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厚照大明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名在身
  略一停頓,黑狼已經又說道:“上個月楊家在丁溪場設宴的時候,連鹽場的鹽課司大使、副使,鹽倉大使及副使等一眾官吏也紛紛前往道賀。”

  聽了黑狼之言,劉瑾略有些愕然,稍頃,才出言問道:“你的意思是說,丁溪場所有的鹽場官吏都跑去道賀了?”

  得到黑狼的肯定回答后,劉瑾已經輕笑了聲:“楊家小子不就是在應天府開考的鄉試里,中了一個舉人么?丁溪場的那些鹽場官吏,這就急急忙忙去巴結一番了?”

  “瑾爺,這楊家小子考中的是舉人,你以為很容易呢?”望著劉瑾滿不在乎的模樣,何文鼎剛喝進嘴里茶水,差點都噴了出來。

  瞥見劉瑾的神態和何文鼎的動靜,剛放下茶碗的朱厚照見得,頓時微搖了搖頭。

  在大明的各級科舉考試之中,這鄉試應該是最難的了,能成功考取舉人并不容易。甚多的生員終其一生也只是生員而已。

  首先,一名生員要想考取舉人的前提,自然須先獲得赴考的資格。

  要知道,在當下的大明,并非所有的生員均能夠參加每三年一度的“鄉試”。

  無論是國子監生,還是府州縣學和生員,必須三次學業成績合格方準許參加鄉試,通常各府州縣還有名額限定。

  除此,還有一些雖入仕但官品未入流的亦可應試,不過要由地方官員從中挑選的“性資敦厚、文行可稱”之人。

  其次,就是鄉試的考試內容。

  鄉試共分三場,第一場試“四書”義、經義,第二場則試論、判、詔、章及表,第三場試經史、策論。

  三場考試之中,以第一場最為重要,由于閱卷時間短,甚多主考官一般只看第一場的文章。

  第一場是試“四書”義、經義,須用八股文的形式。

  八股文亦稱制藝、時文等,有嚴格的結構格式,分為破題、承題、原起、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共八個部分。

  整篇文章須先以兩句話點破全題要義,稱為“破題”。接著承接破題,一般用三四句話展開闡述,稱為“承題”。

  跟著就是“原起”,在這里敘述全文的原起,然后到“入手”,意為原起的入手處。

  接下來,由起股、中股、后股到束股的這四個部分才是整篇文章的主干,每部分須由兩股排比,對偶相對形成的文字組成,縱觀整篇文章共有八股,故而稱為八股文。

  考官所出的八股文題目,均來自四書五經。

  一般的題目也就罷了,若碰到考官出題怪異之時,那考生可就要大眼瞪小眼了,撓破頭皮也想不出如何破題,更不用說寫出一篇合乎考官心意的八股文。

  而作為考生,在文章中論述的內容又不能隨意發揮,必須“代圣賢立言”,要以儒家觀點來解說書經之中的義理,且要模仿“朱圣人”口吻行文。

  除此之外,考生所作的八股文還有字數的嚴格限制,試經義的一篇限定五百字,而試四書的則限三百字,多一字或少一字均不錄。

  于是有很多考生均邊寫邊編,僅為湊字數,達到對偶效果而已,看起來十分整齊,其實空洞之極,言而無物。

  八股文并不容易寫,沒有相當的儒家思想修養和文字功底,那必定寫不好。

  再次,就是鄉試的錄取名額均不多,各地從十幾名到一百名左右不等。

  僅以南直隸為例,三年一次的鄉試,每次錄取的名額不過百余名而已,這已是最多的。

  要知道,南直隸下轄共有十四府、四直隸州、十七散州,以及近一百個縣。

  雖然各府、州、縣都會按朝廷的定制,限定每科參加鄉試的生員名額,但符合參加鄉試資格的生員又會少到哪里去?

  即使每個縣只限定三四十名生員赴考,整個南直隸少說也四五千人參加鄉試。

  但整個南直隸的鄉試錄取名額只不過百余名,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個縣僅一人中舉而已,也就是說四五十人里只取其一。

  在大明的科舉史,雖然有不少的幸運兒,于年少之時即登科,但更多的生員卻屢試不第,直至終老。

  如今楊家小子已經考中舉人,那就表示有了功名在身,這可是未來的官老爺,對于那些無品無級的鹽場官吏來說,又怎會不紛紛前去巴結一番?

  見得何文鼎狼狽不堪的模樣,劉瑾頓時笑了起來:“容不容易,我可不知道。”

  “楊家小子雖然如今只是舉人,但說不定明年春闈時,還能得中進士呢?”何文鼎亦笑。

  “進士?他一個灶籍,多半在會試之時就名落孫山了。”劉瑾滿臉的不屑。

  若想得中進士,就須參加殿試,而要獲得殿試資格,那須先在會試榜上有名。

  會試是在京城舉行,面向的是整個大明已獲得舉人身份的所有學子。

  而且無論是南北直隸,還是其余的十多個布政司,均不會如鄉試時限定赴考的人數。

  也就是說,無論是新科舉人,還是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前的舉人,只要他們有再進一步之心,均可以進京赴考。如此,每科赴京趕考的人數會有多少,自然不言而喻。

  會試也是每三年一科,每科僅錄三百名左右,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若與后世考取清北相比較的話,在會試考中貢士,那就要難上數倍也不止。

  聽著兩人不停地斗著嘴,朱厚照卻暗暗一笑,若歷史依舊的話,這楊家小子在明年確實金榜題名,于殿試中名列二甲。

  他上一世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及弘治年間的兩淮地區僅有一名灶籍得中進士。為此,他還特意去查了一番資料,那名得中進士的考生正是這楊家小子。

  稍頃,劉瑾咧嘴一笑:“況且就算他得中進士又如何,還不是一個七八品的小官。”

  “七八品那也是官,比白丁不知強多少倍。”何文鼎嘿嘿一笑。

  見到二人斗嘴不停,朱厚照搖了搖頭。

  不過他們二人雖然經常斗嘴,卻從沒發生過甚么肢體沖突。

  朱厚照沒理他們,轉而望向黑狼:“那楊家二父子可知道,此番前來東臺場所為何事?”

  “少爺請放心,都已交待清楚,只是讓他們上臺述說一番,應不會有誤。”黑狼馬上應道。

  “若他們胡言亂語,不僅楊家小子前程全無,連他楊家亦在劫難逃。”朱厚照嘴角一扯。

  黑狼臉色一凝:“少爺,他們知道輕重,萬萬不敢如此……”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