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天命唯漢 > 第十八章 劉盈:消費升級!
  膚施縣向東,舊長城被拆了一條碩大的口子的地方,停放著十多輛蒙著草簾子的火車頭,而在不遠處,還有一串串長條形的車廂。

  這里是劉盈選定的停車場,而在此地向南,則是一處貨運中轉站。

  不是運煤,而是運鹽,定邊鹽池的鹽。

  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那里一包一包堆疊的大多不是給人吃的精鹽,而是喂養牲畜,腌漬火腿咸肉的粗鹽。

  現如今的漢國養殖的牲畜極多,毫不夸張的講,喂豬喂牛消耗的食鹽,要比人消耗的多出了至少三成!

  而在全憑腿走的年代,長途販運牲畜其實很不劃算,賣的低了不賺錢,不如在當地出售;而賣價高了又競爭不過當地的販子,最終還是要低價或是賠錢出售……

  因此,在牲畜膘情最好,口感極佳的時候宰殺,粗加工一番,增加風味的同時,還不會受到奸商的盤剝,只要保存良好,一條火腿放上三五年也不成問題!

  而隨著腌漬火腿臘肉技術的推廣,河東鹽池的食鹽就有些供不應求了。

  供不應求,價格自然會有所上漲。

  于是,私鹽販子這個游走在掉腦袋邊緣的古老行當再度死灰復燃。

  劉盈在這里設置卸貨點的原因,就是想要利用更低的物流費用,將有些上漲苗頭的鹽價壓下去,將私鹽販子這個職業再次按死!

  畢竟鹽這種人人都不可或缺的資源說多很多,但說少也少,只有一些特定地方才能產出這種資源。

  比如齊國,比如吳國。

  吳國下轄的會稽、鄣郡如今歸漢帝國直轄,但齊國卻沒有,而且那可是私鹽販子的老巢,齊人大規模用海水煮鹽的傳統少說也有好幾百年!

  所以,劉盈覺得自家那個好色貪財、囂張跋扈的大胖子絕對忍不住不去賺這筆錢……

  畢竟劉肥和韓王信一樣,都有一大串的兒子,自然而然的,后宮佳麗也不可勝數……

  在現如今的漢國,尤其是他們這種王侯之家,不僅小孩子是吞金獸,小孩子他娘也不逞多讓!

  穿則綾羅綢緞,飾則珍珠瑪瑙!

  很過分嗎?

  并不。

  畢竟人家小意逢迎,苦練技術,在鬼門關上掙扎著生孩子,為的不就是享受王府帶來的榮華富貴?

  問題的關鍵是,給這個買了,要不要給那個買?

  所以,再多的錢也不夠花!

  不夠花,就會不自覺的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尤其是坐擁十多萬軍隊,掌控數百萬人口生殺予奪之權的藩王,違法比喝水還輕松!

  因此,若想讓君臣兄弟兩不相負,防微杜漸就顯得很有必要。

  貨運站中,劉盈滿臉若有所思,跟在他身后的張不疑則好奇的東張西望,不時戳破裝鹽的紙袋,驗看食鹽的成色以及有無受潮。

  漸漸地,他滿臉疑惑:“怎么全是粗鹽?精加工一下不費什么人力,但能獲利不少呢!”

  劉盈隨口說了一句:“是呀,到時候河東鹽池的利潤下降了,讓蕭相和賠錢了的勛貴找你把少的錢補上!”

  一瞬間,張不疑有些悻悻。

  畢竟這里跟河東鹽池不一樣,河東鹽池的歷史可以追朔到黃帝時期的坂泉之戰,當時炎帝和黃帝就是為了爭奪河東鹽池,于是打了一架,炎帝戰敗,但因為兩家互有婚盟,于是免除族滅,而是加入了黃帝一方,成為了諸夏始祖!

  也因此,河東鹽池這塊肥肉誰也不能獨吞,國家大口吃肉,買了債券的勛貴小口喝湯!

  至于定邊鹽池,這里是劉盈負責經營的劉邦的財產,據說是有神人托夢,劉盈因此找到了這片鹽池。

  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鹽池自然歸劉邦所有,賺到的錢初了繳納朝廷賦稅,分給股東的紅利,劉盈的管理費,剩下的就全落入了劉邦本人的小金庫,是皇帝的私人收入!

  所以,若是這處私人的鹽池把國家掌控的鹽池擠垮了,只怕蕭何第一個不答應!

  想通了這一截后,張不疑不再逼逼賴賴,而是老老實實跟在劉盈身后,只是依舊滿臉好奇的東張西望。

  而這好奇中,還有濃重的貪婪。

  這白花花的是鹽嗎?

  是。

  但更是白色的金子!

  等過幾天火車上滿載著這種白色的金子,以及煤炭這種黑色的金子,呼嘯著駛入長安北站的時候,那種人山人海的場景必然蔚為壯觀!

  看著看著,張不疑突然愣了一下,直勾勾盯著遠處棧板上的貨物,雖然也是鹽,但和那些一袋好幾十斤的大包裝不同,那里一摞摞的全是巴掌大小的紙袋,肉眼可見的精致!

  “那是什么?”張不疑指向前方。

  “精細鹽,高端產品。”劉盈神秘一笑:“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張不疑快走兩步,直接拆開一包倒在手心,手指捻了捻,只見潔白如雪,細膩如沙,和他從前見過的食鹽完全不同,要不是他知道這是鹽,只怕會舔舐一口嘗嘗味道……

  劉盈慢吞吞的走過來,笑著問道:“怎么樣,百錢一包你覺得這個價格能接受嗎?”

  “什么?”張不疑吃了一驚,用手掂了掂分量,睜大眼睛問道:

  “這一包最多一斤(250g)!長安城鹽價冠絕天下,官府鹽坊售賣的最好的食鹽也不過五百錢一石,足足一百二十斤!這小小一包就要百錢?你怎么不去搶?”

  “額……搶錢沒有這個利潤高。”劉盈一本正經的說了一句,旋即笑瞇瞇的說道:“可那種三百錢一石的鹽最多算的上精鹽,顏色依舊發黃,顆粒很大,若是仔細品味,后味依舊不是那么純粹的咸,還會有異味!”

  張不疑回想了一下,輕輕點頭,他們家日常吃的就是那種被劉盈稱之為‘精鹽’的食鹽,有時候確實能夠感覺到有些許異味,但真的只是些許,舌頭不敏感的人完全感覺不到!

  所以,這廝純粹就是矯情!

  劉盈搖頭晃腦說道:

  “老夫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從前的時候大家吃的鹽有些發苦,但那是沒得選,如今有了更好的,為什么不吃點好的呢?”

  張不疑一臉認真的反駁道:

  “話不是這么說的。《管子》有云,大男食鹽五升少半,大女食鹽三升少半,吾子食鹽二升少半,此其大歷也。”

  “我覺得你這個想法和管仲很像!比如他說如果把鹽價漲上去,漲價五成,這樣齊國這個萬乘之國,每年光賣鹽就能多三千萬錢!如果漲人頭稅,則國人都會反對,但調整鹽價,即便百倍的利潤歸于君主,人們也是無法規避的!這就是管仲給齊王說的理財之法!”

  “所以,你學誰不好,非要學管仲?”

  劉盈笑了笑,抓起張不疑的袖子說道:

  “此為錦緞,寸錦寸金,即便是擺在集市之中,閑逛的黔首怕是只能看看,買是絕對不會買的。”

  “無他,兜里沒錢。”

  “那么如果鹽價百錢一斤,又有多少黔首吃得起呢?鹽乃民生,人人不可或缺,怎么可能會漲到百錢一斤?別說我老師那關過不去,只怕我爹知道了也要追打我兩條馬路!”

  張不疑搖搖頭:“既然如此,為何還有此等、嗯,百錢一包的精細鹽?”

  劉盈直視張不疑良久,面帶譏諷:“你是真的不懂還是在這裝呢?莫不是吃藥吃傻了?”

  一瞬間,張不疑臉孔漲紅,結結巴巴的說道:“什么吃藥?我沒有病吃什么藥!別聽止陽瞎說……真的,信我!”

  心疼你一秒……劉盈擺擺手:

  “說正事。這種精細鹽其實并不是賣給普通人,而是賣給關中的勛貴豪商。還是那句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如今日子好過了,大家住有廣廈千間,出則前呼后擁,穿就綾羅綢緞,唯獨在吃上面,卻還是后味發苦的精鹽,這不符合咱們的身份!”

  “重要的是,其實讓自己吃的好一點,也不花什么錢。”

  “畢竟勛貴豪商和普通黔首不同,日常不干什么重體力活,吃鹽的數量其實很少,以你為例,你一個月才能吃多少鹽?恐怕最多不超過常人一半!”

  “所以,每月只多花了那么一點點錢,卻讓自己的生活上了不止一個臺階!”

  “花小錢享大福,這不劃算什么劃算?”

  ps:有關書中鹽的問題。

  其實鹽價偏低了,是劉盈為了民生工程,以及畜牧業的發展而一力打壓的結果,按照《管子》中記載的齊國鹽價,食鹽和糧價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五的關系,也就是一斤鹽換五斤糧食。

  糧價百錢一石,食鹽就是五百錢一石,書中因為銅錢的數量增加,導致通貨膨脹,糧價漲到了兩百錢左右,那么鹽價就應該是一千錢,關中更貴,鹽價應該是一千五。

  至于吃鹽的數量,有記載的是春秋到唐宋年間,百姓日均吃鹽45克,去掉兩成雜質,為36克,元明清人們吃鹽少了,大概是15克。

  這主要是因為將人頭稅折入了鹽價,鹽價貴了,吃的就少了,而諸如牛這種大牲口每天也要吃好多鹽,老百姓養不起了,因此小號的耕犁取代了大型耕犁,人取代了牛,成為耕田的主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