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701章 外患,出口萎縮
  “不錯!”

  “中原陷入嚴寒,草原游牧民族更是如此。”

  “因此歷次小冰河期,北方牧族就會大舉南下,進犯我族!”

  顧炎武猛地一拍大腿,大聲說道。

  云逍點點頭,“正是如此,孺子可教也!”

  你才多大點年紀……顧炎武嘴巴張了張,最終卻并未出聲。

  以人家的見識,稱自己為‘孺子’,不算羞辱。

  李標捋著胡須,笑道:“如今遼東建奴,草原蒙古,已不足為患矣!”

  王應熊和畢自嚴相視一笑,心頭的驚恐也隨之減輕了不少。

  大明此時,已經是天災人禍。

  這要是再加上個建奴,那可真的叫要了老命。

  多虧有云真人!

  顧炎武面露敬仰之色,贊嘆道:“此亦是云逍子之功!恨不能得見仙顏,畢生大憾!”

  繼續,別停下,貧道絕不會驕傲的……云逍淡然一笑。

  他的神情,落在李標等人眼里,三人又是一陣感慨。

  云真人居功而不自傲,真謫仙也!

  等顧炎武說完,云逍接著說道:“除了建奴與蒙古,還有其他外患。”

  “紅夷?”

  李標不解地問道:“紅夷本就不足為患,澎湖灣一戰,紅夷大敗,更是對我大明再無任何威脅。公子何出此言?”

  “紅夷不足為患?”

  云逍搖頭一笑。

  還是天朝上邦的固有思維啊!

  此時的西洋諸國,在科技、軍事上逐漸趕超大明。

  航海以及海軍,更是遠超大明。

  歷史上,若不是鄭芝龍在料羅灣靠偷襲等非常規戰術,擊敗了荷蘭艦隊。

  再加上西班牙、葡萄牙日暮西山。

  否則,大明沿海將會受到巨大威脅。

  曾經小小的窩寇,都讓大明焦頭爛額,要是西洋艦隊進犯,大明亡的更快。

  然而正是因為天朝上邦的思維作怪,才導致螨清政府狂妄自大,最終導致華.夏遭受列強瓜分,甚至險些亡國亡種,

  這個時空,大明水師在澎湖擊敗了荷蘭和西班牙,沿海的威脅倒是沒有了。

  卻并不意味著,大明就不受外界的影響了。

  “外患,來自東洋,也來自西洋。”

  “不過卻不是來自于武力的威脅,而是經濟!”

  云逍的話,讓眾人更加困惑。

  小小的東洋,彈丸之國,而西洋諸國又遠隔重洋,怎么就影響到大明的經濟了?

  “自隆慶開海以來,大明的經濟與東洋、西洋,已經聯系在了一起了啊!”

  云逍大致地解釋了一下,什么叫全球經濟一體化。

  隆慶年間,明廷在月港開關,有限許可商人出海貿易。

  然而大量的海商(海盜)鋌而走險,通過走私與小日子、朝鮮以及西班牙等國貿易,從此帶來了海外貿易的繁榮。

  大量白銀涌入大明,從那時候起,不管大明愿意還是不愿意,都被卷入到世界經濟當中了。

  當世界的經濟出現波動,大明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

  因為小日子、西洋的白銀限制流入大明,導致大明出現銀荒。

  這還只是其一。

  并且隨著銀券在江南的流通,銀荒不敢說徹底解決,至少已經不足為大患。

  另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危機。

  因為歐洲局勢的變化,造成的大明出口萎縮!

  “此時的西洋諸國,正逢大變之局!”

  “佛朗機(西班牙)和不列顛連番大戰,造成兩國財政不堪重負。”

  “再加上西洋諸國因為宗教改革,此時激戰正酣(三十年戰爭),導致各國經濟萎靡,對奢侈品的進口需求銳減。”

  “西洋各國都在打仗,沒銀子了,自然不會向大明進口絲綢、瓷器等貨物。”

  “諸位可以想象一下,對我大明造成怎樣的影響?”

  云逍說完,無奈地嘆了一聲。

  李標、顧炎武等人思索片刻,隨即臉色都白了。

  蘇浙、福建、廣東為什么富庶,不正是因為海外貿易嗎?

  要是沒生意可做了,商人自然是賺不到銀子,百姓沒了收入來源。

  更為致命的是,江南、東南地區,全都棄稻種植經濟作物了啊!

  再遇到天災……

  眾人一陣不寒而栗,臉色變得煞白。

  若真的是這樣,云逍所說的餓殍千里,又哪里是什么危言聳聽?

  其實云逍所說的這些,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

  舉個栗子。

  浙江湖州,地處太湖南岸,以山水清遠著稱,是著名的蠶桑之源、絲綢之鄉。

  湖州出產的湖桑,葉質肥美,是最為優良的桑樹品種。

  因此湖州的生絲品質天下第一,有“湖絲甲天下”之稱。

  湖州的南潯古鎮,此時富甲天下,甚至連蘇杭都找不出這樣的富庶小鎮。

  自開通海路貿易以后,歐洲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用來進口奢侈品絲綢。

  從而使湖州呈現一片繁榮景象,桑蠶業成為湖州民眾衣食之本。

  白皮對絲綢的狂熱追捧,造成湖州蠶絲業到了幾乎瘋狂的地步。

  “侵曉衣冠上絹莊,滿街燈火似黃昏”。

  “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在歷史上的十年后,湖州遭遇了一場亙古奇荒。

  因為銷往海外的絲綢大幅度萎縮,湖州蠶絲業遭到滅頂之災,百姓收入銳減。

  崇禎十四年,湖州大旱,桑葉產量少,桑價上漲.

  然而蠶絲卻如同草芥,很難再賣出去。

  緊接著,水、旱、蝗災連續襲擊湖州,導致糧食大量減產。

  本來種糧就不多的湖州,一下子米價暴漲。

  最高時,竟然漲到每石米值銀八兩。

  絲綢賣不掉,百姓沒收入,糧價又暴漲,百姓不得不吃觀音土果腹。

  這場災難,導致湖州百姓餓死三分之一,近三十萬人之多。

  可以想象,那是何等慘絕人寰的一幕幕。

  這還僅僅只是湖州一地而已。

  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

  李標哆嗦著說道:“這怎生是好,這又怎生是好?”

  王應熊和畢自嚴也都是臉色蒼白。

  他們再怎么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會想到,大明如今竟然還會面臨這樣的危機。

  那邊的七品官忍不住問道:“你才多大年紀,又如何知道西洋之事?”

  他身邊的人也都紛紛提出質疑。

  李標朝那邊喝道:“住口!”

  內閣次輔自有威嚴,讓幾人頓時緘口不語。

  李標懷著一線希冀,向云逍問道:“天災人禍,內憂外患,可有解決之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