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天命唯漢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劉盈:是閩越國,但是是三國演義……
  “不錯,長進了不少。行吧,今日算是我在考教你,說說你的看法……”

  看著張良的一臉笑意,以及劉邦貌似滿不在乎,但豎起耳朵的樣子,劉盈稍稍沉默了一下,說道:

  “若說我大漢多的是兵家必爭之地,那么閩越國可以稱得上的兵家不爭之地……”

  “原因很簡單,那里交通閉塞,山地多而平原少,境內河流短而湍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

  “具體來看,此地東濱大海,北與會稽、鄣郡(浙江)交界地方是莽莽群山,西與豫章郡(江西)交界的地方是綿延千里的武夷山脈,南與南海郡(廣東)交界的地方依舊是山巒起伏……”

  “不僅邊界多山,就是境內也是山巒峰起,地勢高險,有太姥山、鷲峰山、戴云山、博平山、玳瑁山等諸多山脈,因此蜀郡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說法,而閩越國則是‘閩道難,更甚于蜀道難’……”

  “如此兵家不爭之地若想要現在就加強管控,設郡設縣,恐怕很困難……”

  劉邦輕輕點頭,他其實對于閩越國也知之甚少,甚至宮中收藏的堪輿全域圖中,對于長江以北的很多郡縣,可以精確到里,也就是每一個里坊都有所標注,但唯獨對于閩越國,只是大致的標注了一下有哪些縣,以及簡單的山川河流走向。

  這主要是因為劉盈所說的閩越國山脈多而平原少,因此可以養活的人口不多,和齊國疆域大小仿佛的地域,但官府掌控的人口也就十三萬戶,不足六十萬人,屬于是出了縣城管轄的范圍之后,立刻就被戰爭迷霧所籠罩……

  劉邦看向劉盈問道:“那照你這么說,閩越國既然鳥不拉屎,那干脆就不管了,任由他們和從前那般自治好了?”

  聽到劉邦問話,劉盈立刻緘口不言,只是看向劉邦的眼神似乎在詢問他懂不懂規矩?

  畢竟開始的時候就說好了,他這是在被接受張良的考教,是師生之間的對話,不是皇帝和太子在議論國策。

  于是,劉邦的臉頓時黑了下來,雖然沒說什么,但卻輕輕咬著后槽牙,決心趁著自己奔跑迅捷,揮舞劍鞘的手臂依舊有力的時候,給自家小崽子留下一個完整的童年……

  張良見狀笑著說道:“好了,閩越國的‘弊’說完了,該說說‘利’了。”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是要劉盈將閩越國的詳情細數一遍,之后再討論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閩越王該由誰來當,比如成年的騶郢,亦或是劉交隱晦提過一句的尚未成年的騶搖。

  畢竟騶郢現如今雖然貌似心向漢國,不惜刺殺自己的王來向漢國表示忠心。

  但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一個連自己的王都殺了的人,會一直做漢國的忠犬嗎?

  而騶搖就不同了,他還是個孩子,國中大權必然由閩越王族和朝廷派去的國相所暫時掌控,彼此制衡之下,閩越國至少能安定二十年之久!

  但問題的關鍵是,騶郢是閩越國相,騶搖還是個孩子,若是漢國強推騶搖為王,必然要先將閩越國清洗一遍,讓各方勢力維持均衡。

  那么,臟活誰來做?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要看利夠不夠大,就像是《孫子兵法》所說的那樣,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聽到張良的話,劉盈將目光投向張良,接著說道:

  “老師可知,閩越國因地理氣候的原因,極其適宜種茶。而茶葉,如今在很多地方已經不再是當做葵(冬莧菜)、藿(大豆葉)之類的菜來食用,而是一種用來泡水喝的飲品。”

  張良輕輕頷首,他本人就是茶的擁躉,尤其是他前段時間從劉盈的弘文館,也就是修撰《大漢百科全書》的地方得了一本據說是上古先賢寫的《茶經》,更是愛不釋手,花了好大的代價去讓人搜集其中提到的茶葉品種和泡茶的器具……

  “去歲一年的稅賦中,其中各地榷場收取的茶稅有四千多萬錢,若是算上國內售賣茶葉時收取的商稅,二者相加只怕接近億錢!”

  劉盈豎起兩根手指接著說道:“閩越之茶,占比兩成左右,這還是很多地方種植的茶樹尚處于幼苗階段,不太適宜采摘,若是再有個三五年,至少可占比一半!”

  嗯,茶葉稅是在唐朝年間才有的一種稅收,相繼設立‘鹽茶道’、‘鹽鐵使’等官職專門負責,到唐宣宗時期‘天下稅茶,增倍貞元’,茶稅年收入達八十萬貫!

  要知道茶稅可是現錢,唐朝征稅的時候主要還是實物,比如糧食,布匹。

  在大唐最鼎盛的天寶年間,比如天寶三年,全年的賦稅為租錢二百余萬緡,粟千九百八十余萬斛,庸、調絹七百四十萬匹,綿百八十余萬屯,布千三十五萬余端。

  緡和貫指的都是穿錢繩,一般一千枚銅錢為一貫或一緡。

  所以茶稅八十萬貫,是一個足以和鹽、鐵等稅并列的主要性稅種!

  至于劉盈讓人在閩越國教當地的越人種茶,主要是看中了那里的越人處于赤貧階段,雖然因為貧窮而顯得很兇殘,為了一口吃喝甚至拔刀相向,不惜玩命。

  但越人的貧窮對于劉盈來說卻是極好的,畢竟窮人不掌握勞動力的議價權,可以用遠比中原更廉價的工錢雇傭他們干活。

  嗯,甚至不需要發錢,只需要給他們一點點剛夠吃飽的糧食,勉強遮體的布匹都能讓他們感恩戴德,干起活來格外賣力……

  因此劉盈是不希望看到閩越國發生動亂的。

  而聽到劉盈畫出的大餅,劉邦眼前一亮,雖然想要開口詢問,但還是忍住了,只是頻頻用眼神示意張良,讓他做自己的‘嘴替’……

  張良輕輕一笑,看著劉盈問道:“既然閩越國是利大于弊,那么你覺得閩越國是否要郡縣置之,還是依舊由騶姓王族掌控?”

  劉盈回答道:“自然是封王。我之前說了,現如今的閩越國還不具備由漢庭直接掌控的條件。”

  嗯,等到他教會當地的越人說關中話,認識漢字,然后忽悠他們為了更好的運出茶葉,運來糧食布匹書籍藥品而修‘村村通’的公路,接著再大規模遷移江南滋生的人口之后,才是閩越之地正式設郡設縣的好時機。

  于是張良輕輕頷首,繼續問道:“那依你之見,該由誰來當這個閩越王?國相騶郢?還是那個小孩子騶搖?”

  劉盈豎起拳頭笑著說道:“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自然全都要!”

  劉邦愣了一下,終于沒忍住,探頭問道:“什么?”

  劉盈只當做沒聽見,依舊看著示意他繼續說下去的張良,接著說道:“閩越國地方千里,雖然人口不多,但卻容得下兩個王!”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那就是封騶郢為閩北王,依舊王(wàng)冶城,統治閩江以北的地區,而在閩江以南的地方,切割出一個閩南國,封騶無諸之子騶搖為閩南王,改鯉城(泉州)為東安縣,以此為東海國的都城!”

  “而且我聽說,東甌國的軍隊已經到了閩越之地,匯同楚軍共同彈壓閩越叛亂,所以不妨一次性解決東甌和閩越的紛爭,正式冊封東甌王歐貞復為王,東甌國為漢之屬國,讓劉交叔父在閩越國多停留些時日,理清東甌國和閩越國的國界……”(注1)

  嗯,從前閩越國總惦記著打東甌國,是因為兩國從來沒有劃清國界,從輿圖上看,整個東甌國都歸屬在閩中郡,也就是閩越國的范圍之內。

  畢竟從前的東甌國和閩越國同為越王勾踐后裔,只不過因為生產力低下,再加上閩中郡崇山峻嶺交通不便,這才分了家,各過各的,一個以歐,也就是歐余山為姓氏,另一個接受了秦朝的冊封,以騶為姓氏。

  張良稍微想了想,覺得劉盈說的有幾分可行之處。

  騶郢殺死騶無諸,若想要更進一步,成為閩越國的王,則必須要借助漢國的力量,那么既然他有求于漢國,自然好拿捏。

  而騶搖要想繼位,單不說他爹是發兵對抗漢國的罪人,就說他只是個小孩子,更是只能接受漢國的安排。

  因此,閩越國一分為三,分別由三王統領這件事,雖然聽上去有些荒唐,但其實執行起來卻并不困難。

  所以他看向劉邦,輕輕點頭。

  劉盈自然毫不意外,畢竟清朝時期地理學家顧祖禹曾說過,福建偏居海隅地勢艱險,據閩爭天下,則福建的兵力和錢糧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五代十國時期別的地方都打成了一鍋粥,唯獨王氏在福建建立的閩國毫無存在感,甚至當北宋在平定了那些或獨立建國,或割據一方的軍閥之后,吳越國和掌控福建的清源軍根本沒動用北宋的一兵一卒,直接就投降了……

  所以,只要平定江南大部,閩越自服。

  注1:史書上說騶搖是東甌國的王,他的兒子是歐昭襄,歐昭襄在位九年,死后傳位給兒子歐貞復。我這里設騶搖為騶無諸的兒子,只是同名,因為兩家爭端,騶無諸‘生子當如孫仲謀’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