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災難藝術家 > 941 大刀闊斧
  世間萬物,無一不是一體兩面,沒有絕對積極也沒有絕對消極,就好像——

  爭議。

  大部分時候,人們都不喜歡爭議,因為爭議往往意味著喜惡的劇烈偏差和極致區別,這是一件壞事。

  但這一次,發生在回聲之上的爭議,卻是一件好事。

  作為一項新生事物,總是需要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關于流媒體平臺,即使入宅已經在行業初步站穩腳跟,但固定觀念依舊是絕對主流,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僅僅依靠回聲自己的發聲和解釋,人們往往心生抵觸,拒絕傾聽,哪怕回聲在這里面紅耳赤聲嘶力竭,恐怕也收效甚微,如同廣告一般被人們自覺過濾。

  此時,爭議登場。

  爭議,也就意味著熱度,同時也意味著疑惑和挑釁,這也給予話題拓展的空間,同時成為回聲自我展示的機會。

  熙熙攘攘之中,回聲,始終站在風口浪尖之上,熱度就沒有降下來過,一時之間,可以看到數不勝數的洶涌浪潮蜂擁而至,浩浩蕩蕩地在社交網絡之上蔓延開來,伴隨著爭議,反而贏得越來越多支持——

  真相,越辯越明。

  一個好消息,回聲的服務器,承受住了第一波沖擊的嚴峻考驗,并沒有出現當機也沒有出現卡頓的狀況。

  換而言之,用戶們并沒有感受到使用體驗的糟糕。

  但是!

  暫時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因為網頁和應用程序的流暢,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也許,全新注冊的用戶數量根本沒有想象中那么多,服務器自然就沒有達到負擔上限,這才是人們普遍的想法,不是嗎?

  那么,真的是如此嗎?

  不管如何,就這樣,回聲,不一樣的煙火,特立獨行地登上歷史舞臺,徐徐拉開序幕——

  以“電影感”評價打開電影/劇集作品的全新審美體系,弱化排行榜和評分系統的影響,這都是劃時代的。

  沒有多久,另外一種質疑觀點又再次得到諸多關注:

  人氣榜單和評分系統的影響力被弱化之后,普羅大眾應該如何選擇觀看對象?

  對于年輕一代來說,他們已經習慣了各種各樣的排行榜,而這些榜單則成為他們調侃作品的唯一標準。

  比如,周末票房排行榜冠軍。

  比如,五月口碑榜冠軍。

  比如,熱搜榜前十作品。

  諸如此類等等。

  他們需要看到榜單,看到那些排名數字,才能夠產生興趣,當然,看到榜單之后,再如何篩選觀看對象,這又是另外一件事。

  然而,現在回聲卻有意識弱化這些榜單的影響,盡管初衷是積極的,但效果真的可以嗎?

  難道他們需要回到原始時代,依靠口口相傳來了解那些值得觀看的作品?還是笨拙地,關注平臺的每周上新,然后所有全新作品都刷一遍嗎?

  普通網友們表示,沒有這樣的時間,也沒有這樣的精力和耐心,這樣的笨辦法顯然已經無法跟上時代腳步了。

  對此,回聲略顯反常地,沒有做出任何回應,而是放任社交網絡之上的爭論持續下去。

  事實也證明,哪怕沒有回聲的引導,網友之間也存在大量聰明人。

  其實,榜單是一種壓迫也是一種焦慮,對觀眾對電影制作團隊來說都是如此。

  觀眾們看著人氣榜單順位挑選自己的觀影對象,進而產生一種困境,人氣榜單前三名的作品似乎人人都看了,如果自己不看是否落后于潮流,但如果自己看了之后卻不喜歡又應該如何回應?

  制作團隊也同樣如此,為了進入人氣榜單絞盡腦汁,以至于根本沒有心思放在創作本身上,而是持續不斷地刷榜刷分,本末倒置地關注錯誤重點,進而破壞市場。

  長此以往,這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一方面,所有人在創作的時候都以榜單為對象,作品同質化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創作意識被流量操控。

  另一方面,審美取向也將漸漸同質化,以至于本來就缺少生存空間的獨特作品們,進一步被擠壓到角落。

  那么,最后呢?

  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即使是陸潛也不能,他也不知道如此惡性循環最后到底會通往一個什么結局。

  但是,陸潛能夠確定一點,“解除好友”和“突襲”這樣的作品就將沒有生存空間,就好像當初院線不相信這些作品能夠成功一樣,榜單和流量導致的“主流性”,將會越來越流水線化、標準化、模式化。

  這也是陸潛一直在避免的。

  所以,回聲做出了這樣大刀闊斧的嘗試。

  當然,不是說榜單和評分不重要,而是說這些參考因素不應該搶走作品本身的重量。

  從如此角度來看,回聲的做法就值得推崇——

  弱化,而不是取消。

  也就是說,只要觀眾愿意,他們依舊可以看到榜單,通過榜單來尋找觀影對象,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標準。

  形成相對應的是,回聲推出了“每周推薦”選項。

  不久之后,回聲依舊沒有針對話題做出任何回應,卻公布了“每周推薦”的運行方式,真正用意不言而喻。

  “每周推薦”,借鑒了三大電影節的評審團模式以及“電影手冊”的編輯模式,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嘗試。

  回聲編輯團隊一共擁有十五位成員,分為三個團隊。

  每個團隊將輪流負責一個月的“每周推薦”,也就是四期到五期內容,三個月一個輪回,最主要就是為了確保多樣性。

  不同編輯團隊的不同審美,源源不斷地迸發靈感,對藝術進行不同解讀和賞析,持續帶給用戶全新體驗。

  同時,回聲還公布了編輯團隊所有成員的身份和履歷,完全透明——

  其中,有資深的專業影評人、有電影制作團隊的業內人士、有電影專業的大學教授、有純粹的電影愛好者、有剛剛進入美術專業的大一新生。

  等等等等。

  大部分人,全部都是兼職做這份工作;并且回聲表示,這些編輯團隊不是一成不變的,包括三位主編在內,也可能隨時更換,避免蘭川記者協會的事情發生,確保編輯團隊的靈感能夠一直保證活力。

  越研究,就越新奇,再次展現回聲的野心。

  流媒體平臺在原創內容方面投入大量資金,這是可以預期的;但回聲在內容之外,對審美體系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這無疑是破天荒的。

  方方面面都能夠看得出來,回聲,正在試圖走出一條不同尋常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