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我在諸天搜集金手指 > 第三十七章 水務行業現狀
  其實何佑曼沒有跟一眾高管說的是,集團研制出來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其真實成本可能還不到市面上其他處理工藝的百分之一。

  畢竟污水處理的很大費用就是運營費用和維修費用。

  但【超群集團】在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方面,更多的是借用了生物的神奇作用,其運營費用和維修費用是很低的,成本最大的可能還是這項工藝以及【點金桑】這種新型植物的知識產權費用。

  但實際上嘛,這個知識產權費用,其實就是何佑曼的工資。

  何佑曼有工資嗎?

  好像有!

  她身兼【超群集團】一個事業部總經理和首席生物技術研究官兩個職位,妥妥的高管,工資還真是挺高的。

  只是,每月的工資打到她的賬戶上,也沒有見她花過。

  ……何佑曼之所以把污水生物處理工藝的成本說高,其實也是吳思源怕嚇到一眾高管。

  不過就算是傳統水處理工藝三分之一的成本,也足以讓一眾高管興奮了。

  在【碧空生活垃圾處理工廠】里再一次舉行高管會議,會議上,一眾高管完全同意吳思源提出來【深化環保產業鏈,全方面發展】的建議,決定徹底介入垃圾處理行業,不像之前那樣,只處理生活垃圾,這一次要擴展到污水污泥,工業垃圾等領域。

  另外,為了徹底開發這套【生物處理工藝】的潛力,這次會議還決定擴大【生活垃圾處理工廠】的經營范圍,就不在局限于【垃圾處理】,還要介入【收集清運】環節,也就是環衛承包,從源頭掌控【垃圾】這種資源的來源。

  除此之外,經過【超群集團】這套獨有的【生物處理工藝】處理過的水質,只要再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

  這一點不好好利用起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超群集團】在這次會議之中,吳思源力排眾議,決定要進入城市水務行業。

  本來污水處理就是水務行業的其中一個重要領域,依托污水處理業務,進而介入水務行業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高管們有不同意見,主要是因為水務行業并不是一個朝陽行業,因為其特殊性,還具有公益性質。

  長期以來的成本倒掛,讓水務行業相關企業承擔不起,就算水漲價,也很難保持盈利狀態。

  據悉,行業內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務企業,是處于虧損狀態或者微利狀態。

  十二五時期——(華國是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1953-1957年,簡稱為【一五】,第二個五年計劃因為援助中斷胎死腹中,第三個五年計劃是1966年重新啟動為1966-1970年,以后的五年計劃都未中斷,為每一個年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后五年。其中,【一五】至【十五】稱“計劃“,【十一五】起改稱【規劃】。【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

  華國的水務市場蓬勃發展,市場規模達到萬億之巨,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非但沒有使水務企業的神話延續,相反,市場規模不斷縮小。

  據E20研究院統計,十二五期間,外資企業市場份額從十一五期間的50%,跌落到到十二五末期的10%,至今難見復蘇跡象。

  一直以來,外界對水務行業有頗多誤解之處。

  華國水網曾經公布過水務行業的平均毛利率為40%,引來民間的熱議,指責水務行業是【第一暴利行業】。

  在2010年,18家水務公司中,參與污水處理投資運營的上市公司共14家,該項業務平均毛利率%。涉足市政供水投資運營的公司共11家,該項業務平均毛利率%。水務工程建設方面,有9家公司參與此類業務,平均毛利率%。

  這么一看的話,好像水務行業真是一個暴利行業。

  但實際上,高毛利率不等于高利潤率。【平均40%以上的毛利率】其實是一個大大的“水泡”。

  水務公司是重資產行業,財務成本很高,折舊更高,僅以毛利率評判其整體利潤水平是不科學的。

  以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計算,按目前的水價,自來水公司一年的營業收入大約7000萬~8000萬元,其中毛利大概在3000萬元,如此計算自來水公司的毛利率接近50%是沒有問題的。

  但折舊、貸款利息等成本也接近4000萬元,這樣一算公司就會虧損。毛利率計算方式并沒有把財務成本和管網前期投資計算進去,而這塊卻是供水中最大的成本。

  供水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投資再建造的成本,包括管網老化修繕、新建廠區和設施的資金等。

  自1998年后,城市供水行業管網等設施的投資都來自水務公司,政府的投資基本上為零。

  這意味著水務公司在投資建設這一塊的成本會非常重。

  其實從1995年開始,國內自來水公司便開始全行業虧損。

  華國水網的統計顯示,在2009年2月,全國自來水生產行業毛利率整體為%,但同期利潤率為-%,凈資產收益率為-%。

  這說明水務行業是一個無利可圖,甚至會嚴重虧損的行業。

  造成水務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不斷高漲的供水成本。作為供水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水資源費的提高以及原材料、電價、人工等直接成本的上升是導致供水成本提升的根本原因。

  其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成本約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管網漏失、水管單位人員超編、成本分攤不合理、盲目建設等原因導致的不合理成本,也是水務企業虧損的一大原因。

  直到去年——2016年,水務企業的虧損都是一種常態。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通過水務行業監測的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底,華國水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1620家,與11月相比數量一致。

  12月,行業虧損面有所下降,但虧損企業依舊達到364家,與上月相比減少14家,規模以上企業虧損比例達到%,較上月下降個百分點。

  整個2016年,水務行業虧損總額59.7億元,同比增長2.1%。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