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我給玄德當主公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郃與高覽的為難之事
  聽了這兩個人的名字,劉儉的心中自然是有些激動的。

  但也卻遠沒有達到激動的不能自已。

  冀州各郡國的情況大致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包括這幾個諸侯王剛剛開府,招募的手下精英都是誰,劉儉心中也大概有數。

  劉儉身為南冀州牧,河間國屬于冀州北方的郡國,并不在他一開始的政治管轄范圍內。

  所以剛剛被立牧之時,他的手并沒有往冀州的北方伸過去。

  只是不斷的派人打聽各地的情況。

  類似于張郃和高覽這樣的地方豪杰,基礎于家鄉就近原則,被河間王征辟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這于對劉儉的來說并無所謂。

  如今北冀州牧盧植已經抵達了冀州,他們兩大州牧達成了一致,由劉儉為主,盧植為副,逐步開始整合整個冀州的資源。

  兩大冀州牧一旦合并,就等同于劉儉對于整個冀州都有了掌控之能,那整個冀州的所有郡國、番屬兵馬,劉儉就都可以伸手了。

  這一次找五位諸侯王來此,也是為了此意。

  隸屬于這些諸侯王招募的兵將,劉儉下一步要將他們變成自己的直屬兵將,而諸侯王則慢慢的會變成幫他代理。

  正如盧植所說,天子賜予他的假節鉞之軒,正好可以讓他在冀州和幽州不著痕跡的數倍擴充自己的兵力。

  這被擴充的兵力之中,張郃和高覽自然也是被包含在其中的。

  其實劉儉這次沒有想到,河間王劉陔會把張郃和高覽帶來,不過對他而言,帶不帶來其實也無所謂。

  反正早晚都是要被他統一收編到整個冀州軍的人,早見一天,晚見一天,都是見,啥時候不是見。

  不過,既然這兩個人已經出現在自己的面前,那就早點的見一見吧。

  劉儉對著張郃和高覽道:“二位,請坐。”

  張郃與高覽,忙道:“不敢,不敢。”

  他們兩個人都非望族出身,而是庶出豪右,家中并無經學傳家。

  由于兩人都是河間國人,祖傳產業也都是在河間國,故而當初河間王開府征辟二人時……二人尋思,既然能夠守家待地的當官護族,既走了仕途,又能夠在當地庇護家族產業,著實是何樂而不為?

  張郃和高覽的舉動,在這個時代是普通人大部分都有的心態。

  特別是擁有一定土地和家財,但身份還達不到望族高門的人來而言,若是能夠被征辟到本郡國的家鄉,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了。

  而河間王劉陔,又是河間國的諸侯王,數代居于河間國,所以說劉陔、張郃,高覽三人就是老鄉。

  老鄉征辟老鄉,兩眼淚汪汪,庶出武人的眼界,并沒有那么開闊。

  但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可誰也沒有想到,諸侯王開府,只是空有征辟軍卒之權,但卻沒有能力參政。

  地方郡國的政治權柄還是掌握在當地相國的手中。

  這就讓張郃和高覽感到很是為難了。

  他們加入到諸侯王的麾下,可不是想純純的就是給河間王當大頭兵。

  他們是想借用劉陔開府之后的執政權力為自己的家族以及后代在河間國本地謀取福祉。

  哪曾想,劉陔根本就沒有這個權力,他只能組建一支屬于自己的諸侯王軍,而且這支諸侯王軍根本就不由河間國自己的財政供養。

  轉換一個角度,這支諸侯王軍就等于是跟國家沒有任何關系,屬于劉陔自己的私軍。

  這讓張郃和高覽很是頭疼。

  他們在劉陔這里雖然可以拿到軍餉,但是卻不能為自己在河間國的家族謀取到政治福利。

  張郃和高覽雖然不能說是冀州頂級的巨富,但也絕對不差劉陔這點軍餉。

  但偏偏已經一腳踏入了這個深坑,你要想再直接踏出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畢竟,若是直接踏出來,回頭在河間國,他們兩個的名聲就容易遭人詬病,在二元君主時代,在沒有任何特殊情況下,直接舍棄主上的行為是很容易被人抨擊的。

  所以說,張郃和高覽雖然眼下對自己的境遇有些進退兩難,但也只能是盡心盡力的為劉陔練兵。

  至少在沒有別的契機之前,他們只能這樣做。

  包括今天,劉陔在劉儉的府邸喝多了,他們兩個身為劉陔手下的司馬,卻也沒有擅離,而是像仆從一樣駐守在牧暑之外。

  試想堂堂一個大漢的諸侯王在劉儉的府邸能出什么事?

  那張郃和高覽還在這操閑心演忠誠干什么?

  為的也是想要維持一個好名聲。

  為什么非得要一個好名聲呢?

  劉儉估計,他倆將來以后萬一真沒有辦法,必須舍棄劉陔的時候,有一個好的聲名基礎,在河間國能少挨點罵。

  這個時代的人也都是混的挺不容易的。特別是老鄉和老鄉之間,被征辟容易,但跳槽卻難。

  “兩位真是忠貞義士,能夠為主上做到這般地步,實在是令劉某欽佩。”

  雖然劉儉心中大致能夠猜測到張郃和高覽的真實想法,但他不可能將二人心底最深的秘密說出來,表面上要演的戲還是要演的。

  張郃和高覽畢竟還是年輕,面皮也薄,見識的人也沒有劉儉多。

  被劉儉這么一說,他倆多少有些臊得慌。

  但事已至此,他們二人也只能硬撐裝忠臣了。

  張郃道:“使君如此厚贊,我等受之有愧。”

  劉儉卻是對張郃道:“張司馬何必謙虛呢?其實不瞞二位,我此番找五位諸侯王共聚鄴城,是為了北方幽州的戰事,劉某人有先帝親賜的假節鉞之權,有監管冀,幽兩州的叛亂之責。”

  “根據我手下之人的探報,幽州各地的烏桓,包括郡外草原的鮮卑散部,近來因為我大漢內戰頻頻,頗有異動之勢。”

  “所以我想征調兩州各郡國的兵力,統一于牧暑,以便于隨時北伐,安定河北民生,而冀州境內,諸位大王手下的兵馬則是尤為重要。”

  張郃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

  但是那邊的高覽卻聽出了苗頭。

  卻見高覽拱手問劉儉:“敢問使君,若是使君將各郡國的兵馬統一,由牧暑調配,那以后我各郡國諸王手下軍士,當隸屬于何人?”

  劉儉笑道:“諸侯王開府所征召的兵馬,自然還是隸屬于各郡國的諸侯王,但是為了方便管理,六百石以上的武官,都將在牧暑登記造冊,這些軍官的軍餉秩俸,今后將由牧暑財政承擔,而我也將在各郡國設立郡國謁者,并于州內設一總都尉,專們負責監管掌控各郡國的武官。”

  這一番話說出來,高覽心中多少明白了。

  諸侯王軍還是諸侯王的,但諸侯王軍六百石以上武官的身份編制,全都直接歸屬于牧暑。

  還為這些諸侯王的武官設立了謁者和都尉管理他們。

  這是變相的將諸侯王軍的控制權給剝奪了。

  但對于張郃和高覽而言,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畢竟諸侯王軍的身份屬于模糊不清。

  給諸侯王軍當軍官,有點像是地方武裝私兵的性質。

  但是給州牧當軍官,那可就是大漢朝正規的官身了。

  這在本質概念上可是完全不同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