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茍在西游煉法寶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執掌金山拉攏法明
  佛門大寺,或建于崇山峻嶺之上,或隱于繁華城鎮之中,然金山寺是個例外。

  金山寺以金山為名,顧名思義,是一座建立在名為金山的山峰之上。

  說是例外,是因為金山不高,只有區區十余丈之高,只因形似漢字‘金’而得名金山。

  然而,當李行一行抵達金山寺時,卻絲毫不覺得此山矮小,反覺高聳孤兀,心生崇高莊嚴之感,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金山峰頂慈壽塔的緣故。

  慈壽塔聳立于金山之巔,拔地而起,突兀云天,山上佛寺殿宇廳堂幢幢相銜,亭臺樓閣層層相接。從山麓到山頂,一層層殿閣,一座座樓臺,將金山密集地包裹起來,山與寺渾然一體。

  整個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寺廟,使之呈現出遠看山是一座寺,近看寺即一座山的奇妙景象。

  不過,對于李行這種已經成就玄仙、菩薩道果的神仙中人來說,便是再怎么瑰麗奇妙的景色,也不至于令他感到震驚。

  真正讓他驚訝的,不是金山寺宏偉的規模以及高聳的佛塔,而是那佛塔之中蘊藏的強大力量。

  在東禪寺時,李行就曾感嘆過東禪寺護山法相的厲害,但和眼前的這座佛塔比起來,東禪寺的護山法相就要弱爆了。

  眼前的佛塔共有三十三層之高,塔成八面,分雕釋迦八相,東南西北又有那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法相,分有四門上篆刻四天王像守護,獸首角梁,蓮花蓋頂,端是寶相莊嚴。

  每一層都供奉有佛門法相,由低到高,比丘金剛、羅漢明王、菩薩佛陀,盡數齊備,塔內琉璃燈盞長明,紫檀高香常燃,一片祥和勝景。

  頂層四壁繪有西方極樂世界萬佛講經的恢弘場景,眾佛搖頭晃腦,或沉思,或酣睡,或歡喜,或忿怒,形態各異,盡顯手法細膩逼真。

  塔頂掛著一盞琉璃盞,其上燃著一朵佛門禪靈佛焰,色澤淡金,呈蓮花狀,其中包裹一顆圓潤如玉的舍利子,大如雞蛋,灼灼放光。

  只是看著,便能感受到其中蘊藏的可怕力量,不難想象,一旦這座佛塔中蘊藏的力量爆發出來,便是金仙大能也難抵擋。

  只這一座佛塔,便非大羅金仙境界的強者不可破。

  就算是想從內部將其搗毀,至少也要有金仙境界,或是如李行、摩昂太子、百眼魔君這種超出常規的玄仙才有可能摧毀。

  難怪準提圣人要指點他來這里,金山寺的底蘊的確不凡,若能得此地氣運相助,再有一些奇遇,他或許真能突破金仙,成佛做祖也說不定。

  感慨一番,李行便帶著一眾門人踏入金山。

  本以為還需要交流一番,不想,還未踏入金山寺,便有一長老帶領幾十個金剛境界的和尚自寺內走出。

  好個長老,頭上戴一頂毗盧方帽,貓睛石的寶頂光輝;身上穿一領錦絨褊衫,翡翠毛的金邊晃亮。一對僧鞋攢八寶,一根拄杖嵌云星。滿面皺痕,一雙昏眼,口不關風因齒落,腰駝背屈為筋攣。

  “和彌陀佛,敢問可是禪宗六祖,惠能禪師當面。”

  見著這老和尚,李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自從假扮惠能,混入佛門之后,他也見過不少佛門中流砥柱之輩,但修為最高的也就是以禪宗衣缽強行呈現出菩薩境界的弘忍。

  眼前的老和尚卻不同,對方一身佛法修為凝實無比,乃是一位貨真價實的佛門菩薩,放在西牛賀洲或許不算什么,但在這南瞻部洲,不算李行的話,說是東土佛門第一人也不為過。

  沖他這高人一等的修為,李行也不敢怠慢,見狀連忙上前還了一禮,“阿彌陀佛,貧僧正是惠能,敢問長老法號?”

  “當不得禪師一聲長老,老僧法明。”老和尚道。

  聞言,李行眼中閃過一絲恍然,難怪這老和尚能有這般修為,原來大有來頭。

  這老和尚不是別人,正是當年金蟬子下界,托生金山寺時的師傅。

  “原來是旃檀功德佛之師,見過法明長老。”

  法明見狀側開身子,只受了李行半禮,“禪師來此之事,老僧已得佛旨,即日起,便將金山寺交由禪師接管,老僧與寺內僧眾,定當竭盡全力,相助禪師,光大禪宗,不敢有違。”

  李行道:“多謝法明長老,事關佛門大事,貧僧便不推辭了,不過,貧僧到底修行日淺,于金山寺上下也不夠了解,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若長老不棄,還請代掌金山寺,叫貧僧可安心鉆研佛法,長老以為如何?”

  聽到這話,老和尚臉上這才有了一絲淺淺的笑意,可見對李行所說之語十分滿意。

  “這不好吧,佛旨傳下,說是要禪師執掌金山寺,怎可由老僧越俎代庖呢?”

  李行看得出來,老和尚雖然已得菩薩道果,但天資氣數有限,此生都難有再進一步的可能。

  若能掌管金山寺這等佛門大寺,借助寺院與佛塔的氣運,他在佛門還能有些地位,否則,只是一個菩薩,在佛門實在算不得什么。

  所以,才主動提出,讓他代管金山寺,借此拉攏,見老和尚故作矜持,忙道:“這怎么能叫越俎代庖呢,分明是貧僧初來乍到,未免有所疏漏,請長老代為掌管罷了。”

  “難道貧僧請長老代為掌管,就不算接管金山寺了不成?還是長老看不上貧僧,不愿出手相助,若是如此,就當貧僧沒說過好了。”

  見李行這么說,老和尚這才半推半就答應下來。

  “阿彌陀佛,既然禪師這么說,老僧若是再推辭,未免不識抬舉。”

  “既然禪師信任,那老僧便卻之不恭,先替禪師打理一段時間,待禪師上手之后,老僧便功成身退,一心參悟佛法,不理這些紅塵之事了。”

  話雖如此,但二人都清楚,這打理一段時間只是托詞,畢竟二人長生不死,時間對他們而言很難有個確切的界定,十年八年是一段時間,千年萬年也是一段時間,具體如何,就看二人默契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