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蘇維埃上空的鷹 > 第412章 朝波蘭進發
  改弦更張這招好不好用,沒人知道。

  就連提出建議的導師也拿不準,莫斯科的這招雖然直接避免了國際輿論上的被動,但明眼人都知道。

  所謂“共產國際志愿軍”其實就是蘇俄派出的正規軍,但與歷史上的軍隊不同的是,這支志愿軍的組成異常復雜。

  部隊的主力是斯拉夫人大約占了六成,其余四成由猶太人、華人、德國人、意大利人甚至還有非洲黑人組成。

  而當民間志愿軍身份的部隊進入波蘭領土時,沒有引起波蘭人的強烈敵意,這也和一縱新招募的波蘭師有關。

  經過兩輪擴編,一縱的總兵力一度達到五萬人,下轄四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團。

  除了104師的任輔臣師長留守營地外,其余三個師和炮兵團集體換上冬裝,打上了共產國際的旗幟,順著利沃夫鐵路進入了波蘭的喀爾巴阡山州。

  “這支軍隊到底是來做什么的?”

  這個問題浮現在所有波蘭人心頭,要說他們是蘇俄士兵吧,前鋒竟然說著流利的波蘭語。

  要說他們是外來入侵者,竟然也只是趕走了熱舒夫周邊的上千駐軍,就這樣大搖大擺的進駐了州府。

  占領熱舒夫市政府后,孫謙等人并沒有直接進駐,反倒是在空曠的廣場附近,租下一幢三層高的洋灰色小樓作為指揮部。

  房屋主人愿意免費將屋子租給志愿軍,但指揮部怎么會欺負群眾?

  按照市價付給對方三個月的租金后,將周圍打造成了一座半永固型防御要塞。

  “說說下一步動作吧,依照穆拉洛夫總指揮的指令,我軍占據熱舒夫后將在這兒建立起屬于波蘭人的蘇維埃政府。”

  “而圖哈切夫斯基和葉戈羅夫將在布列斯特地區牽制住波軍主力,之后我軍由南向北穿插,化作尖刀刺入反動政府的心臟,華沙!”

  孫謙招來了三個指揮員和幾個參謀,眾人在作戰會議室中分別落座。

  左邊坐著101師的列夫和安德烈波夫,右側坐著馬利諾夫斯基和麗達,靠近門口的位置則留給了波蘭師的安德烈維卡和齊申夫。

  諾蘭德爾和普捷列夫斯基則一左一右挨著孫謙,坐在巨幅共產國際紅旗的下面。

  這也是有講究的,為了避免將戰爭態勢擴大,志愿軍中不允許出現有關蘇俄紅軍的任何標志,以免在國際輿論上造成不良影響。

  “關于這點我應該有發言權,我父親就是熱舒夫鄉下的農民,我曾經跟他來城里做過小生意,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對周邊環境比較了解。”

  103師的政委齊申夫清了清嗓子,舉手發言。

  “那依你的意思,我軍應該如何開展工作呢?”諾蘭德爾吸了下凍的通紅的鼻子。

  指揮部租下來的時候屬于半點沒有裝修的狀態,裱糊窗戶的師傅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一米二寬的窗戶竟然露出了一指寬的縫隙,簌簌的涼風順著警衛員貼上的油紙吹進屋子里。

  小小的炭盆半點不能擋住寒意,指揮員們不得不將身子蜷縮在棉衣里。

  “嗯,根據唯物辯證法來說,適用于烏西地區的那一套工作在這里可能行不通,因為我們沒有群眾基礎,也不能迅速和群眾找到相關的利益點,讓他們支持我們志愿軍。”

  齊申夫掏出之前做好的筆記,哈了幾口氣才顫抖著翻開前面幾頁。

  “由于其余兩個師語言不通,我們很難和本地工農交流,因此轉化工作將異常困難。”

  “針對這些問題我總結了幾個工作方法。”他往下翻了一頁,繼續說道:“第一,想要在熱舒夫建立蘇維埃政權,應該由上往下進行,我們最好審查舊政府中可以改造的官員,將他們拉到我們的陣營里來。”

  “第二,文化宣傳相當重要,我們不是以敵人的身份來這里,而是以解放者的面目,為這片腐朽之地帶來自由、平等與博愛,所以,我們必須要嚴明軍紀,不能做危害人民的事情。”

  “第三,必須組建快速反應部隊,負責監視城市內各種反動勢力的陰謀,不能讓民眾對我們失去信心。”

  齊申夫說到這里停了下來,見眾人并沒有因為他的發言有任何表示,不由疑惑的看向孫謙。

  孫謙還沒開口,諾蘭德爾就將話頭接了過去。

  “這很難做到,畢蘇斯基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我們,不管我們在這里建立多么完善的制度,總會被他們以各種方式破壞,我們很難爭取到最終勝利。”

  諾蘭德爾思考的更加完善,在當初游擊隊干的時候他見過太多爾虞我詐,不少民眾往往為了幾個盧布,就甘愿將游擊隊的位置出賣。

  并不是說民眾不稀罕更好的生活,也不是甘心做叛徒,而是他們一直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誰不想掙脫生死存亡的束縛呢?

  良知和道德在饑餓面前……不值一提。

  以喀爾巴阡山州作為根據地,將蘇維埃政府以輻射的方式建立出去太過理想,不符合實際情況。

  “依我看他說的東西還是蠻重要的,可惜脫離實際,咳咳,我甚至不看好總指揮提出的作戰策略。”普捷列夫斯基摸索著下巴上的胡子。

  似乎總指揮太過高看一縱的實力,也太過高看孫謙的指揮能力,他們怎么可能穿過敵人重重封鎖,以四萬人的兵力直插華沙呢?

  如此不切實際的作戰方案竟然得到了大圖圖的贊同,對方甚至向他投來艷羨的目光。

  “能做到這些的前提是第二軍和第三軍能在布列斯特擊潰波蘭白軍,那可是二十多萬人的大型會戰,如果他們做不到,我軍哪有機會穿插呢?”

  普捷列夫斯基的話得到大多數人贊同,這個時代的紅軍實力有限,還不是二戰末期無敵的存在。

  戰士和指揮員們普遍存在自備的心理,覺得咱們在國內欺負欺負土匪還行,真拉出國打仗那不是送菜嗎?

  瞧瞧這小波波拿的是什么,英式、法式、和德式武器,訓練的教官加起來都有幾百人了。

  他們真的能打贏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