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天命唯漢 > 第十六章 劉盈:靜待花開
  “糧食?哪里缺糧食了?”

  聽到劉邦的話,就連劉太公也愣住了,他怔怔的看著劉盈,等待著劉盈的解釋。

  他這幾年雖然生活在新豐城里,偶爾種點菜鍛煉鍛煉身體,并不會和往常那樣躬耕于農田之中,但農家學派這兩年在劉盈的有意扶持下,重新延續了下來,所以他這個老農家自然對于天下的農桑之事有所了解。

  隨著和匈奴人以及東胡人的牲畜貿易,再加上自己這邊的繁育,漢帝國管轄的這些郡縣的農戶基本上都實現了牛耕,即便是許多貧窮一點買不起耕牛的,也可以在縣府為主導成立的農業互助組中租賃耕牛,不想交錢的話,事后還可以通過庸耕或是修建水利道路等工程還債。

  因此,有了牛耕,再加上曲轅犁、耬車,以及其他的鐵質農具,之前因為戰亂而撂荒的農田全數復墾了出來,而此時的人口卻相比于秦朝時期減少了接近三成。

  所以,除了那些因為天災而減產或是顆粒無收的地方,很多地方的人家日常食用的糧食都是三年前的陳糧!

  重要的是,和秦國時期收‘泰半之賦’相比,蕭何制定的是輕徭薄賦,養民生息的國策,為了鼓勵人口繁衍,就連服徭役和人頭稅都可以通過生兒子來抵消……

  蕭何財大氣粗的原因在于提前幾十年實行了鹽鐵專營,每年賣鹽獲得的利潤,基本上抵消掉了國家一半以上的開支。

  畢竟這時候重體力勞動比較多,需要重口味來下飯以及補充電解質,人均月消耗食鹽的重量多在一斤以上。

  如此,再加上從鯨島源源不斷運回來的金銀銅這樣的貴金屬,讓如今的漢國依稀有了幾分高福利國家的樣子……

  迎著老劉和老老劉的眼睛,劉盈攤開雙手,尬笑一聲:

  “未雨綢繆,未雨綢繆懂不懂?大父曾經說過,天晴還要防下雨!現如今這幾年不缺糧食,主要是沒有什么大型戰爭,壯勞力們大多都在家中務農,還有就是風調雨順,才使得糧倉滿溢!這種日子能一直持續下去嗎?”

  持續不下去的……劉盈一臉征詢的看著劉邦,手指向北指了指,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他前些年在匈奴埋下的名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了,就是通過和匈奴人的官方貿易,他成功讓靠近榷場的白羊王部富了起來。

  這樣,其他的匈奴部族,包裹冒頓本人在內,都惦記上了白羊王這頭肥羊。

  前段時間劉盈聽說過,白羊王的一個部落被人洗劫屠戮一空,而白羊王前去找冒頓主持公道,卻并沒有得到公道。

  所以,白羊王和樓煩王以及和他有姻親的須卜氏結盟,已經不怎么把匈奴王庭放在眼里了。

  嗯,須卜氏是匈奴三大貴姓之一,世襲左右大且渠,其中左且渠主掌政務,右且渠主掌戰事,各自擁有一個萬騎長的兵力。

  而且劉盈還聽說,冒頓自從在馬邑之戰過后,身體就一天不如一天,這也導致了他在崇尚勇武的匈奴人中威望下降,許多匈奴貴長都開始暗暗和自己有血親的王子聯絡,試圖染指大單于的位置。

  等到冒頓死后,匈奴即便不會立刻變得四分五裂,但至少也會面臨著一場權力洗牌,內戰是免不了的。

  這樣一來,漢國就有了介入匈奴糾紛,止戰宏義的理由。

  所以,在這種人道主義救援下,再多的糧食也不夠那些集合起來的十萬,乃至幾十萬的軍隊消耗。

  和劉盈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后,劉邦雖然還是有些費解,但隱約猜到了什么,于是笑呵呵的和劉太公閑聊了起來。

  這時候的匈奴占據著陰山以南的河套平原,兵鋒的最前端直指關中腹心之地,屬于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了。

  而且他那個‘大丈夫當如是’的目標也曾經北擊匈奴,將帝國的疆域拓展到了陰山以北。

  劉邦自忖不比對方差,畢竟他倆算是同齡人,他還能夜夜笙歌,而對方已經長眠在了地下……

  所以,漢匈一戰必不可免!

  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和匈奴人干一票大的,糧食自然是重中之重。

  昔日秦國之所以能夠最終戰勝楚國,就在于有關中和蜀中這兩個大糧倉,支撐的起王翦囤積重兵于前線,和項燕比拼國力,硬生生的將楚國耗死了……

  這,是個無解的陽謀。

  劉邦思忖,若是真的如劉盈所說的那樣,日南都督府下轄著一個可以一年三熟,總面積不亞于成都平原的三角洲,那就相當于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再次增加了一個大糧倉!

  這樣,就越發勝券在握了!

  劉盈搞定了劉邦之后,繼續站在劉太公身后幫他捏著肩膀,只是心中長嘆,他沒有明說的一個點,在于現如今的溫暖潮濕維持不了多少年了。

  最多再有個七八十年的樣子,上林苑里可以養活柑橘、荔枝的盛景將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冰期的寒冷和干旱。

  比如漢武帝元光四年,夏四月,隕霜殺草。

  農歷的夏四月,相當于是陽歷的五月,也就是說,關中的五月份,后世人穿著短褲背心嗦冰棍的季節,下雪了……

  無獨有偶。

  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凍死……

  元鼎二年,三月,大雨雪……

  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關東十余郡人相食!

  元封二年,大寒,雪深五尺,野鳥獸皆死,牛馬借蜷縮如猬,三輔人民凍死者十有二三!

  而到了漢元帝年間,災害越發頻頻。

  永光元年三月,隕霜殺桑;九月二日,隕霜殺稼,天下大饑!

  這意味著在永光元年這一年,三月霜凍,斷絕了春播,而到了秋收的時候再度發生霜凍,整整一年的收成全毀了……

  建昭二年,冬十一月,齊楚地震,大雨雪,深五尺!

  建始四年,夏四月,雨雪。

  陽朔四年,四月雨雪,燕雀死……

  極端的天氣使得糧食減產,糧食減產引發流民四起,人心惶惶之下,儒家的傳國易姓學說就有了民間基礎。

  于是,王莽篡漢。

  嗯,其實沒有王莽也會有趙蟒出現,畢竟在天人感應學說之下,皇帝既然是天所立,那么就意味著皇帝是要帶領大家走向幸福的那一個救世主。

  但現在這一系列的天災,就意味著漢朝的皇帝已經失去了上蒼的庇佑。

  因此,王莽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屬于是中國的第一任民選皇帝。

  所以,民選政府所施行的國策,必然是民眾呼聲很大的那些,也因此,王莽在后世人的眼中,似乎就是個穿越者……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王莽并不是那一個天選之子。

  所以王莽繼位之后,嚴重低溫的氣候反常記錄更加頻繁……

  天鳳元年四月隕霜;

  天鳳三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關東尤甚,深者一丈……

  天鳳四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

  地皇二年,秋,霜,關東人相食!

  可以負責的說,王莽專政時期,干旱、霜凍、蝗災輪次發生,‘亡有平歲’,也就是說不僅沒有豐年,連平常年景都沒有,全是災年……

  在這種情況下,漢朝的老百姓發現自己錯了,換了個皇帝老天爺還是不給面子,說明現在的皇帝并不是老天爺所青睞的那一個。

  于是,天命之子就順理成章的登上了歷史舞臺。

  劉盈既然知道了會發生的事情,自然會想著盡可能的去彌補。

  老天爺的家他當不了,冰期將要降臨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他無可奈何。

  但他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在關中以及事宜耕種的地區修建灌渠,減少干旱的威脅,同時號召大家多養雞鴨鵝,不僅自己吃,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蝗災的發生。

  畢竟按照新中國成立后的研究,蝗災大多起源于湖邊,尤其是席卷中原的蝗災,好幾次都起源于微山湖以及其他的湖泊。

  歸其原因,在于天旱的時候水面下降,原本的灘涂長滿了雜草,這就特別適合蝗蟲在這里休養生息,繁衍后代。

  嗯,這是因為其他的地方都是農田,每年耕種都要翻起泥土,將不少的蟲卵從地下翻上來,直接被太陽曬死了。

  但河床湖畔不會,于是,當蝗蟲的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蝗災就不可避免了。

  而且只要干旱持續,蝗災就會年年發生。

  但干旱、蝗災還好預防和渡過,嚴寒和大雪天氣就真的是無可奈何了。

  在這種氣象條件下,就算是把東北的黑土地開發出來了也無濟于事,畢竟要說冷,還是那里最冷……

  所以,就需要將目光向南方看了,不是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而是更南。

  比如日南都督府的紅河三角洲。

  這里的緯度和氣候決定了,就算是間冰期,這里也至少能夠做到一年兩熟,南糧北調之下,即便是北方的糧食全部絕收了,也至少不會大面積的餓死人。

  只可惜當年的大萌在一系列的騷操作之下,自己放棄了這片或許可以挽救自己的最后一條生路……

  (本章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