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朕就是亡國之君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
    一壺茶喝完,石亨在河套說的那些擔心,全都不是事兒了。

    陛下一如既往。

    大軍在前線,死不旋踵,大皇帝在明軍的身后,消除掉那些嘈雜之音。

    楊洪說的很明白,興文和振武并不矛盾,也不沖突。

    太祖皇帝大辦特辦社學,乃是興文,太宗皇帝修永樂大典,也是興文。

    可是并沒有耽誤大明軍隊強無敵。

    進攻和防御是有間隔的,在進攻之后的防御狀態下,有人大肆推動,這興文匽武立刻就起來了。

    限制皇帝的權力,無非是害怕皇帝抓著刀子。

    反過來講,不貪贓枉法,為何要害怕皇帝抓著刀子呢?

    于謙側著身子問道:“這精忠演義有沒有一本,借我看看,這評書講的太慢了,一日一次,我哪里有那么多的功夫。”

    于謙很忙,他沒空天天到這燕興樓來聽戲聽評書,大皇帝銳意進取,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做了。

    胡濙從袖子里拿出了書,滿是笑意說道:“拉于少保喝茶,自然是早有準備,陛下讓我給你的,那些狺狺狂吠,搖唇鼓舌之徒,完全沒必要理會。”

    于謙接過了那本精忠演義,點了點頭,書居然有八十回,頗為厚重。

    “于少保且休息,我去準備下天明節之事。”胡濙眼睛一轉,離開了燕興樓,如同普通的老翁一樣,走進了人來人往之中。

    胡濙不是于謙,他是奉命領著于謙看一看,聽一聽,傳達一下圣意,他還有事做。

    于謙收起了書,剛走了兩步,就停下了腳步。

    他被店家攔了下來。

    “于少保,這茶錢還沒付呢,胡尚書走的比較急,誠惠十二文錢。”小兒雖然一臉諂媚,但是卻不肯放于謙走。

    于謙摸了摸袖子,拿出一枚銀幣說道:“我只有這個。”

    “你認得我?也認得胡尚書?”

    于謙已經意識到了有點奇怪,他入京不到三年,還有一年在山外九州,又不怎么拋頭露面,這是怎么認出來的?

    店家眨了眨眼,笑著說道:“開門做生意,自然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便是認得于少保和胡尚書了。都是朝里的明公,萬一開罪了,可不得了。”

    店家一拍腦門說道:“哎呦,找不開,店里就一吊錢了,于少保這一銀幣實在是太多了,那都是煤市口、糧市口才找用的大錢。”

    于謙收起了銀幣說道:“那找不開的話,就到九重堂取就是了。”

    店家抬頭看一眼二樓說道:“那于少保得立個字據,空口白牙,我也拿不到這十二文了。”

    于謙眼睛一瞇,悶聲笑了起來,他已經全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這店里肯定是能找開這一銀幣。

    燕興樓是什么地方?多少人來這里吃酒辦宴?能沒有銅錢找零?

    不過是為了就是這字據罷了。

    京師還有人不收銀幣的嗎?

    于謙雖然住在九重堂,錢對他來說也沒什么意義,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大明銀幣,在民間被追捧到什么地步。

    顯然是有人想要他的欠賬字據罷了。

    是誰呢?

    于謙卻也不動怒,轉身離開說道:“自然會有人付錢。”

    興安此時就站在二樓,這局是他設下的,燕興樓和太白樓都是內帑的生意。

    這天底下敢這么明目張膽,給于少保設套的能有幾個?

    只有大皇帝陛下了。

    大皇帝陛下本來打算拿這欠錢的字據,等到明日的時候,給于謙上一堂人心險惡的課,不要那么良善。

    于謙回京之后,必然會繼續他勸仁恕的事兒,朱祁鈺自然要讓于謙稍微狠厲一些。

    這是個君臣拉扯的過程。

    自從于謙入京之后,這個拉扯的就已經開始了。

    店家剛要追出來,一個校尉攔住了店家,撒下了二十四文錢。

    于謙的身邊,常年跟著二百名從京營中遴選的校尉,這些校尉實質上就是于謙的鐵冊軍。

    于謙在京師之戰中的功勛,足以封伯了,這畢竟是君出虜入的大禍,但是那時候,需要于謙繼續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坐著,就不得不先給了個少保的位置。

    于謙的鐵冊軍,這些校尉從京營遴選,而不是從錦衣衛,只有保衛職責,沒有監視之事。

    于謙雖然和胡濙在街上溜達,但其實也是有鐵冊軍跟著的,于謙沒散錢支付,但是這些鐵冊軍有。

    這拉扯的第一個回合,顯然是平局。

    不過沒關系,大皇帝還有后手,等著于謙咬餌。

    于謙在街上看了許久,這已經十二月份了,本來該萬物凋零的時候,但是街上人來人往,都是置辦年貨的人。

    今年的街頭,比去年跟熱鬧了一點,別的地方,于謙不太好說。

    但是京師的勞保局盡職盡責,哪怕是盤踞在京師九門之外民舍的百姓,過年了也要扯兩丈布,割上幾斤肉,稱點豆子做臘八粥。

    于謙走過了大街小巷,慢慢的回到了九重堂,正打算入門,就看到了今年的新科榜眼劉昇,等在門外。

    于謙左右看了看,他這九重堂自從設立以來,就很少有人登門,他連大小時雍坊官邸都不住。

    誰閑的沒事干,到于府來找晦氣呢?

    既得罪了陛下,又得罪了于謙。

    當初石璞作為工部尚書,要到兵部當左侍郎打下手,于謙都沒要。

    于謙不結朋黨,無論是同榜、同鄉,還是坐師他都不弄,他不想當權臣,只想當個忠臣。

    這劉昇想來是等了一些時間了,于謙認識劉昇,知道他躍龍門登科了。

    毫無疑問,劉昇就是朱祁鈺準備的第二回合拉扯。

    劉昇哪里人,嘉興府桐鄉人,于謙是杭州府錢塘縣人士。

    桐鄉和錢塘縣就隔著一條錢塘江,他們乃是正經的同鄉。

    這大皇帝和于少保第二個回合的拉扯,正式開始。

    于謙上下打量了下劉昇,劉昇自然也是打量著于謙。

    劉昇趕緊把拜帖地上,俯首說道:“小生乃是桐鄉人,見過于少保兩次,家父劉長翊,曾經和于少保同為杭州府萬松書院同窗。”

    于謙點頭說道:“我知道你,都長這么高了,也胖了些。”

    于謙并沒讓劉昇進門,他又左右看了看,只能笑著搖頭。

    這也就是新科進士才辦這種事,于謙這九重堂,等閑誰會過來觸這個霉頭?

    除了陛下外,其他人也都一個待遇,于謙連門都不會讓人進,有什么事,在門外說便是。

    他沒把劉昇轟走,那是看在劉昇他爹的面子上。

    萬松書院是個始建于唐朝貞元年間,原名報恩寺,后來改名為敷文書院,再后來改名了萬松書院。

    這書院,就是梁山伯和祝英臺所在的書院。

    劉昇愣了許久說道:“在這里說嗎?”
< r />
    于謙點了點頭,并未搭話,這九重堂的門,不是那么容易進的。

    劉昇有些話是難以啟齒的,在大街上說事,他實在是有些難以開口,但還是牙一咬說了清楚。

    事情并不復雜。

    劉昇有個戲班子,就是那個曹姓男伶所在的戲班子。

    這個戲班子雖然唱不得《精忠旌》三十七折,但是唱一些才子佳人類的曲目,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劉昇還是為曹姓男伶強出頭,跟蔡愈濟別上了,這蔡愈濟,兩鬢斑白,還是七品監察御史,在劉昇眼里,自然是好欺負。

    但是蔡愈濟哪有功夫搭理他?陛下大計正在籌備,開了春就要進行,蔡愈濟壓根不搭腔。

    這本來唱才子佳人足以過活,但是這戲班子卻是每況愈下,劉昇就只好四處拆借,想把這戲班子維持下去。

    這拆借了不少的錢,結果這曹姓男伶,帶著錢跑了!

    原來這戲班子的營獲,其實完全可以維持,畢竟京師這么大,養個戲班子完全不是問題,曹姓伶人讓劉昇去借錢,完全是為了騙錢跑路。

    這曹姓男伶本就是戲子,那說起話來,做起事來,處處都是戲,的確是很能唬人,這劉昇就給騙了。

    劉昇作為翰林,登堂入室,結果是被人騙了錢財,還被人戲弄,錢沒了不說,還被債主堵了門。

    劉昇就到順天府報了案,但是這曹姓男伶都跑了半個多月了,順天府倒是把案子查清楚了,但是去哪兒抓人去?

    正所謂: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

    劉昇咬牙切齒的說道:“若是找到了這曹伶人,必然將其打殺了,方解心頭之恨!”

    于謙有些莫名其妙的問道:“那你找我是要做甚?你不是應該找那曹姓伶人去嗎?”

    劉昇面露兇狠的說道:“還請于少保為我做主,請于少保動用錦衣衛,將其抓捕歸案。”

    于謙初聽聞,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他瞪大了眼睛,看著劉昇認真的表情,差點笑出聲來。

    他指了指自己說道:“你的榜眼是花錢買來的嗎?你讓我動用錦衣衛?!”

    劉昇搖頭說道:“還請于少保看在家父的情面上,幫小侄一把,抓到了人,這銀錢必然分少保…三成!”

    這是個情面的問題嗎?調動錦衣衛那是面子的問題嗎?錦衣衛是什么性質的衙門?

    于謙無奈的說道:“你知道錦衣衛又名緹騎嗎?”

    劉昇點頭說道:“知道啊。”

    “那緹字何解?”于謙已經嚴重懷疑景泰二年的科舉,有重大科場舞弊案!

    他已經那開始考校劉昇的學問了。

    劉昇有些發愣,但還是說道:“緹,帛丹黃色,赤也。禮曰:赤緹用羊,四曰緹齊。”

    于謙嘆服,這家伙,讀書還是不錯的。

    于謙無奈的說道:“緹騎是天子親衛,乃是由執金吾騎而來,只有陛下能夠調動,你…請回吧。”

    這個劉昇顯然是讀書讀迷糊了,鉆進了書里,倒是把書讀通透了,可是也就只會讀書了。

    每次科舉,這樣的人也不少,他們既做不了推官,也弄不好學問,最后都在翰林院養老等死了。

    比如永樂十九年的狀元和榜眼,也是如此,并非孤例。

    于謙琢磨了下,回頭得找胡濙研究下這科舉制如何改良了,至少這算學得加進來,否則都是這般死腦筋,肯定不大行。

    劉昇還要說話,校尉已經攔住了劉昇的去路。

    于謙其實有幾種處理方式,第一種借他點錢,讓他還債。

    第二種就是幫他到順天府說一聲督辦此事。

    第三種就是最無情的這種,也就是現在于謙的處理方式。

    于謙是少保,掌握的是公器,他連自家宅子都認為是暫住,等到人哪天宴去了,就讓妻子搬出去住。

    他不是個以公謀私的人。

    至于借錢,這劉昇欠的太多了,于謙哪有這個錢幫他?

    升米恩,斗米仇,于謙是個好人不假,但是他可不是個爛好人。

    劉昇欠了那么多錢,于謙真的幫不了他。

    這第二個回合的拉扯,于謙又沒有留下任何的把柄,給大皇帝去嘮叨。

    而且于謙對劉昇并不同情,他們的確是同鄉,也只是同鄉罷了。

    人總需要長大,劉昇家乃是嘉興望族,也不用于謙去操心,他的生計問題,因為劉昇還得起拆借的銀錢。

    劉昇找于謙,只是想借著于謙的權力,找到曹姓伶人。

    正因如此,于謙無論如何不能幫他。

    于謙走進九重堂搖了搖頭,這劉昇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顯然是有人鼓動。

    能是誰呢?

    次日的早上,朱祁鈺在講武堂宣見了于謙。

    “參見陛下,陛下圣躬安否?”于謙見禮,一如既往的儒雅隨和。

    朱祁鈺笑著說道:“朕躬安,坐。”

    “下盤棋?”朱祁鈺有些手癢的說道。

    于謙看了一眼興安說道:“那就下幾把。”

    于謙排兵布陣,想了想滿是笑意的說道:“陛下,臣怎么說也在地方巡撫了十九年,從地方到了朝廷,官至兵部尚書,沒那么弱不禁風。”

    “陛下那些擔心實屬多余,臣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

    于謙知道是陛下安排的燕興樓店家攔人,也知道是陛下找人鼓動了顯得極為愚蠢的劉昇,去九重堂尋他幫忙。

    他更知道陛下是一片好心,不想讓他當個爛好人。

    朱祁鈺笑著說道:“朕可什么都沒做。”

    釣魚佬不可以承認自己空軍,那就直接說自己沒去釣魚好了。

    不過至此,朱祁鈺也全然明白。

    于謙是個好人不假,但那也是卷了十九年,從地方卷到朝廷的少保、兵部尚書,馬上就是文安侯的好人。

    另外一個卷了十九年的裴綸,才剛當上了山東布政使,在地方執掌大權,在京師也就和李賓言差不多,從三品罷了。

    于謙已經混到了超品侯爵了。

    這等朝中大臣,只要不是皇帝起了心思,等閑情況下,誰能下克上斗倒于謙呢?

    況且于謙最大的后臺正是皇帝。

    當初三楊跟張輔斗,三個人斗一個,也只是把張輔氣的不上朝而已,到了戎政之事,還是得依仗張輔。

    但是這依仗張輔的同時,還處處限制武勛,就土木堡之戰前,但凡是朱祁鎮能聽張輔一句,現在朱祁鈺還是郕王爺,而不是皇帝了。

    “陛下,下次奉天殿朝議,胡濙可能要請旨辦天明節。”于謙先跟皇帝通通氣,試試皇帝口風。

    于謙稍微解釋了下天明節的原因,更是把自己的想法說的明白。

    朱祁鈺立刻就樂不可支說道:“天明節不錯,連起來,休沐七天也很好!”

    “胡尚書到底寫了什么好東西,這么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