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國之君 > 第132章 科舉才是正道
  皇帝從陜西回來的第一次早朝,信息量很大,把所有人都搞得不要不要的。

  退朝后大伙才感慨,皇帝真是越來越厲害了,還是個一點虧都不吃的主,惹不起啊。

  更讓所有人感慨的是陛下的速度,這邊下朝沒多久,都還沒回到自己的部堂衙門呢,那邊來催辦事的人就來了,什么事?當然是建立北京大學的事。

  問戶部要錢,問工部要人等等,沒有一個部是閑著的,只要建立大學需要的,你的部堂有,那就得給,絕不跟你啰嗦。

  崇禎這么著急,就是想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就把北京大學落實好,讓他們反悔無門。

  北京大學的選址也很講究,就在科學院旁,一個原因是這里地方大,有足夠多的地方建設學校,另一個原因是靠近科學院,學生能在實踐中學到知識,不至于紙上談兵。

  大學選址的地方,其實也是有一些民宅的,把一大片地分割開來,崇禎就一個辦法:拆遷,給補償,你們搬到繁華的地方去住。

  因為這里本來就是偏僻之地,百姓也是一些底層的,皇命一下,哪有不搬的,加上又有補償,又有新房子住,誰不愿意才是傻子呢。

  這邊馬不停蹄把百姓遷完,那邊施工隊就來了,足足數萬人一起開工,干的熱火朝天,一天一個樣。

  對于一下子動用數萬工人,朝中的官員們,也是頗有微詞的,不是說皇帝興師動眾,而是說皇帝不懂省錢,要是他們來主持的話,這數萬人都他娘的得是徭役,一分工錢都不給。

  現在皇帝倒好,每人每月一兩銀子,還管吃,數萬人,光是工錢就的好幾萬兩一個月,而且皇帝還不把工錢經過他們的手,這是妥妥不信任啊。

  相比官員的不爽,百姓們就樂呵了,還是皇帝陛下夠意思,做工不但管吃,還有錢,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千古明君啊。

  華夏族的百姓就是這么淳樸,沒有讀書人那么多花花腸子,,所求不多,一日三餐,繁衍生息而已,很容易就滿足了。

  所以后世很多學者認為,縱觀全世界,最好的百姓就是華夏的百姓,沒有之一,他們勤勞勇敢,溫和知足,就是這樣可愛的族群,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引領了全世界的前行!

  崇禎從陜西回來處理了很多事,激起了很大的反應,反應最大的事就是,之前抨擊朝廷的生員被限制五年不得參加科舉,要不是有個什么大學出來,給了點希望,相信很多生員要么上街游行,要么上吊自殺。

  可別說游行這件事是后世的專利,在大明也很流行的,因為大明朝對文人的寬容,是史上少有的,看那些讀書人的優免就知道了,有了文化、有了特權,那游行對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了,特別是一些學社。

  北京城的街頭上多了很多的買醉的生員,這個讀書人啊,有點文化就喜歡自命不凡,喝上幾口貓尿就傷春悲秋,不作首詩傾訴自己遭遇的不公,都感覺一肚子墨水白瞎了。

  “天道不公啊,我陳大基,滿腹才華,這次科舉考試,我志在必得,不就是寫了一篇文章,就落得如此下場,寒窗苦讀十數載,不能抒發心中意,讀這書有何用!”

  “陳兄不要如此,你還年輕又有才華,機會多得是,而且朝廷不是說了嗎,要建立什么北京大學,只要讀滿四年,合格者,皆為朝廷所用!”

  “是啊陳兄,我們都在處罰的名單之中,吾道不孤!那個北京大學,我們兄弟就去闖一闖,看它有什么名堂!”

  不停有人出來勸解這個小團體中的大才子,其實說是勸解別人,還不如說勸解自己,說出來讓自己不那么難受!

  “什么北京大學,所謂為朝廷所用,無非給予一些書吏這樣的小官做做,可憐我們罷了,不是科舉終非正途!”

  聽到他這么說,眾人唉聲嘆氣,心中多少有點抱怨皇帝,要不是怕死,早就寫文章罵昏君了。

  有失意的學生,那就有得意的,這次那些沒有被處罰的學生,那叫一個高興啊,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競爭對手,這次科舉有著落了。

  怡春樓,京城最大的文雅青樓,此時也聚集了很多備考的生員買醉,不過他們是因為高興,想一醉方休。

  陳子龍與張采、張溥等應社成員在此喝酒。

  陳子龍和張溥此次來京只是游學,趕不上這次科考,因為他們現在只是個秀才,張采則是這次科考熱門之一。

  “子龍、乾度(張溥的字,張采和張溥關系很鐵,所以稱字,也作為區分兩位張兄的稱呼),要是你們很能參加這次科舉就好了,現在趕考生員已去半過,這次科舉難度降低不少啊”,張采真心說道,誰也沒想到皇帝陛下如此決絕,一下處罰了這么多人,還好當初沒有跟著他們一起寫文章抨擊朝廷。

  “張兄,此乃天命也,誰也沒想到今年科舉會如此,我和乾度兄只是秀才,命也!”陳子龍也有點可惜,這次可稱大明有史以來,最容易的一次科舉考試了。

  “唉,我說你們不用這樣,我們胸中有墨,還怕以后考不上不成,錯過邊錯過了”,張溥很是囂張,可能他心里還會想,這么容易的科舉考試,也選不出什么人才,如果自己在這次考上了,以后非得被人家說是取巧不成。

  其他應社的成員聽到張溥這樣說也還是很認同,他們應社哪個不是才高八斗,高中是必然的事,完全不需要這樣的便利。

  “聽聞會發開辦一所北京大學,不知所教何物,學滿四年即可為官,入學考試在科考之后,諸位社友有打算去見識一下嗎?”張采知道張溥的脾性,就不在科舉考試上深究了。

  “我等也聽說了,按照現在的風聲,這個北京大學就是選些小吏,陛下用來打發那些被處罰的生員而已,不值一談”,應社其他成員根本看不上這個北京大學。

  “科舉才是展現我等真才實學的考試,其他非正道耳!”說完張溥更是哼了一下。

  只有陳子龍在沉吟,不知在想什么,他不是應社成員,來此也是大家恰巧遇上而已,他倒是對這個大學很感興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