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399章 傳統藝能
  七月十日,朝廷統制公李舜義、監軍樸葂率一萬朝鮮王軍進犯遼東重鎮寬甸,留守寬甸的一百余名齊軍奮起抵抗,堅守城池三日,殺傷朝鮮兵八百余人,最終寡不敵眾,全部英勇戰死。

  李舜義占據寬甸后,縱容部下劫掠三日,以報袁崇煥當年經營寬甸時對新義州的欺凌,好在寬甸城中糧草、軍械大都已經運回沈陽,除了幾百個不肯逃走的本地百姓,什么也沒有。

  三天后,也就是七月十二日,清軍使者匆匆趕到這座鴨綠江旁的遼東重鎮,催促他們的朝鮮盟友,抓緊時間向西推進,劉賊的財物寶貨都藏在沈陽遼陽。

  有明一代,朝鮮國與建州部世代為仇,彼此仇殺,從明初開始,朝鮮國王就隔三差五派人越境捕殺挖參的建州女真,建奴也毫不示弱,經常越境截殺朝鮮人,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末努爾哈赤崛起。

  當然,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朝鮮人看來,劉招孫篡權弒君,導致他們的宗主國大明事實上已經亡國(弘光朝廷性質和暴齊差不多),此時朝鮮作為大明最忠實的藩屬,聯合建州圍攻暴齊,為父母之國報仇,不僅合乎情理,而且將來必彪炳史冊。

  總之,武定元年,夏秋之際,曾經勢如水火的建州朝鮮,因為共同利益,迅速走在了一起。

  七月十二日,寬甸西門,李舜義隆重接見了前來聯絡朝鮮軍的清軍特使恭阿。

  鑲藍旗甲剌額真恭阿今年剛滿十五歲,他是二貝勒阿敏的第四子,阿敏在赫圖阿拉之戰中被劉招孫殘忍殺害后,杜度可憐這位年僅十歲的的舒爾哈齊的孫子,在他的勸說下,開原軍沒有將恭阿趕盡殺絕。杜度稱帝后,恭阿也就成了皇帝的左膀右臂,他是鑲藍旗四個甲剌額真中年齡最小的一個,麾下控制兩千真夷甲兵。

  對于這樣一位實權人物,善于察言觀色的統制公李舜義當然不敢得罪。

  “甲剌額真大人年紀這么小,便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果然是將門虎子啊!”

  恭阿睥睨望向朝鮮統帥,不慌不忙將脖子后面留著的豬尾巴辮撥弄整齊,塞進了鎏金頭盔里,下唇精致的鼠須微微抖動,顯示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

  “當年我阿瑪被劉招孫凌遲處死,那年,我剛剛記事,赫圖阿拉下了大雪,我和我額娘被俘虜到開原,走在路上差點被凍死,那個冬天很冷······”

  “當年劉招孫攻打赫圖阿拉,你們朝鮮人也有參與吧?朝鮮國的火銃兵可是犀利的很!”

  統制公李舜義連忙擺手,指天發誓說:“絕無此事,大王自繼位以來,便與劉賊勢不兩立,只是迫于開原軍威逼,有時不得不替劉招孫賣命,不過我國絕無冒犯過貴部。”

  旁邊幾個朝鮮文官幕僚見這個年輕韃子大官殺氣騰騰,不好說話,紛紛上前解釋。

  恭阿將大手一揮,像是要趕走那些不愉快的記憶,他拍了拍李舜義肩膀,大聲笑道:

  “哈哈哈,統制公不必害怕,我大清與朝鮮世代友好,此戰之后,便是兄弟之國,哪里有兄弟為難兄弟的道理?皇上這次派我來,便是要通知你們,盡早向西沈陽進攻,不使齊軍東逃,等攻下遼沈,攻占鐵嶺,到時兩家一起平分遼東,豈不是美事?”

  劉招孫在世的時候,一個大齊皇帝就讓朝鮮人頭痛不已,又是修建軍港,又是開發礦場,時不時還要朝鮮兵跟隨征討倭國,現在又來了個什么大清皇帝,還讓不讓人活了?

  作為姜弘立的好友,作為朝鮮國文官集團的代表,善于變化的李舜義雖明曉強弱盛衰之道,遵循事大(注釋1)宗旨,然而現在一個小小的遼東竟同時冒出兩個皇帝,不出意外,要不了多久,南方那個弘光皇帝肯定也要讓朝鮮臣服。雖然做慣了奴才,一下子認三個主子,還是讓朝鮮人很不適應。

  而且李舜義很清楚康乾皇帝打的小算盤,無非是想讓朝鮮人沖到最前面攻打堅城,給建奴當炮灰,為他人做嫁衣。這樣的傻事,朝鮮國當然是不會做的。

  建州女真人丁稀薄,經歷渾河血戰、赫圖阿拉之戰,在開原軍打擊下,八旗家底幾乎被全部掏空。

  即便這些年杜度努力維持,不斷將漢人、蒙古人補充入旗,捕獲野人女真,甚至連各旗十二三歲的男孩都不放過,全部編入旗丁——即便是黃臺吉時代,也是十五歲以上才能入旗——即便如此,各旗丁口也一直沒有恢復到黃臺吉時代的八萬,更別說老奴時代的十二萬丁口。

  杜度稱帝時,建州各部包括投降漢人和蒙古人,從十三歲到六十三歲,所有男丁全部加起來不過堪堪兩萬五千人。

  康乾皇帝留下五千老弱在赫圖阿拉,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搬到沈陽,可謂背水一戰,估計是想和他爺爺努爾哈赤當年在薩爾滸一樣,把全部賭注都押上,一戰定勝負。

  建州兵力具體多少,朝鮮方面還不確定,不過他們很清楚,韃子需要自己這個幫手,也正是如此,他們才敢公然和清軍討價還價。

  谷胇</span>“雖說鏟除暴齊為明國皇帝報仇,責無旁貸,然而朝鮮國小兵弱,最多只能在清軍側翼提供掩護····”

  恭阿勃然大怒:“那你們何時去攻打沈陽,莫非要一直留在寬甸,坐觀大清與劉賊決戰!不要忘了,若非我大清在撫順牽制住了齊軍,截斷他們援助寬甸,你們能這么輕松占據此城嗎?”

  李舜義連稱不敢,他越發覺得這些建州野蠻人都是喜怒無常,看見這個恭阿,他便能想象當年阿敏是什么德行,聽聞阿敏是個瘋子,最喜屠城。

  李舜義不想惹惱眼前這個建州野蠻人,于是神色從容解釋道:

  “我國缺糧,去年全國干旱,新義州、慶尚、全羅、忠清、黃海、京畿五道都有百姓餓死,因此軍糧實在難以為繼····”

  恭阿雖然驍勇善戰,然而對朝鮮軍隊的優良傳統,卻是一無所知。

  正在寬甸城中劫掠的這支軍隊,在后勤方面可是有著極其“光榮”的傳統。

  當年萬歷援朝,朝鮮軍在自己國土上打仗,尚都不能解決糧食補給,還要指望入朝明軍從遼東運送糧草喂養他們。

  眼下讓他們出國作戰,渡過鴨綠江遠征沈陽,未免有些強人所難了。

  “什么?放你們進來你們搶銀子搶人口,你們還要問我大清要糧食,是我耳朵壞了還是你們瘋了!”

  監軍樸葂剛準備告訴十五歲的甲喇額真大人,他們不僅需要糧食,而且朝鮮軍隊還缺乏運送糧食的馬車、牛車·····還好李舜義反應靈敏,及時止住了樸監軍的話頭。

  清軍幾位將領紛紛向朝鮮人投去蔑視的眼神,幸好李舜義見多識廣,絲毫沒有被建州韃子的蔑視所影響,他振振有詞道:

  “確實如此,甲剌額真大人大概沒去過我們朝鮮國,確實沒有糧食,以前每次打仗,都是要明國出糧的,實不相瞞,我們從新義州渡江過來,糧草著實準備不足,進占寬甸后,軍中糧草已然快要耗盡了,寬甸堅壁清野,糧食幾乎沒有,我軍難以持久駐守,懇請貴國能夠運送些糧食過來,最好捎帶著牛馬車······”

  恭阿無語。

  半響過后,十五歲的甲剌額真才咬牙切齒道:

  “好,我回去稟告皇上,聽他決斷,你們要趕緊進兵,不得再拖延。”

  監軍樸葂忍不住道:

  “貴使稍安勿躁,眼下萊州、威海等地仍有劉賊殘部,這些人馬不及撤回遼東,兵力當在萬人上下,他們有船有炮,朝鮮君臣擔心這些殘部狗急跳墻,乘機在我國的仁川等港口登陸······”

  “狗屁!一萬人?你怎么不說關內還有十萬齊軍!不過是幾百個潰兵,不成氣候!”

  恭阿懶得再和眼前這群朝鮮人廢話,他翻身上馬,在幾名戈士哈簇擁下準備返回沈陽。

  臨走時,這個兇神惡煞的阿敏兒子給李舜義放下狠話,要求他們必須在三日之內,出現在沈陽城下,并對城中守軍發動攻擊,否則,大清與朝鮮的“兄弟之盟”世代友誼,便不再存在了。

  注:

  1、事大主義:事大主義(朝鮮語:????)是一種儒家的外交理念,是基于強弱力量對比情況之下小國侍奉大國以保存自身的策略,特指1392年-1895年朝鮮王朝對中國明朝和清朝朝貢的外交政策。“事大”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左傳》等中國先秦古籍中,而“事大主義”則是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總結出來的概念。“事大”早期運用于中國歷史上的割據分裂時期,后引入朝鮮并成為朝鮮王朝對華政策的代名詞,近代朝鮮開港后主張效忠清王朝的官僚集團被稱為“事大黨”,“事大”一詞亦被廣泛應用于朝鮮與中國有關的文書中。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