄉試的煩心事,這便是無解的難題了,任憑趙慶有一肚子的主意,對于這件事只有束手無策。

  畢竟,他現在對于縣試案首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更何況是京州鄉試。

  趙慶點了點頭,留下一句話轉身離開了:“有什么事隨時說,只要能幫到你的地方義不容辭,幫不到你,也會跟著你一起罵人。”

  賀雙卿聽到一起罵人這句話,‘撲哧’笑出了聲,勾起了過去一起同窗時候的美好回憶。

  賀雙卿笑顏逐開:“你趕緊回去溫習功課,我爹明天抽查的時候,倘若是背誦文章有一點紕漏,少不了又要挨板子了。”

  賀先生平時看起來闊達的樣子,涉及到了授學,尤其是教授趙慶賀雙卿有兩人。

  往往會變得格外嚴厲,只要有一個字出現了紕漏,少不了挨板子。

  趙慶這段時間沒少挨板子,聽到賀雙卿這句話,手掌隱隱作痛了,苦笑了一聲:“以我幾乎可以說得上是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還要經常挨賀先生的板子,難怪你能夠成為府案首,名師出高徒,額……不對,應該是嚴師出高徒。”

  趙慶閑聊了兩句,不再打擾了,轉身離開了東梢間門口,走進了書齋里。

  攤開海內鴻儒王心齋的著作《格物要旨》,細心研讀了起來,尤其是對姚公親手批注的一些文字,用心記在了腦子里。

  姚公雖然沒有明說收徒,得知賀先生開始教授趙慶泰州學派的學說,卻給予了不少的幫助。

  這其中也有賀先生的面子在,親自去了一趟隔壁的姚公宅子里,索要了他親筆批注的泰州學派典籍,交給了趙慶研讀。

  其他的泰州學派門生,只能通過姚公平時的講學,根據姚公口述,記錄下來姚公關于《格物要旨》等典籍的批注。

  不過,口述哪有親筆記錄的清楚,趙慶對于泰州學派學說的理解不見得比漕水書院后院那些讀書人深入淺出,但接觸到的知識卻比他們廣泛。

  趙慶整天和賀雙卿打情罵俏,足夠讓泰州學派門生感到羨慕了,他們要是知道趙慶還能拿著姚公親筆批注的典籍進行研讀,恐怕肚子里的酸水都要冒到喉嚨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