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朕就是亡國之君 > 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
    于謙想起劉昇的一番話語,就是嘆息,無奈搖頭。

    劉昇不適合在京師打混,他應該回嘉興府,有他老爹看照著,也不會出事,再這么下去,怕是要遭殃。

    劉昇不是李賓言,李賓言是對勢要豪右之家有點幻想,但是一旦經歷,便知道總結,而不是渾渾噩噩。

    于謙無奈的說道:“只盼著他翰林院里算學老是考不好,陛下革了他的功名,也比丟了性命要強。”

    劉昇會死嗎?

    在于謙看來,這么繼續招搖下去,定會死,居京師大不易,每一步都得如履薄冰,小心謹慎。

    雖然浙江每次恩科,都有三十名左右的進士,但是鄉黨二字,看似緊密,不過是為了利來利往,這般愚蠢,誰人敢幫他?

    朱祁鈺笑著說道:“事非干已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不理會他便是了。”

    淝水之戰,朱祁鈺手持苻堅,大獲全勝,畢竟八十萬打八萬,總歸是優勢在我。

    第二把再次開始,朱祁鈺依舊手持苻堅。

    于謙笑著說道:“陛下,四勇團營此次作戰,兩次渡黃河,發生了點趣事。”

    “楊俊帶著人度過黃河沿著黃河南岸,一路疾馳,隨后再渡黃河,本來半渡而擊,乃是最佳戰機,為此楊俊做了周全的準備,但是瓦剌人似乎壓根不知道四勇團營要打朔方府。”

    “渡江之時,瓦剌人已經知道了大明軍隊奇襲朔方府。”

    “半渡而擊不成,亦有不鼓不成列之時,未曾擺好陣勢的戰機,這也是一擊擊潰敵軍的好時機。”

    “那時候若是瓦剌人還有一戰之心,未嘗不可將我軍盡數消滅于黃河沿岸。”

    “但是阿剌知院他們強劫一番,跑的飛快,溜之大吉。”

    “這不就是宋襄公當年做的蠢事嗎?”

    朱祁鈺笑著搖頭,在兵推棋盤上,半渡而擊、未列陣而擊,都是戰機的一部分,但是瓦剌人全無戰心帶著人跑路了。

    宋襄公與楚人戰于泓水之畔,楚人半渡,大司馬子魚上諫,請求攻打楚人,宋襄公不同意。

    楚人未列陣,大司馬子魚再請進攻,宋襄公還不同意。

    直到楚人完全準備好,宋襄公就被打的丟盔棄甲,宋襄公腚上還受了傷。

    宋襄公還嘴硬,說:君子不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俘虜頭發斑白的老人,這是古代用兵的道理,不憑借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我不攻擊沒有排成陣勢的敵人。

    楚人盛贊:宋襄公好君子!

    這次四勇團營奇襲朔方,本身風險很高,但是急行軍奇襲,收益也很大。

    否者渠家設置的縱火、炮藥、戡亂三司,就把整個河套給毀了。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瓦剌人的士氣不是在東勝衛下崩解的,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而是在集寧縱兵索財,軍紀最終失控,變成了大屠。”

    “陛下,軍隊無論如何不能求財。”

    這是于謙對這次集寧大屠的一個理解,集寧本身并不富饒,瓦剌人也只是把這里當成夏盤營放牧,壓根沒有統治此地的覺悟。

    縱兵索財,軍紀失控,最終變成了一片人間地獄。

    集寧如此,河套亦是如此,若是大軍索財,那后果不堪設想。

    軍隊一律不得經商這件事,原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朱祁鈺反而問道:“這個問題,于少保跟武清侯討論過嗎?他當初在大同府,可是縱兵橫行無忌,還被于少保連章彈劾過。”

    于謙忽然想到了石亨那個性子,頗為古怪的說道:“武清侯不喜殺人。”

    朱祁鈺愣了愣,笑著說道:“我大明武清侯居然不喜殺人,這說出去,瓦剌人是決計不會信的。”

    但是石亨的確不是很喜歡殺人,他喜歡殺敵。

    大軍殺點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不算是本事,更不是什么英勇豪杰。

    于謙深吸了口氣說道:“大軍決計不可求財,但是大軍要保障大明鈔關收稅的權力,這一點上,臣和武清侯的想法是一致的。”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大明軍隊要天下人繳稅納賦,那沒點實力,誰會聽大明皇帝的話呢?

    朱祁鈺認真的問道:“朕有些擔心,四武團營和四勇團營回京之后,四威團營能不能守得住河套地區。”

    京營出塞必然要回京,但依舊會留下四威團營留守河套地區,三年之后才會回京,教諭組織百姓、剿匪平寇、營建溝渠水利、防止河套復叛,總之四威團營的任務是守住此次作戰的勝利果實,不要被人竊取了。

    雖然十二團營都是京營,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石亨帶領的四武團營實力最強,楊俊帶領的四勇團營最勇,但是四威團營實力就有些遜色了,而且還調了一部分人前往密州市舶司。

    所以這次任務的殿后,多數都是四威團營在進行。

    朱祁鈺對四威團營的實力,還是有些擔心的。

    于謙停下了下棋的手,他又輸了,實在是苻堅這八十萬軍,實力太強了,直接將他的謝玄軍給碾的稀碎。

    于謙十分認真的說道:“陛下,臣以為,四威團營足以勝任,定不負君恩。”

    “若是瓦剌人膽敢來犯,定讓他有去無回!”

    十二團營實力上必然有參差,但是那也是京營方面的比較,放到河套地區,只要劉安和孫鏜二人不犯蠢,各御史、州府縣鄉的國家之制還在,那瓦剌人無論如何也啃不下河套來。

    進攻是在別人主場作戰,防御是自己的主場作戰。

    河套能算是大明的主場了嗎?本來不算的。

    但是誰讓瓦剌人配合的好呢?

    瓦剌、渠家三兄弟,在河套地區又是炸毀河堤水渠,又是縱火四處焚毀,更是讓人以戡亂之名,四處大屠。

    人心向背定成敗,河套地區的百姓們,對瓦剌人已經完全是不分胡漢,全是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了。

    打仗和房中之事,其實別無兩樣,表現得好,也需要配合的好,才能水到渠成。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就讓武清侯和楊俊帶兵回京吧。”

    “京營回京,也省的一些人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發生誤判。”

    于謙猶豫了片刻說道:“陛下,河套地區新辟,理應嚴刑峻法,對不法之人以嚴刑,等宵小之徒畏法,再以舒松,蒸然有治平之象。”

    “若是寬縱,必失在于縱,招惹禍殃,必是萬民嗟怨。”

    于謙這話說的也是仁恕之道,這不是于謙在勸陛下 在勸陛下暴虐,大明從元朝得到的最大的教訓就是元以寬縱失天下。

    四威團營在河套地區的重要任務,就是防止河套復叛,大軍征伐定勝,若是河套地區復叛,大軍再次進剿,可不就是現在掌令官安撫,興修水利軍民魚水相歡之景了,而是雷霆天怒。

    這和當初朱祁鈺下往福建的那道大赦圣旨是一個道理。

    「不分首從咸赦除之,悉令復業,敢有仍前負固不靖,大軍剿殺,朕不敢私。」

    大赦之后,依舊冥頑不明,朱祁鈺只能讓大軍做那誰都不想看到的事兒。

    朱祁鈺點頭說道:“精忠旌唱曰:甲馬叢中立命,刀槍隊里為家,殺戮如同戲耍,搶奪便是生涯。”

    “自古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唯有這岳家軍軍紀嚴明,未曾擾民。”

    “若是寬縱,河套復叛,豈止是生靈涂炭?固非朕之所愿,朕體上天好生之心,一視同仁。”

    仁恕之道,從來不是一味的仁善,這一點上于謙勸仁恕也數次提現到了。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不是說老天不仁慈,把所有人都當做是草扎的貢品。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公地道,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視同仁,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

    一視同仁,亦是仁恕之道。

    只是這仁恕之道,在一些有心人的解讀下,慢慢就變成了寬仁、寬縱之道,為己謀私的便利之道。

    陳循講的仁恕之道,就是車轱轆子話車轱轆的說,念經一般的勸的是寬縱,而非仁恕。

    于謙含笑不語,陛下以承繼太祖太宗皇帝遺志,對太祖太宗的仁恕之道,理解頗深,無須他多置喙評斷。

    春秋鼎盛的大明皇帝,正在帶領大明變得再次偉大。

    于謙依舊盡職盡責的勸仁恕之道,他頗為放松的說道:“陛下,這其實都是料敵從寬,以臣在河套所見所聞,只要大明是要治河套,而非殺雞取卵,那河套地區的百姓復叛,也很難很難。”

    “他們真的太苦了。”

    于謙說到這里,臉色就是一陣悲愴,那些百姓衣衫襤褸,一無所有,眼巴巴的看著大明軍的時候,那種心如死灰,邊人憐之。

    于謙臉色稍平復,說道:“他們稍聞王化,便喜不自禁。”

    王化到底是個什么東西?這東西又不可量化。

    但是相比較瓦剌人和渠家在河套作的孽,大明只要不是官過如剃,殺雞取卵,河套地區的百姓,肯定就忍了。

    興安是君臣奏對的唯一旁聽者,他一直在理解皇帝和少保之間的對話,雖然這對他來說有點困難,但是他可以私底下翻翻書,補補課。

    唐玄宗晚年變得昏聵的時候,全都依靠高力士處理政務,他作為司禮監提督太監,必須要賢。

    他聽了半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該出手的時候,絕對不要有任何手下留情。

    他不確信自己的領悟有沒有用到的時候,但是他需要保證要用到的時候,不是什么都不懂。

    興安蠢蠢欲動的說道:“換手。”

    這次該于謙手持苻堅八十萬大軍了,大皇帝持有謝玄八萬大軍了。

    苻堅弄了個投鞭斷流的典故來,興安已經有了萬全的準備,這于謙決計贏不了。

    于謙卻搖頭說道:“陛下,臣兵部還有一些公務未曾交代,臣告退。”

    于謙已經猜到了興安要做什么了!

    興安肯定打算水淹七軍,淝水之戰畢竟發生在了長江,搞個洪災,那對興安來說,算是難事嗎?

    再離譜的事兒,興安都做了,于謙能上他這個當?已經論政結束了。

    他干脆回兵部去了,不給你水淹七軍的機會,揚長而去。

    朱祁鈺有些感慨看著于謙的背影,頗為平靜的說道:“興安啊,下次收斂點。”

    “天火地陷實在是過分,可以搞點軍中大疫之類的事兒,顯得不著痕跡。”

    興安恍然大悟,俯首說道:“臣領旨。”

    阿剌知院、伯都、渠家余孽已經回到了和林,他們是狼狽逃回了和林。

    而此時的和林龍庭之內,所有瓦剌的部族酋長,都聚集在龍庭之內。

    也先叫來了各部首領,升帳議事。

    他手里拿著一個放牧的長鞭,約有半丈,尾須帶哨,用力的甩了一下,就是爆鳴之聲。

    他看著跪在地上的阿剌知院,憤怒至極的說道:“長生天教導我們,要像愛護牧場一樣愛護百姓,你們在河套做了什么?!”

    也先已經出離的憤怒了,他從應昌府的曼陀羅山回到了和林,然后就聽聞了河套的慘劇,整個人都木了許久。

    他不是個蠢人,他只是有些心急。

    他已經知道,瓦剌人失去了長生天應許給他們的放牧之地。

    那片地方,從此以后就歸屬于大明了。

    除非大明留在河套地區的王師,比這群炸毀河堤溝渠、縱火燒搶的家伙更過分,否則河套地區悉歸大明,已成定局。

    但什么是王師?

    若是這等天怒人怨的事兒都做得出來,那是王師嗎?

    “啪!”也先用力一甩,打在了阿剌知院的背上,指著阿剌知院和伯都憤怒不已的說道:“愚蠢!愚不可及!”

    “咳咳!”也先一股氣不順,立刻用力咳嗽了起來。

    阿剌知院吃痛,背上沁出了血,但還是大聲的說道:“大石,當時要走,是渠家三兄弟非要設什么炮藥司、縱火司、戡亂司,這不是我犯下的罪孽。”

    “應該受到懲罰的是渠家。”

    韓政跪在后面,眼睛瞪大,原來阿剌知院留著渠家,是要用到這種地方!

    高啊。

    也先大怒,他又問了幾個人,都是一樣的回答,也先大怒:“這是投效瓦剌?分明是大明的忠誠走狗!把所有的渠家人,全都推出去斬了!一個不留!”

    賽因不花卻俯首說道:“大石啊,不如我們將他們賣給大明?大明皇帝自然會懲戒他們。”

    “即便是一人四十枚銀幣,這也上萬枚銀幣了,不是四千匹戰馬了嗎?”

    “這么簡單砍了,豈不是很虧?”

    也先無奈的說道:“可是大明皇帝根本不跟我們搭話,如何能賣?”

    賽因不花卻是頗為自信的說道:“我來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