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四合院:占我房子還搞道德綁架 > 第212章 親眼見識老技術員們的思想老舊,張建國心中忐忑不已
  聽完了車間主任的解釋,張建國總算是弄懂了這里為何會同時擺放四臺機床,而且全都面對正中央。

  一個人肯定是不可能同時操作四臺機床的,但如果說這四臺機床安裝了不同的特殊夾具,那就可以理解了。

  在張建國的印象里,哪怕是科技發達的新時代,處理特殊的異形件時一樣很麻煩。

  異形件之所以被稱為異形件,就是形狀不定,并非常用的東西,因此都需要特殊加工,而且每一個異形件都可能是不同的形狀。

  并且有的異形件是橢圓形或者是菱形等非常規形狀,正常的夾具都無法夾緊,便只能率先制作出特殊夾具來輔助加工。

  關于異形件,張建國是知道的,因為他以前也搞過機械加工廠,知道這種東西的存在。

  只不過未來的工廠普遍都是不斷優化的流水線,真正的大廠都是想方設法提升流水線工作效率的,因此張建國一時疏忽沒注意到這個玩意兒。

  但是聽完車間主任的解釋后,張建國醍醐灌頂。

  便在這時,剛好有兩個年紀看起來得有近六十歲的老技術員開啟了機床,在他們身邊則是有四個四十幾歲的工人幫忙抬著一個看起來相當沉重的零件。

  接著在那兩名老技術員的指引下,這個異形件被安裝在了一臺機床上。

  張建國就在邊上看著,車間主任又跟著解釋道:

  “異形件的加工很困難,而且分內輪廓加工和外輪廓加工,有的還帶圓弧,咱們這兩位老技術員擅長的側重點不同,所以需要他們一起配合加工。”

  聽完車間主任的解釋,張建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這基本上就是手動操作機床的最大弊端了,數控編程是機器控制,只要程序對了根本不可能出錯,但人工操作的不確定性就有很多,失誤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而且加工內輪廓和外輪廓是有精度誤差的,也可能會因為機床的問題出現反向間隙等會影響精度的情況,所以同時配備兩個側重點不同的老技術員進行合作加工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習慣了新時代的高科技和智能化的張建國發現自己來到這個時代需要了解和接受的事情還有很多,畢竟時代不同了。

  張建國一邊專注的聽車間主任解釋,一邊觀察著工人們的操作。

  那四個年輕一些,但也四十來歲的工人幫忙把大號的異形件裝上機床后就走了,然后那兩個老技術員不知道在嘀咕著什么,商量了好一會兒后才有所行動。

  一個老技術員拿著圖紙類的東西離開,剩下一個技術員仔細檢查了一下機床后沒有直接操作,而是轉而看向張建國他們所在的位置,并且抬步走來。

  “主任,我這兒要開始干活了,你們有什么事兒能不能去邊上談?”

  這位老技術員操著濃重的口音,一聽就不是本地人。

  而且一臉的枯瘦,看起來似乎是有些營養不良,但是皮膚還比較白的,不像農村里的老人那樣皮膚黝黑,這明顯是在車間里待久了,沒有受到長時間的風吹日曬。

  在近距離觀察過后,張建國明白了他們為何要找人來把零件搬上機床,因為這些上了年紀的老技術員們的體力已經跟不上了。

  張建國不知道對方到底是什么年紀,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返聘回來的,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方干不了多久了,因為身體狀態會越來越差。

  想來這些擁有高超技術水平以及豐富經驗的老技術員們肯定會有著遠超常人的工資待遇,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差錢的。

  像易中海這種新晉的八級鉗工都有九十九塊錢一個月的工資,那他們這些各大車間的中流砥柱肯定比工資更高。

  既然不差錢,那吃好喝好也不是問題,可身體狀態這么差,說明吃再多也無法吸收,想來是到了無法干體力活的年紀了。

  想到這里,張建國心里又是一陣唏噓。

  即便是到了這個地步,這些老技術員們依然不肯傳授技術給別人,這是寧可一個人都不教,也不愿意把自己琢磨了大半輩子的技術轉手送給別人啊!

  一直都聽說這群老技術員們吝嗇的很,不肯把自己的本事傳半點出去,但張建國只是道聽途說,還沒有真正的了解過。

  而今天一見,總算是明白了這些老技術員們到底頑固到了什么程度,完全不肯透露自己的半分本事,任何操作都要捂得嚴嚴實實。

  就比如現在,張建國和車間主任并沒有靠近,只是在機床邊上呆著,其實從現在這個角度是觀察不到全部情況的,可這位老技術員在操作前還是過來趕他們走。

  不僅如此,連和他搭檔的老技術員都走了,張建國估摸著這是他們二人之間定下的規矩,其中一人操作時,另一個人必須離開。

  畢竟一起分析圖紙時只是理論溝通,操作時是要全程動手的,而這些老技術員們的操作手段各不相同,如果放在古時候就是不同招式的區別,都屬于獨家秘籍,自然不能外傳。

  說實話,張建國能理解他們個人的想法,也能理解他們藏著掖著的理由,只要沒人學會,就沒人影響到他們的飯碗。

  但張建國作為從未來而來的人,知道這些技術在將來都不會是秘密,除了最頂尖的那一小部分的高端技術,其他的都可以在學校里學到。

  而且新時代的加工方式是數控編程,而非人為控制,所以他們處心積慮保存的技術在不久的將來都是會落后的。

  當然了,這些技術放在現在卻是十分寶貴,只要能培養出足夠數量的嶄新人才,就可以促進行業的大力發展,以此來壯大全國的生產力,努力追趕國際上的那些領跑者。

  這,就是大領導與張建國討論舉辦聯合技能競賽,并且試圖建造技術學校的核心目的與初衷!

  想辦法培養出更多的年輕技術員不是為了砸老技術員們的飯碗,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國為民!

  只是,這些思想老舊,且頑固難聽勸說的老技術員們愿意理解和支持嗎?

  心里這么想著,就連閱歷豐富,見多識廣的張建國都忍不住忐忑了起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