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降落在清初 > 第145章 成都故人
  鄭森和李山石兩人一路尋找,在成都百姓的指引下,很快來到了成都知府衙門,新學館就在衙門旁邊。

  剛到新學館外,就見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來報名的書生。大家都按先后順序排隊報名,爭取一個新學館教授先生的差事,好養家糊口。看著眼大家的穿著,應該都是過的窮苦的讀過書人。

  鄭森對著李山石一行禮:“李兄年長,該走在前頭。”

  李山石輕嘆一口氣:“為了碎銀幾兩,你我終究還是要做這破落戶才干的孩子王。也罷!為兄給你打個頭陣。”說完兩人自嘲的相視一笑,加入了報名的隊伍。

  沒等待了多久,就輪到了他們二人。坐在新學館院中面試他們的是一個學館考官,考官看上去有四十多歲,一副老夫子的做派。考官問了兩人的名字,記在名冊里。

  “中過何等功名?”考官問話。

  “崇禎朝時在山東中過舉人!”考官聽罷,起身仔細看了看李山石,面無表情的說道:“為防有人渾水摸魚,濫竽充數,請閣下在半個時辰內寫下一首詩,題目、長短不限。”

  “寫完后交給他們,”說完指了一下旁邊的手下。

  李山石知道考官是不相信他中過舉人,他環顧四周,見前面報名的人都在一邊琢磨著詩句。李山石微微一笑,直接走到的書桌前,伸手拿過毛筆輕蘸幾下墨汁。

  一邊潤筆一邊想要寫什么內容!瞬間想到自己身在成都,那位生前談笑間攪動天下,死后還嚇退司馬懿的諸葛孔明就埋葬在這里,立刻有了題材,揮動筆墨開始寫作。

  《憶南朝.北伐過往》

  季漢孔明出祁山,馬謾失街亭,七星借壽五丈原,姜維承志無所獲。吳帝十萬戰合肥,張遼襲帥營,八百士守逍遙津,一戰成名孫十萬。

  宋武畢生復二京,垂暮終駕崩,六朝自此居江淮,后帝安樂終亡國。洪武滅元延漢廷,數伐北元庭,漠北三分永樂征,自此朱明統中原。

  李山石中間沒有停頓,一氣呵成。考官很少見有人這么快就能出手就成章的,他站在李山石身邊,讀了一遍后拱手行禮:“先生舉人之才果然不虛。”

  “就先在學館屈就幾日”,說完就叫人帶著李山石去領取新學館教授先生的一月工錢。

  排在后面的鄭森走上前來,看到李山石剛才出了風頭,心中生起了比較之心。也想要學著李山石的樣子,來個一鳴驚人。鄭森想著自己可是在南京國子監讀過書的,不能落在人后。就對考官說道:“在下和前一位同來,大丈夫怎能落于人后,我也要現場成詩。”

  豪言一出,惹的眾人注視。只見鄭森大步來到書桌前。他凝神定氣,回想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往日景象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在考官和眾人注視下,揮筆寫下了一首大作《遙祭弘光皇帝》

  舊都金陵迎新皇,大修宮闕歌舞坊。

  昔時六朝恨猶在,秦淮河畔脂粉香。

  晉王陳兵李煜降,丞相背主崖山亡。

  舊主末死新王至,滿朝東林水太涼。

  考官也是一個優秀的讀書人,看完鄭森的詩,拱手說道:“閣下倒是真性情。一首詩說盡的幾百年的往事。”接著吩咐手下人也帶著鄭森去領銀兩。

  學館小吏詳細的登下了他們二人的姓名,籍貫及現居住的地址,便直接發放了十兩文銀,一塊證明身份的腰牌。最后取出兩本新學字典放到他們手中,對著二人說道:”兩位先生請于明日這個時候來新學館,到時便可知各自教授的地點。

  兩人的銀兩加起來,就有二十兩了,暫時的生活問題是解決了。

  在新學館外,兩人出的風頭很快在這群書生們中間傳開。一時間他們的風騷事跡傳遍成都。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很快他們就有新的麻煩找來了。

  新學館的這位考官原本是大明天啟年間的舉人,見二人寫的詩詞不錯,就有了愛才之心,想著推薦他們到更好的地方去。命人收起兩人的詩作,送到了總理四川政務的范文程那里。

  只顧高興鄭森和李山石兩人各拿著十兩銀子和分發的筆墨紙硯,回到客棧之中。

  店里的掌柜見兩人手中拿著的物品,就知道兩人有了差事,便上前道喜:“老夫沒有看錯,二位果然有才學,有兩位在小店里住著,小店也有了幾分書香,少了幾分俗氣了。”

  “今日,就為幾位送上些酒菜,算是道喜了。”

  二人和掌柜的客氣了一番,便回到屋中,拿起新學館發的這個字典,開始仔細了解起來。所謂的新學字典,指的就是新舊字的對應表,總計有一千多個字,都是最常用的漢字。

  鄭森越看越覺的不妥,對著紫云和李山石說道:“這新學,如此簡化字形,會讓很多字失去了本意。用了這樣的字,如何能更好的理解古人文章。”

  李山石聽了也表示贊同,他有點失望的說道:“如此看來,這位滿人的親王也不過是鸚鵡學舌之輩,沒有什么真才實學。”

  聽到二人如此評價新學簡化字,紫云從表哥手里拿起書,細細的看了一會兒說道:“我與你們看法不同,自倉頡造字以來,從金石古文到如今的楷、隸、行、草。字意字形早就變了許多,如今再變一些有何不可。”

  “紫云你這話就不對了,如此下去,這簡化字雖然可以讓販夫走卒之輩都能識得一二,但詩詞歌賦怕也會變了淺薄異常。”

  “宋朝時,皇帝與讀書人共治天下,山野村夫就算識的幾個字,又有何其用?”

  紫去聽著他兩人的論調,出言反駁:大唐一朝名家數千,詩詞有萬。就被后人稱為千古的盛世,若將來平民百姓都能做得一兩句詩詞,那豈止是盛世,而是亙古末有的奇世。”

  聽著紫云姑娘的話,鄭森和李山石也不好再爭論了。新學中的簡化字雖然不完美,但他的好處卻是巨大,試想一個國家所有人都能識字,都會寫字的時代是個什么樣子,那絕對是中國五千年頭一回。

  在成都府衙里,范文程正在處理著各地送上來的公文。就見一個護衛手捧著兩卷白紙走了進來,放在范文程桌前。

  “大人,新學館的盧大人說今天收了兩名才子,這是他們的詩作,想請大人指教一二。”

  “才子、詩作”,這幾個字勾起了范文程的興趣,他心里想著;如今的蜀地還有什么人才。就讓護衛打紙張打開。

  “字寫的還不錯,這文章一般,沒什么新意,算不得佳作。”范文程邊看邊評價。

  接著打開下一個,當他看到鄭森寫的那句“滿朝東林水太涼”的時候“,目光停頓了半刻。

  南京城里發生的事,他只是在密報里才知道的,一般的百姓哪里知道,更何況在相隔千里的四川。

  ”這個人身份不簡單啊!”范文程對鄭森的身份起了疑心。

  就在范文程想對鄭森近一步調查的時候,成都巡城將軍的韓竹清走來進來。韓竹清是跟著葉布舒的第一批人,和范文程也早就認識,他直接大步來到范文程面前,神秘的說道:“今日我在城中見到一故人”

  “誰?”

  “原李自成手下第一謀士,李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