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69章 決戰(上)正面碰撞
  五月的天空,分外陰沉

  再過三天就是小滿,民諺有云“小滿小滿,江河漸滿”,也就是說,整個南方地區的大規模降雨即將來臨,這對于剛熬過春季少雨期的農民們是一件天大的喜訊,因為這些降雨對于多年來漸重的旱情而言十分重要。

  但在廣西北部,一場席卷十幾萬人的巨大風暴即將爆發。

  海陽山后是一般被叫做海洋山,風景優美,盛產杉樹、松樹,是湖廣和廣西的天然界線之一。

  而堯山則是桂林周邊最大的山峰,因唐時在山上建有堯帝廟而得名。

  兩軍生死抉擇的戰場,就設在這風景如畫的兩山之間。

  第一場正面沖突,是在一個叫做嶺陽的小山莊旁進行的。兩軍的前鋒在此偶遇,爆發了一場遭遇戰,清軍雖然連日作戰,疲憊不堪,而且士氣低迷,但如今乃是為了求活路,所以垂死掙扎的意志力也不可忽視。

  明軍前鋒稍微受挫,也不氣急,只是回師稟報。

  明軍將六萬大軍分為十二陣,各有參將統領,以兩個雁形排列,自東北方向清軍逼來。

  孔有德既為突破,便讓大軍集結為一字長蛇狀,擺開決戰架勢,桂北山區地勢狹窄,只能依靠稍微開闊的河谷地帶,依據而守,并將兵力向兩側鋪開。

  除了本陣之外,兩軍還各有一支游離在外的機動兵力,孔有德這里,是敬謹郡王尼堪所率的四千多八旗勁旅(在平樂、胡一青那折了幾百,又在桂林攻城時被朱由榔坑了不少,原本六千騎如今只剩下三分之二了)。

  而在李定國手中,便是李過的三千騎兵以及一萬精銳。

  這次對決相當公平,李定國這邊本部也就是六萬多人馬,而孔有德在桂林城下消耗這么久后,手中能用的也不到七萬。

  當然,公平是相對而言的,在戰場外圍,胡一青的“游擊隊”還在到處活躍,而王夫之抵達桂林后,兩萬聯軍與城內守軍合流。

  朱由榔將城防交給周邦麾下民夫營,而把已然修整了三日的城內剩余約六千明軍(部分輕傷員歸建)全都帶了出來。

  現在還不是慶祝勝利的時候,如果不能把孔有德和他剩下的七萬大軍全部殲滅在廣西,那么之前做的這么多準備,付出這么多犧牲豈不是毫無意義?

  他不能對不起,那些犧牲在桂林保衛戰的將士和百姓。

  當然,與之同行的,還有葡萄牙雇傭兵的十六門大炮(與紅夷大炮對射中損失了兩門)。

  朱由榔親自領軍東進,踹清軍的屁股,不過他倒是對自己幾斤幾兩掂量得比較清楚,并沒有干涉前線李定國的指揮,只是當個吉祥物,用身后那根龍纛振奮士氣和凝聚軍心而已。

  這倒不是說朱由榔喜歡多事,明明可以坐在桂林等戰果,卻非要跑到前線去添亂,其中還是有著多方考量的。

  一方面,此戰除了李定國所領導的光復左軍以外,還有前軍、中軍各部,乃至于廣西本地的土司人馬、葡萄牙的雇傭軍參與。這些雜七雜八的人馬本就是上個月朱由榔才勉強捏合在一起的,想要讓他們統一起來,配合默契,沒有讓朱由榔這個大明天子,親自到前線給李定國坐鎮更好的辦法了。

  其次,朱由榔當然也有些私心,作為一個已經干了大半年,過了“實習期”的皇帝,他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目前自己麾下的軍方勢力種種問題,那就是派系獨立性太強。

  故而他必須要在戰爭的第一線,越過這些將帥,直接在底層官兵心中建立起領導者的威望,而那桿龍纛便是最好的工具。

  清軍綠營騎兵總兵馬雄部最先與明軍軍陣接觸。

  整整三千騎如一條長龍,直插正列隊前行的左軍左師總兵王復臣麾下大陣。他們的動作很快,不到四百步的距離,可謂瞬息即至。

  王復臣是跟隨張獻忠起義的老兄弟,一直在劉文秀麾下聽用,乃是劉文秀手下第一悍將。

  騎兵們抽出騎弓,朝著敵軍大陣遠遠拋射一輪,有些人拿著騎矛、馬刀,大聲呼喝喊殺,作勢欲沖。

  王復臣乃是陜北出身,對這些同樣大多為北方而來的綠營騎兵相當熟悉。“咚咚咚……”明軍本陣這邊,進軍的鼓聲幾乎在同時響了起來。王復臣一馬當先,帶著隨員和親軍往前移動,而他一走,大陣便也開始動了。中軍、左翼、右翼總共數千人齊齊前進,士兵們大吼三聲“殺殺殺”,聲震四野,氣勢奪人。

  大盾巨櫓與長矛交替配置,面對騎兵方向,其后弓弩、火銃嚴陣以待,紛紛裝填。

  而后中軍號角接著再次吹起,持盾步兵就地半蹲而下,長矛遠遠伸出,火銃“砰砰”開火。

  對面雖然也有騎弓回擊,但只是對明軍造成零星傷亡。

  騎兵最前面的百騎頃刻倒下,但后面的如云大軍卻憑著慣性直突陣內。

  三十步,軍陣火銃、弓弩齊射,對面的箭矢也如約而至。

  這次威力很大了,前面的長槍兵即便有大盾保護,但依然稀里嘩啦地倒下了一片。

  即便是作為主將的王復臣周圍,也有不少箭矢透過大盾陣列竄進來,王復臣身邊一名士卒被射中大腿,頓時跌倒在地,咬著牙低聲痛叫。

  “殺!”

  雙方終于碰撞到了一起,在巨大的慣性下,軍陣前面的士卒立馬就尸橫遍野,但清軍騎兵的速度也被遲滯下來。

  見馬雄打算指揮騎兵撤出,再來一次沖擊,王復臣立馬招呼左右步軍刀牌手,上前將清軍緊緊咬住!

  馬雄左劈右砍,見脫不了身,干脆在馬上與明軍混戰起來,企圖一舉突破這一軍陣。

  桂北地勢不平,部隊往往被分割為好幾個部分,現在其他部分的兩軍也開始混戰了起來。

  孔有德企圖在右翼集中兵力,從劉文秀領導下的明軍王復臣、張勝等部軍陣突破。

  李定國干脆將計就計,也不增強被突擊的左翼,而是同樣將兵力集中于另一邊,將戰場從一條直線拉成一條斜線。

  而在離戰場西面不遠處,一座秀麗的山坡上,十六門長管火炮正在調試,很快就吐露出自己的怒火。

  王夫之麾下的各族聯軍則和胡一青的“游擊隊”合流,開始在遠離交戰前線,多山的蘆田鎮北部騷擾牽制清軍左翼。

  游離在戰場之外的尼堪,還在到處尋找捕捉李過的身影。

  戰斗迅速進入白熱化,對于后方突然冒出來的炮火,很是讓清兵騷亂了一番,因為在桂林城下,他們都快被這些大炮折磨出恐懼癥了。

  為了回援被炮火和“游擊隊”搞得寸步難行的左翼,孔有德不得不從中軍調集部隊前往頂住王夫之部和高一功、趙印選的那六千多人。

  結果當然是,兵力越來越分散,給了李定國戰機可尋,他幾乎毫不遲疑,親自率領中軍,毫不保留,直接撲了過去!

  《孫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彍弩,節如發機。”

  就是說,在兩軍剛剛交戰時,以嚴整的軍陣應對周旋,但只要一發現改變形勢的戰機到來,指揮官就應當毫不猶豫的將全部籌碼賭上去,一鼓作氣!

  雙方最為激烈的交鋒便由此毫無征兆的突然爆發,孔有德本部和李定國本部幾乎是在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內,便猛烈碰撞在一起!

  而此時,陰沉天空終于承載不了積累的水分,淅淅瀝瀝的雨點,向廝殺聲震天的桂北山區傾瀉而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