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寒門狀元 > 第820章 秋稅
  隨后,黎淳又與葉軒墨寒暄幾句,直接才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

  只見黎淳轉頭看向自己放在茶幾上的文件,隨手將茶幾上的文件拿到手中轉遞給葉軒墨。

  “子義,這是今年幾府的稅收賬冊,我已安排人手查閱過了,數量都對的上。”

  “還請過目。”

  葉軒墨瞧見黎淳遞過來的文件,他的臉上瞬間變得嚴肅。

  稅收一事,上關乎國庫,乃是大周國本,下關系黎民百姓,事關大周根基。

  故而在稅收一事上,還是不能嬉皮笑臉的。

  葉軒墨接過賬冊,仔細翻閱幾府上繳的稅收,當他看到前面寧波府、臺州府、溫州府三府如數上繳的秋稅,他的臉上閃過一絲凝重之色。

  “太樸,今年可是稍受天旱影響,我們治下在收稅時,可遇到了什么麻煩?”

  黎淳一聽葉軒墨這問話,他便立即開口解釋道。

  “子義,這一切還是靠你啊。”

  “高瞻遠矚,早在去年便開始在各地修建蓄水池,開挖溝渠,我們治下這幾府在今日受到的旱災影響甚小。”

  說到這里的時候,黎淳的嘴角悄然掛上一抹微笑。

  “而且因為你在此幾府的舉措,其他省的府州縣也都爭相效仿你的舉措。”

  “我想今年各地的稅收應當都還不錯。”

  其實對于這些官員來說,修建蓄水池,開挖溝渠這種事情是有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畢竟這些工程并不能給他們帶來收益。

  對他們而言,修路,或者發展城建才是最對他們仕途有利的事情。

  可沒辦法,葉軒墨的這番舉措,在去年深受仁治皇帝喜愛。

  據說仁治皇帝曾不止一次在朝會上稱贊葉軒墨的舉措。

  即便是這些官員心中都認為陛下對葉軒墨這些舉措如此認同,很大原因是葉軒墨是陛下小師弟的緣故。

  可是在官場,大家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即便陛下稱贊葉軒墨是因為他修建水渠的可能性只有一絲,那這個作業大家也要抄。

  而抄作業的結果就是各地的百姓受益。

  葉軒墨觀察到黎淳嘴角的笑意,他自然也明白黎淳是因為百姓得利而發笑。

  可當葉軒墨將目光轉回到手中的賬冊,看到紹興府上繳的秋稅時,他的臉色閃過一絲奇怪之色。

  一直將注意力放到葉軒墨身上的黎淳觀察到葉軒墨臉上的神色變化,他心中一緊。

  莫非是賬冊出了什么問題?

  不可能啊,府衙內的眾多錢糧師爺都核對過的,應當沒有問題才是。

  沒過多的細想,黎淳便看向葉軒墨發問道。

  “子義,你為何是這般表情?”

  “莫非是紹興府上繳的秋稅數目不對?”

  葉軒墨聽到黎淳的這番問話,他便立即搖頭擺手道。

  “非也,這秋稅的數目倒是對的上。”

  “只是我觀寧波,臺州,溫州三府中繳納的糧食都遠多于銀錢的數目,而這紹興一地卻是上繳銀兩的數目遠多于上繳糧食的數目。”

  “你覺得這是何故?”

  黎淳聽到葉軒墨的提問,他的臉上閃過一絲不好意思的神色。

  “這寧波、臺州、溫州三地還好說,首先用糧食換錢銀,那些商鋪都要收取這些百姓半成至一成半的火耗。”

  “這對于這些農家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還有如今我們治下清明,那些收糧官都有所收斂,不敢將這些百姓欺壓的太過,免得將此事捅到衙門。”

  曾經那些胥吏在收糧時都會欺壓百姓,喜歡用底座稍大一點的斛去收糧,別看只是稍大一點,這一斛便能讓這些百姓多出個數十斤米。

  這可比換算成銀兩的火耗還略高一些。

  只是紹興為何會一反常態,他倒真沒注意。

  故而,黎淳有些心虛的端起手邊的茶水輕飲一口。

  “咳,此事我當真沒注意過。”

  “許是紹興之地的商賈仁善,不收取這些百姓的火耗?”

  黎淳他的公務便是收齊此番寧波府的秋稅,幫助葉軒墨核算此番秋稅的數目。

  所以,他在清點完寧波府的秋稅,安排人核對完其他幾府的秋稅數目都對上之后,他便急匆匆的找上了葉軒墨。

  當黎淳再次看向葉軒墨時,他就發現葉軒墨正在思考此事,便不再出言打斷。

  本朝曾有嚴居正首輔推行改革,清丈了天下耕地,也改變了百姓的稅收繳納方式,從之前的繳納糧食到后來的繳納銀錢。

  可在過了幾位皇帝之后,朝中就不斷有大臣進言。

  他們稱嚴居正此法有弊端。

  首先,這白銀在大周南部,東部流通更廣,在北部流通較少。

  所以北方的百姓若要繳納稅款,那他們在將手中糧食兌換銀錢時,必然會比南方更加吃虧。

  而且還有更關鍵的一點,那就是軍隊。

  這軍隊是要發放糧餉的。

  南部,東部軍隊多發銀錢,北部,西部軍隊多發糧食。

  乍一看,南部,東部軍隊要更加占便宜,可實際上情況或許并非如此。

  要是老天保佑,各地豐收,那發放銀錢自然有利,可若是天公不作美,各地糧食歉收。

  那這些銀子的購買力便會大幅度下降,如此一來,這南部,東部的軍士就會不滿。

  軍隊不穩,那對大周來說才是大事。

  所以在這些大臣的建議下,仁治皇帝的皇祖就將稅收制度改為了百姓既可以繳納糧食,又可以繳納銀錢的稅收制度。

  至于此制度是好是壞,就只能交給時間來檢驗了。

  “仁善?”

  “若是一家兩家仁善,倒也說得過去,可是這數目巨大,豈是仁善能夠解釋的?”

  黎淳聽到葉軒墨的這句回答,他也一時說不出更好的理由。

  站在一旁的葉典慶也托著下巴自語道。

  “除非紹興一地的銀子比糧食更便宜,要不然哪有這樣的道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