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織明 > 第一百六十二章:張誠引軍回宣鎮
  當夜,掌燈時分,沇河鈔關衙署后院的一間廂房內,張誠與王元景對坐飲茶,王元景給張誠斟滿后,開口說道:“大帥的意思是要將錢糧、軍事分開來辦理嗎?”

  張誠饒有興致的看著王元景,說道:“此地距離宣鎮確是遠些,許多事情不好掌控。陳忠原是我的親兵隊總,我對他是信得過的,但有些事該做還是要做,不只要做,更是要坐在頭里。”

  他看著王元景繼續道:“我們在河北這邊安置了萬余饑民,今后還可再多收留些饑民,至于安民墾荒諸農事這一塊,就由楊世禮來協助陳忠操辦。

  而鈔關這邊就由你來具體負責,待一切步入正軌后,我再考慮安排人來接替你。再有,就是收上來的錢糧登賬入庫后,再另外派員守護,必須收支兩條線,各司其責,互不相擾,惟如此才行。”

  “喏。請大帥放心,元景定將鈔關辦好。”

  王元景說完就給張誠的茶杯斟滿,略有些擔憂的說道:“大帥,您回宣鎮后,便要籌備入援遼東一事,這時間上可來得急嚒?”

  張誠轉頭望向窗外搖動著的枝條嘆息著說道:“如今才三月初,時間上倒是來得急,只是不知這一戰,最終會打成個什么樣子出來!”

  …………

  第二天,張誠此番已是第二次游覽沇河鎮的繁華,他與楊麗英用罷早飯,就在沇河鎮上閑逛起來,張誠雖無所謂,可楊麗英卻十分享受這種帥哥陪著逛街的場景。

  午時才到,眾人一起用過了午飯后,張誠與楊麗英便策馬驅車沿著官道往東而行,張廣達率著騎營在前開路,林芳平則領著虎衛在后護衛,千余的騎隊浩浩蕩蕩就奔陽武方向開進。

  黃昏時分,大軍在武涉南的沁水與黃河交匯處扎下營盤,劉金海已在此等候多時,待大軍扎營后,他才在張廣達的掩護下悄悄溜進營內。

  中軍大帳內,張誠穩坐在大案幾后的椅子上,軍帳內此刻只有他和劉金海二人,此前劉金海已經稟報過李際遇與那十余萬饑民的安置事宜。

  …………

  原來,當初劉金海陪著李際遇一路押送著十余萬的饑民往北行進,中途又引至衛輝和彰德兩府的饑民響應,隊伍越擴越大。

  雖在途中經過虎牙寨和狼窩坡的時候,各分別安置下萬余的饑民,但大部的饑民仍是進入了宣鎮東路,其中一少部分又進入了北路。

  這些饑民就如同生力軍一般,不只是充實了東路、北路的丁口,更是因為他們求生的本性,使得他們更為勤勞,整個東路都因為他們的到來,呈現出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吳志忠本來是一心操練永寧營的左右兩部軍馬,但隨著劉金海和李際遇的三千五百余新兵到來,再加上十余萬饑民的突然出現,真真叫他一時間難以適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十余萬饑民的大部分都在東路安置下來,吳志忠越發的得心應手,他按照張誠的授意,將宋山銓所部打散,混入到李際遇的三千五百新兵之中。

  谷髝</span>經過改編后,李際遇獨領一營,麾下編成兩部的步兵,加上中軍有差不多兩千二百余人馬,而余下的那一千余新軍,則混入吳志忠的永寧營,成為其營中的中部。

  至此,吳志忠的永寧營便也是三部配齊,宋山銓的左部,雷克俊的右部,再加上新組建的中部,千總官是原右部副千總錢睦石。

  張誠之所以密信命吳志忠如此操作,其一是分化李際遇的實力;其二是徹底收復東路諸將之心,他將新建的隊伍交給錢睦石,足見其心中的公義和對東路諸將的信任。

  這是一個信號,張誠相信能在軍伍中爬到一定位置的將官,就沒有傻的,他們自然會懂自己的心思。

  但李際遇對此確是極為滿意,因為他原本就沒想過,張誠竟然還會叫他獨領一軍,其實在他的心中,原以為給張誠麾下某位將軍做個副手就知足了的。

  如今,張誠竟然話履前言,真的使他獨領一軍,雖然人數上比原先少了一些,可在裝備上確是真真的強上了一大截。

  李際遇雖起事不久,帶兵的時日也不多,但終非泛泛之輩,這一切他看在眼中是真真切切,他在心中感激張誠對于他的信任,也暗暗發誓要出人頭地,不負張誠對于他的信任。

  張誠對于李際遇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張誠相信這個時代的人多有忠義之心,但兩世為人的他更相信利益,人總是驅利的,除非真正的圣賢,余者不外乎如此。

  所以,他對于李際遇并非是真正的信任,只不過是利用他在登封、密縣一帶的聲名而已,如今已經借此將饑民轉來宣鎮東路。

  他卻還是想使李際遇能真正歸心于自己,目前也只是試探,雖給李際遇仍領一部兩千多的兵馬,并且還沒有往里面摻沙子。

  但從營伍到操練,都被他掌控得死死的,尤其是關餉一事,作為營官的李際遇一點辦法都沒有,全都是吳志忠親自來營中,以張誠的名義給軍士們發餉。

  這便是張誠的手腕,他可以給你軍權、政權,但是張誠永遠不會讓別人控制他的核心,而他也絕對不會使別人有機會控制他的核心。

  …………

  三月初九日,黃河北岸的延津縣仍屬開封府管轄,城外大軍的旌旗迎著春風招展,張誠與陳九皋的大軍都云集于此。

  依據朝廷兵部的檄文,張誠當即刻領兵去救援遼東,可他如今已領軍進入河南剿賊半年余,將士離家日久,已生鄉之情,如直接由豫入遼,恐生變亂。

  在張誠的再三請示之下,朝廷允準其可先領軍回歸宣鎮,稍事休整,待軍心安定后,再領兵進援遼東,只是不得貽誤戰機!

  張誠與京營總兵陳九皋在此與陳德別過,引領大軍浩浩蕩蕩向北而行,歸心似箭,莫說那些軍士行路間不覺苦累,就是張誠都感到這回鄉的路途,那是越走越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