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明左 > 第1284章 科技大進步
  關于作戰方針如何制定,如何應對中樞的催促,洪承疇敢拍著胸脯說:他真的拉扯了。

  他三月到了寧遠,還沒有喘口氣,又得到了前方的噩耗。

  眼見陷入絕境,錦州東關守將蒙古人吳巴什與濟爾哈朗聯絡,里應外合,獻城投降。

  盡管祖大壽已經察覺到了苗頭,可是應對不及,仍舊被清軍攻占了外城。

  明軍的手中僅僅剩下了錦州內城,隨時都可能被攻破。

  洪承疇頭皮發麻,但還是能夠保持鎮定。

  他并沒有遵從崇禎和中樞的命令貿然出兵,而是不停的接收各地前來的援軍,籌備后勤物資,抓緊時間對軍隊進行整訓。

  崇禎和陳新甲在朝中左等右等,依舊沒有等來洪承疇出兵的消息。

  兩人再也等不起了。

  陳新甲干脆派遣馬紹愉、張若麒為監軍,實地監視洪承疇出戰。

  洪承疇被逼到了絕境,萬般無奈之下只好于七月二十六日在寧遠誓師,率領八總兵、十三萬大軍踏上了不歸路。

  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這是除了左良玉和賀人龍之外,明軍最后的精華了。

  誰都明白,倘若這一仗輸了,對于大明意味著什么。

  可偏偏情況如此兇險,陳新甲派來的馬紹愉、張若麒還異想天開。

  馬紹愉也想同其他的監軍一樣威風,而且還有著文人固有的秉性。總是幻想著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

  他完全不管實際情況,向洪承疇建議派遣精銳人馬狂飆直進,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以圖出奇制勝。

  聽到這不靠譜的建議,洪承疇滿腦門官司。/>如今的戰場上,清軍的斥候密如蛛網。遼西一帶又是狹長地形,哪有出奇制勝的空間?

  想要迂回包抄都做不到。

  這一仗,就是毫無花頭的正面硬碰硬。

  七月二十八日,集成一團的明軍抵達了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迎頭碰上了清軍。

  這個時候濟爾哈朗對于明軍的規模還沒有清晰的認知,以為野戰當中定然能夠輕易取勝。

  他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

  洪承疇想著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對于救援祖大壽一事,吳三桂肯定最為積極。加上吳三桂的兵馬又是最為精銳,是所有總兵力最能打的。

  于是他派遣吳三桂為前鋒,希望以銳氣斬獲頭功。

  吳三桂果然如他所想,救援祖大壽心切,迎面碰到清軍之后毫無畏懼,率領家將親兵就沖了上去。

  清軍頭一次碰到這么勇勐的明軍,結果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十分慘重,不得不連連后退。

  首戰告捷,明軍士氣大振,洪承疇也不免愁容稍解,覺著此戰未嘗沒有機會。

  可是第二天回過神來的清軍,就給明軍來了當頭一棒。

  洪承疇打算趁著首勝之威,直接沖到錦州城下,和城內的祖大壽取得聯系。

  結果明軍在攻城的時候遭遇了巨***煩。

  清軍憑借著外城的堅固防御,打的明軍頭破血流。

  內城中的祖大壽雖然也同時出兵,希望里應外合。可是雙方在戰斗力上的巨大差異,根本無法動搖清軍的陣線。

  祖大壽固然打不出來,洪承疇也打不進去。

  濟爾哈朗率領的清軍主力又從四周不停騷擾圍攻,鬧得明軍疑神疑鬼,生怕被包了餃子。

  正沒奈何處,前方傳來噩耗。

  總兵楊國柱在西石門城下中箭身亡。

  眼瞅著總兵戰死,明軍紛

  紛生起懼意,不敢再戰,撤退了下來。

  看著固若金湯的錦州外城,洪承疇慨然一嘆,眼前蒙上了陰影。

  他預感到,明軍獲勝的最后希望恐怕就此錯失了。

  他的預感沒錯,十三萬明軍增援的消息,著實嚇壞了濟爾哈朗。他不敢耽擱,連忙傳訊回沉陽,稟告給了黃臺吉。

  這個時候的黃臺吉情況并不好,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境地。

  他身上的病已經無藥可治,一天當中倒有大半都臥病在床。而且鼻子不時流血,止也止不住。

  但黃臺吉明白,明朝既然出動了如此軍力,那么此戰就不能有失。

  倘若輸了,先前的所有努力都將付之一炬,恐怕就連遼陽、沉陽都保不住。女真人只能退回遼東的崇山峻嶺當中,再次被困死、餓死。

  可倘若這一仗打贏了,整體局勢將會豁然開朗。滿清的國運不但更上一層樓,也終于有了直驅中原、問鼎天下的機會。

  如此關鍵時刻,他的身體又算得了什么了?

  秉性剛硬的黃臺吉立刻傳旨,下令集合所有人馬,準備奔赴錦州。

  「父皇龍體有恙,理應安心休養。兒臣代為其勞,必定馬到功成,敬請父皇安心。」

  豪格看著黃臺吉虛弱的樣子,不由膽戰心驚,趕緊站出來主動請纓。

  「如今我大清兵精將廣,戰無不勝,明人早已不是我們的對手。皇上只需坐鎮盛京,臣等必能克竟全功。」

  無論心中怎么想,多爾袞也站了出來婉言相勸。

  黃臺吉哪里聽得進去。

  「我們滿州人等了幾百年,終于等到了這個天賜良機。這一戰不容有失,八旗上下、蒙古、朝鮮都必須全力以赴。唯有朕親臨,上上下下才能拋棄顧慮,拼死鏖戰。」

  黃臺吉拒絕了臣子們的勸阻,決定親征。

  甚至為了趕時間,他愣是拖著病體騎馬行軍。

  至于鼻子不停淌血……

  干脆讓人用碗接著。

  清軍上下看到皇帝如此,仍然率軍征戰,可謂是士氣勃發,帶著一往無前的必勝信念。

  從這方面來講,明清雙方的差距就體現了出來。

  明朝的失敗,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黃臺吉不顧疾病,晝夜兼行五百里,及時趕到了戰場。

  他來到錦州城北的戚家堡,登上山崗觀察明軍的陣勢。

  十三萬大軍在平原上鋪陳開來,光是陣勢就很嚇人了。

  而且這十三萬大軍還是明軍最后的精華,因此陣型非常完整。營寨布局之嚴謹,讓久經戰陣的黃臺吉都不由的蹙起了眉頭。

  「人人皆言洪承疇善于用兵,果真如此,咱們一定要謹慎行事。」

  豪格在一旁本來無所事事,但是范紀湊了上來,在他耳邊輕輕低語了一番。

  豪格眉目一喜,趕緊站了出來,朗聲說道:「父皇,兒臣觀明軍陣勢,有前權而無后守,此乃破敵之緊要也。」

  這番話一說出來,山崗上的滿清文武全都為之一驚。

  不少人都探尋地看向豪格。

  這還是那個頭腦簡單、性情粗暴的肅親王嗎?

  黃臺吉順著豪格的指點,再次觀察明軍的陣勢,不由的露出了欣慰笑容。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