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娛樂王朝 >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結束也是開始
  首先登場的是首輪的第二名林子軒,他抽到的歌曲是華語版的《浮夸》。

  這一曲粵語版《浮夸》曾震驚海內外的華語社會,至今仍是王一般的存在。

  這首歌是陳藝迅加入雪域娛樂的時候,劉清山專門為他“創作”的單曲,具備了特別簡單而又容易記得的音樂元素。

  歌中以小人物的心態,刻畫出小人物不被重視,一輩子平凡卻又想不平凡,但卻無處可以讓自己受到理睬,越心酸,越難過,越郁郁不得志,便從委屈到怨恨的形象。

  它描寫的是一個人的心態,一些充滿著陰郁的場景,處處透著一股邪氣。

  此曲一出,無數人猜測他究竟想寫誰。

  事實上,《浮夸》這首歌更多的是一種諷刺。是諷刺這個壓制人的社會。幸運兒并不多,若然未當過,就知他為何。

  今天林子軒的華語版,聽眾們聽到了純粹的,干凈的靈魂,沒有一絲塵染的,就這么寧靜的存在著的,卻又讓人不得不注視又不敢直視的光芒。

  很多人聽懂了在喧囂繁雜五光十色人海中的孤獨,冷清,挫折,寂寞,格格不入,懷疑,彷徨。

  以及堅持的倔強,等待的執著,無數未被認到但無比珍貴的心血,隨心而唱的高貴,對音樂對生命的敬畏,華麗蛻變的驕傲。

  他的唱功和嗓音條件無疑是優秀的,但這首歌太過著名和經典,即便是他詮釋得再完美,在演唱這一版本的時候肯定也很吃力。

  因為有些咬字真的會一不小心咬成粵語的,這點,所有在ktv唱過華文版粵語歌的人都知道。

  林子軒能把別人的歌翻唱出自己的味道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尷尬的是陳藝迅的,不止他不可以,目前為止所聽到的聲音,無一可以。

  并且珠玉在前的影響是無窮大的,也會導致后來者的任何模仿或改編,都有可能引來更極端、片面性的質疑和嘲諷。

  即便是劉清山也不理解原版的《我是歌手》,為什么會把華語版的《浮夸》抽選出來。

  不過他仍舊照搬了原版,因為他沒有時間去改動太多,隨手的剽竊更適合他的目前狀態。

  因而這首歌的現場盡管同樣具有震撼效果,但很可惜,在很多人看來它是有瑕疵的,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原唱的不可替代性。

  隨后登臺的是羽銓兄弟,他們演唱的歌叫做《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兩人上場后,陳羽生在音樂響起之前說了四個字“致敬經典”,瞬間震撼全場,引起幾乎所有人的動容。

  現場鴉雀無聲,仿佛沒人敢接他的話,因為這句話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東西,諸如尊重,膜拜,向往,仰望,很明顯這四個字也是大多數人的心里話。

  根據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內容可以看出,這首歌是一首感恩之歌,表達了作者對那些知道他名字的人的感激之情。

  說明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旋律和歌詞都非常動人,令人深思。

  兩個人的演唱,就很好地抓住了這首歌里的精髓,深情投入,并且誠意十足。

  更重要的是,他們每一場都將快被人們遺忘的歌曲改編成哥倆自己的風格,耳目一新,充滿了新鮮感。

  其實想想,這對組合若是奪冠才是最合理的結果,畢竟是首發選手,他們的改編大多數情況下也能讓人覺得有新意。

  而且他們唱的歌和他們的“在一起”都讓人覺得很正能量,更尤為緊要的一點是兩人正當紅,還擁有著劉煥或刀郎無法比擬的“活性”擁護群體。

  這首歌總的來說,兩個人的完成度還是很高的,現場觀眾也或因是最后一首歌的原因,不僅集體大合唱,甚至直播的鏡頭里準確地捕捉到了很多張流著不舍淚水的觀眾們的表情。

  況且這首歌極為的適合用來當做結束曲,也就相當于為這檔創新性的音樂節目,留下了一個最完美的句號。

  果然最后的結果宣布之后,就是他們的總冠軍,但劉清山注意到,在宣布結果的一剎那,看到林子軒的眼睛里有一瞬間的晃神,可是很快就過去了。

  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劉清山也算是對這個人了解了很多。

  林子軒在做人方面是聰明的,你看他說話,總是滴水不漏的樣子,多年的從藝經驗和生活經歷儼然讓他很老成。

  他是單純愛音樂的,這檔節目里除了楊宗偉和林子軒,別人都去參加《歡樂大本營》了。

  此次他來參加這個節目,主要是為了籌備新專輯選擇好的合作伙伴,如此多人肯定他,甚至通過這個節目是才認識他也喜歡上他的情況下,他的新專輯銷量不會差,這才是他最想要的成功和肯定吧。

  宣布結果的人當然只會是劉清山,但他并沒有說太多跟節目無關的事情,因為今晚的總決賽之夜時長足足四個小時,同樣也是除了國視春晚之外破紀錄的直播時長。

  這樣大型的演出牽扯到了很多方面,每浪費一分鐘都將是不可估量的支出。

  其他的排位名次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實際上冠亞軍的稱號也并沒有什么實際用場,頂多了算是一個個人榮譽而已,因而結束就結束了,沒有哪一位歌手真的去在乎這件事。

  因而也導致接下來的慶功宴上歡歌笑語一片,上上下下的歡樂氣氛濃濃,連到場的申城衛視的高管們都放開了去喝,去鬧,很沒有矜持的樣子。

  因為他們都覺得今晚值得放得開,心情也跟大部分的參賽歌手們是一樣的,收獲滿滿,名利雙全。

  實際上收獲最大的還是劉清山,除開經濟收益不談,從此夯實了他內地金牌策劃人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

  就因他開創了華國電視綜藝史上的一個新流派——全景式綜藝節目。

  參賽歌手從到達、等候、觀看其他人演唱等等,參加這個節目錄制的全部過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次細微的反應都通過鏡頭傳達給觀眾。

  節目沒有故事、沒有煽情,只有純粹的音樂,臺上沒有伴舞、演唱前甚至沒有任何vcr來渲染這個歌手曾經有多牛。

  就是簡簡單單給歌手一個舞臺,一個配備了頂尖管弦樂隊的舞臺,讓歌手去現場發揮,讓觀眾欣賞音樂的純粹。

  而且節目在集結了歌壇的資深唱將、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向觀眾呈現了一場音樂盛宴的同時,揭示的文化內涵,營銷模式,和節目本身的創新性,也值得每一個媒體人思考與借鑒。

  這檔節目不是音樂行業的突破,但卻是電視綜藝節目的一次突圍,歌手們的新突破,還有回歸音樂本身的真。

  雖然名為比賽,而比賽實際上只應是歌手與歌手之間,歌手與觀眾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

  歌手在舞臺上,不是勝利的追逐者,而是一位純粹的歌者,讓每一位歌者盡情揮灑信仰,讓整個華語流行樂壇整體提升才是他們的夢想。

  這也是《我是歌手》這個節目最大的社會價值所在。

  如果說迷人的聲光特效和高品質的歌手演唱,是《我是歌手》成功的關鍵的話,那么將華國兩岸三地的職業歌手置于激烈競爭中,繼而推動了內地音樂市場的快速發展,才是最具有格局性的重大歷史意義。

  音樂雖然只是劉清山的一個副業,但因此而帶來的行業地位卻是他用來掌握未來娛樂王朝的必要手段。

  人們大多只是看到了節目的本身,而潛在的歌壇人脈,才是他愿意花費這么多心思的原因。

  內地音樂界不同于歐美同行業,在我們還在嘗試著接觸和融合歐美十幾甚至幾十年前流行音樂風格類型的時候,其實人家早就形成了幾十年豐富經驗積累起來的固定流派和傳承。

  劉清山為什么能在那邊很快開拓出市場,而不能在內地歌壇擁有更大的名氣和地位?

  因為華國內地的風格和流派尚處于摸索當中,一切基于拿來主義的基本框架之上。

  而他的英文歌曲作品,就很好的切準了歐美流行潮流走向的脈搏,盡管作品并不是很多,卻起到了一個引導作用,是業以成熟流派和風格上的再創新。

  再加上西方社會環境一直崇尚的個人英雄主義的傳統認知加持,劉清山這樣一個在各方面都引來轟動效應的外來者,就會格外具有了榜樣作用。

  實際上西方人更崇尚個人崇拜,盡管他們的科學更發達,社會法制更健全,骨子里對更強者的尊崇又跟信仰相關聯,所以劉清山能在那里取得更快的認同。

  反之華國人更注重現實,更看重集體榮譽感,思想境界也相對保守,這也是他音樂方面反而不如英文作品影響力的原因。

  于是如何能取得如同歐美那樣的行業內認同度,就成了他在內地市場的首要問題,其中的人脈更是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當天的宴會進行到了很晚,劉清山盡管終于松了一口氣,卻還要緊張地等待著第二天來自全社會的信息反饋。

  因為數據是死的,社會的反應跟市場反應還是有著不同的最終導向意義。

  畢竟民聲永遠是大多數人的要求和愿望的體現,是數據和娛樂媒體宣傳永遠取代不了的社會現實。

  所以,早在宴會的舉辦同時,劉清山就吩咐石慧帶人密切關注網絡上的各種聲音了。

  而他為了等第二天的國家級報刊的輿論定位,一直待在了雪域娛樂的辦公室里整晚未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