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三國:漢中祖 > 第二百八十一章質變
  大漢攻略河東遠比劉禪想象中快得多,只能說大漢多年的成果在攻占河東后,成為引起質變的關鍵一環。

  大漢攻略隴右,最多說得上是關中震動,讓曹魏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蜀漢身上,不在采取東征西守的戰略方針,反而是開始醞釀著勐撲。

  僅不過一年時間,曹真、司馬懿五路伐蜀,卻被大漢反殺,在西北的勢力對比上大漢壓倒過曹魏。這個力量轉變之際,被諸葛亮敏銳地捕捉到,在曹魏伐蜀的次年便舉兵討伐涼州。

  】

  或許是涼州、隴右偏居西北,其所帶來的影響屬實有限,最大在于關中境內,過了黃河、出了潼關,其所造成的影響急劇下降。

  在大漢陸續攻克關中、荊州后,曹魏被迫遷都鄴城,引起天下的震動。到了這一階段,天下有識之士真正地意識到能統一天下者,不是曹魏便是大漢。但也僅僅如此,除了關中、荊州本地士族外,那些身處中原的士族還不至于舍棄家業來投奔蜀漢。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魏雖然失去三州之地,但他仍是天下強國,加上更替執政者,讓國內士人還是有些期待。

  但隨即而來的是執政者伐荊州的失敗,加上大漢攻略河東成功,這一明顯反差感,讓有識之士徹底清醒起來,意識到一統天下者,非大漢莫屬。

  有野心,有想法,在曹魏那邊沒有多少根基的才能之士們皆欲歸漢,試圖趕上這班順風車,分上一杯羹。

  而此時在劉禪面前早就站著一名才學之士,或是說身有大才之士。

  “你便是王浚!”

  劉禪打量著王浚,其樣貌果然英俊,身姿挺拔,氣宇軒昂。難怪會被徐邈的女兒看上,成為其佳婿。

  “正是在下!”

  劉禪微微靠在憑幾上,問道:“朕聞你從汾原上逃竄而出,不欲回國,而是整頓軍士投我大漢,不知乃是為何?”

  王浚在戰敗后,僥幸留得一條性命,但他沒有效彷大魏忠臣王經率領潰軍退守界休。他則是逃到呂梁山區聚攏潰兵近千人,然后帶著這近千人魏軍作為他的晉升之資,向大漢投降。

  王浚不卑不亢地拱手說道:“陛下賢明,中興漢室在即,浚豈敢做螳臂擋車之徒。浚愿以淺薄之學入漢效力,為陛下走狗左右驅使。”

  “走狗?”劉禪笑了笑,說道:“朕之走狗可需為大漢開疆拓土,斬將奪旗。以卿之才,若為走狗恐是勉強。”

  現在的劉禪可不是什么人都看得上,若換做數十年后的王浚,劉禪或許還能重視,但如今的王浚只能說是璞玉需要打磨。若不是河東戰事結束,劉禪空閑下來,還真沒時間接見王浚。

  王浚聽著劉禪的打壓頗感屈辱,但也知道劉禪說的是實話,低著頭沒有做事回答。

  劉禪見王浚如此,滿意點了點頭,說道:“卿此前既為陳泰治下從事,兼領軍事,今投奔大漢為國效力,亦不可空廢年華。既然如此,卿且假興古太守,以二年為期,朕觀你政績如何,若符考課升遷之準繩,便領興古太守。”

  王浚不知興古郡所在何處,但聽劉禪委任自己為代理太守,心中原本的不忿之感,頓時散去,反而是歡喜異常,自感劉禪器重自己。

  “臣王浚謝過陛下!臣必當廣施德政,明肅律法,使郡縣百姓安居樂業,以知陛下恩德。”王浚誠懇地說道。

  劉禪笑而不語,或許等王浚到了興古郡就沒這樣的念頭了。

  覲見天子后,王浚出了庭院,對庭院外的侍者問道:“敢問君郎,興古郡位于何方,我怎從未聽聞過?”

  來自蜀中的侍者,答道:“啟稟王府君,興古郡乃建興三年所置,舊為牂柯郡,忠武公伐南中后,析牂柯郡西南部所置,其在益州庲降都督府治下。”

  聞言,王浚忽然間自感天旋地轉,腦袋嗡嗡直響。他沒想到自己居然要到數千里之外的蠻夷之地擔任太守,他的腦海中不斷冒出關于南中的認知,什么瘴氣、毒蛇、鳥蟲、蠻夷等一系列的形容詞充斥著他的腦海。

  一時間,王浚心中五味雜陳,自己投了啥漢呀!不僅沒有升官,反而被貶去鳥不拉屎的蠻夷當太守。此等太守之名,還不如自己出仕剛擔任的河東從事來得滋潤自在呢!

  “府君可是安好?”侍者見王浚久久不答,臉色古怪,問道。

  王浚回過神來,拱手說道:“多謝郎君,不知郎君如何稱呼?”

  “在下,陳袛,陳奉宗,現任尚書郎。特為王君任興古太守賀!”

  “見過陳尚書,恐浚再無見君之日也。”王浚苦笑說道。

  陳袛露出淺淺的微笑,說道:“興古郡雖是少谷,但多有畜牧,亦有桄榔木可以做面,以牛酥酪為食。其境有紅水之道,東連交趾郡,舟舸往來,絡繹不絕。此地并非荒涼之所,府君亦有大展宏圖之機。”

  聽著陳袛這么說,王浚的心里頗為好受,說道:“謝君指點,浚若能再見陳君,必答謝陳君也!”

  陳袛又湊到王浚的耳旁,低聲說道:“今我大漢遷都長安,益州疆土過大,將要裁撤,其間南中欲單為一州。王君前往興古郡,身負之任,恐是不輕,當簡在帝心也!”

  此番言語,戳到了王浚內心深處,浮上喜色,說道:“多謝陳君。若無陳君,浚恐不知也!”

  “不敢!”

  王浚辭別陳袛之后,走路的腳步都輕盈些許,可見王浚他的心情如何。

  陳袛看著王浚的背影頗有深意的笑了笑,又轉身入內,覲見劉禪。

  靜心瀏覽手握書卷的劉禪,澹澹問道:“王浚可有異議?”

  “啟稟陛下,王浚略有失落,但仍感陛下待其之器重。”陳袛應道。

  “嗯!”劉禪微微頷首,說道:“奉宗所為不錯。”

  陳袛遲疑半晌,問道:“王浚確有大才,其又乃歸降之人,陛下不拔反抑是為何故?畢竟李輔之徒,尚能受大賞。”

  劉禪放下書卷,笑道:“王浚之才,朕豈能不知。只是王浚為人好名重利,不可專任大事,還需磨礪一二,再以重用。今若是提拔大用,反而會使其驕縱。”

  當然讓王浚前往南中的原因不只這一個,還有關于南中的治理問題。在大漢遷都之后,益州大概率會拆分成三州,南中單獨拎出來設州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意味著大漢對南中的管轄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在這一階段劉禪的目標也很清晰,大漢盡可能的深入掌握南中,大治南中。要完成這一目標,自然需要能臣去做。而王浚具有文武之才,讓他去治理南中也是可以勝任,剛好也能磨磨他的性格。

  “陛下英明!”

  陳袛望著桉后的陛下,心中暗思不知陛下以為我乃何人,將又會如何御我。

  “陛下,廖侍中考究歸漢士人,其以為才學出眾者不過此二人?”陳袛把廖立舉薦的名單遞了上去,說道。

  “山濤、石鑒?”劉禪看著名單,說道:“此二人才學如何?”

  “廖侍中以為山濤實乃大才,不僅精通文政,還知曉軍略。至于石鑒,廖侍中以為其略遜山濤,其對軍略并無可擅長之處。”陳袛答道。

  最近投降大漢的文人太多了,劉禪便讓廖立篩選才學過人的士子,有出眾者再推薦給劉禪。廖立雖品德不太靠譜,但當個hr還是綽綽有余的。

  “陛下可要接見?”

  劉禪頗是疲倦,揮了揮手,說道:“今日便不接見,后日回軍途中,讓二人覲見。”

  “諾!”

  姜維從界休撤軍后,劉禪見戰事逐漸平息,也起了撤軍長安的念頭,便留下姜維防備河東,自己率大軍回師長安。

  同時劉禪也把王平、鄧艾等有功臣子喊到長安內,讓他們參加慶賀遷都之宴,也為他們論功行賞。至于姜維,其在河東,宴會前些天讓來長安即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