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三國:惡斗堂兄呂布開局 > 第123章 開荒
  肉食者鄙,這句話真的沒有說錯。

  無論在哪個年代,勤勤懇懇的人常不得飽食,滿身心思的人卻更容易出頭。

  你以為生活變好了,吃飽穿暖。并不是肉食者變得仁慈,不過是社會生產力的整體提升而已。

  呂喬一天時間見了大部分被擄來的世家家主。

  同樣的話,說得自己都要吐了。

  這些最先屈服的人必須得到立竿見影的好處,本人和族人子弟為官為吏,供給他們族人的糧食加倍。

  而那些沒來的,待遇依舊。但他們未來更加長遠,畢竟世家中要找到老實人不容易。

  世家們勉強安撫下來,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迫不得已才屈服。但呂喬并沒有放在心上。

  別看現在不情不愿,可隨著自己一步步吞沒帝國,他們只會感嘆命運的偉大。

  想要奪取帝國,成熟的官僚集團必不可少,不然就會陷入董卓的窘境。

  西涼武夫集團空有武力,卻缺少治理人才。占據了河洛與秦川,卻是派各個大將管理,好好的膏腴之地弄得一團亂麻。

  呂喬雖讓妻子盧曦教導并州孤兒,但僅僅過去一年多,沒個五六年是見不到效果。

  暫時不得不與世家豪強茍合在一起。慶幸的是拉攏并州世家和冀州被掠世家的成本很低。

  他在并州的勢力已經大到無人可制。并州世家豪強如果不選擇呂喬,那就代表著選擇去死。

  何況同鄉之情在這個時代異常堅固,劉邦的沛縣兄弟團和劉秀的南陽團伙就是例子。

  被劫掠的冀州世家豪強現在一無所有,拉攏的成本更是低到極點。

  不是任何人都有這個條件,將高高在上的三萬多世家子弟輕松收攏麾下。

  這種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就連呂喬都難以復制。

  你得先讓他們變得一無所有,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跟著你,還不敢造你的反。

  六十萬新移民大多數都是黃巾余孽,他們的渴望要簡單很多。只希望朝廷不要出爾反爾,翻造反的舊賬。

  這幾日呂喬帶著呂青,巡視太原城周邊的黃巾聚集點。三千親衛跟隨著護衛,人均二馬,盔甲嚴整,威風凜凜。

  親衛們盔甲全是制式將級盔甲。面上涂刷黑色漆料,盡顯肅穆,正中的金色大漢麒麟圖案又顯得高端奢華。

  戰馬奔馳中,大紅色披風獵獵作響,如流星雨拖著火紅焰尾劃開春色中的大地。

  這些人都是悍勇之輩,但來源極其復雜,基本包含呂喬手中所有勢力。

  木訥臉的黃巾力士,趾高氣揚的西涼騎士,稍顯油滑的禁軍舊部,二等公民匈奴勇士,還有喜歡端著的九原部曲。

  新加入的并州子弟,還有冀州被掠奪的世家子弟讓親衛隊戰力肉眼可見的下滑。

  這群人中除了黃巾力士外,其余的人已經換了幾批。呂喬會定期將親衛打發出去帶兵。

  這些人為將夠嗆,但充做軍隊中下層軍官是極好的,忠誠勇猛一根筋。這是呂喬可以安心離開平匈奴戰場的底氣,軍隊依舊被他牢牢掌控在手中,從來不怕二五仔叛變。

  將烏合之眾糅合在一起,呂喬已經頗有經驗,最好的方法就是急行軍。

  所以他帶著三千親衛跑遍了晉陽城周圍黃巾余黨的聚居點,也未深入群眾去噓寒問暖,這是手下官吏該做的事情。

  他只需要讓黃巾余黨知道黃天大神已回,自然就可安穩人心。

  太原城外漢匈兩族的對峙結束后,大部分黃巾余黨被田豐安置在昭余澤周圍。

  太原城周圍都是熟地,被世家和本地人占據大半。周圍的安置點用的呂家這一年多購置的土地。大多是荒地,草木不生。

  但只有呂喬知道這地下埋著煤礦和鐵礦,而且埋藏很淺。他上輩子就是吃這口飯的,全國大多數礦產分布心中明了。特別清楚的就是山西這塊,他的導師在這般有項目。

  繞了很多天,終于趕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平陶城。田豐、張鈞、郭圖等人帶著太原府規模龐大的官吏團等候多日。

  呂青帶著親衛們扎營修整,這些天他們已被折磨得夠嗆。盔甲上滿是塵土,早沒有剛出發時的意氣風發。身上雖狼狽不堪,但氣質變得更加彪悍。

  平陶縣府里,呂喬卸下了全套麒麟甲盔。洗去征塵后,換上郡守官服,儒雅而威嚴。

  他也顧不得休息,領著眾官吏去視察平陶城外昭余澤。

  昭余澤乃是天下九澤之一,此時面積與洞庭湖相仿。而后世完全消失,只因湖面雖廣,但水淺。

  呂喬走在湖岸邊,只見煙波浩渺。大湖一眼望不到頭,只能看到湖中很多突出的小島點綴著。

  “如何?”呂喬對著田豐問道。

  “或許可行。但還不知會遇到哪些問題。”田豐回答得有些勉強。

  張鈞皺著眉沉思,聽聞這個計劃有些時日。但依舊對呂喬的奇思妙想有些震撼。

  這時郭圖大聲說道:“這昭余澤如此廣闊,此計劃定難成功。還不如老老實實的開荒山林。”

  呂喬看了郭圖一眼,向著他點了點頭。本來呂喬并沒有多少信心,但郭圖都主動說不行了。那就肯定是能行的。

  在晉陽城外,呂喬已見識過這個時代的開荒。

  難度比預料中大很多。開挖樹根,平整土地,搬運石頭。辛勞不說,開荒用的工具很多都是木頭,效率很低。

  呂家這一年多練的鋼鐵大部分都變成甲胄兵器,呂喬也沒辦法變出太多鐵來。

  這開荒效率要開出能夠養活六十萬人口的土地,沒有幾年時間基本不可能。

  這還是河谷平原上開荒。要是在山地上,不知難到何種地步。

  所以呂喬決定另辟蹊徑,圍湖造田。這在后世是稀松平常的,但此時還算是稀奇事。

  只在湖邊走了一會,鞋底都是厚厚的黑泥。這昭余澤數千年積存的淤泥不知有多厚多肥,還有比這更好的土地么。

  既然這大湖在后世完全消失,那么提前一些也未嘗不可。

  湖底平,湖面廣,容水量有限,常發水患。周圍城市都離昭余澤有些遠,中間都是灘涂沼澤。

  雖然圍湖造田會讓湖泊容水量近一步減弱。但呂喬決定在圍湖造田的同時,建立堤壩。

  因為昭余澤有其特殊性。和其他湖泊不同,昭余澤出水口和進水口距離很近。

  完全可以建立一道堤壩將其圍起來。在周圍城市開挖水庫,用挖水庫的泥土建堤壩分割湖面,又可解決周圍城市土地的澆灌用水。一舉兩得。

  只是這種大工程,人力財力耗費驚人。但呂喬現在就是不缺人,不光是六十萬漢民。源源不斷的牛羊和匈奴戰俘被押送到大湖周圍。

  天下雖動亂不止,但漢帝劉宏在世,這已是為數不少的發展良機。當天下諸侯混戰開啟,年年征戰,可沒機會玩這種大工程。

  更重要的時,呂喬需要一個大事。將現在松散的利益集團打造成一把無堅不摧的寶劍。

  秦開鄭國渠,可不光是開辟出無數良田而已。大秦上上下下得到了一次錘煉,緊密而高效。東出函谷關,數載滅六國。

  呂喬欲效秦始皇,讓大澤成良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