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77章 賞賜功勛,祭祀英烈
  自朱由榔瞞著一眾大臣跑到貴州去,搞了什么“龍場盟誓”之后,整個肇慶朝廷的上下官員都處在極度緊張當中,仿佛頭上有一塊大石頭壓著,喘不過氣來。

  天子平安歸來,還徹底扭轉了前線局勢,這對他們而言是真心欣喜若狂,過去大半年的氣氛實在是太緊張、太迫切了,如今,即使敵強我弱的大形勢還沒有轉變,但就江南而言,清軍想一口吞下明廷勢力,基本上不可能了。

  這場戰役至于明清雙方,就像抗戰時的“武漢會戰”一樣,戰爭形態由速決戰轉向相持階段。

  但朱由榔實在是沒有之前意氣風發的心情了,又一份沉甸甸的報告遞上他的案頭,是關于此戰中,明軍傷亡的統計。

  光復中軍前后三萬五千余人參戰,戰死六千五百人,另有一千余失蹤(其實大概率就是戰死),左軍戰死五千七百人,失蹤八百,前軍是傷亡最重的,達七千一百人,失蹤五百。

  各軍合計陣亡和失蹤人員共兩萬一千余人。

  還有約四千參與戰斗的民夫,以及四千多各族山民武裝,共三萬余人。

  觸目驚心,除了直接陣亡和重傷不治后身亡的(也是酒精消毒取得了效果,否則這個數字估計還要增加三分之一)

  還要有一些傷殘之后無法繼續服役的,也有近四千人。

  好在補充了三萬五千多俘虜,否則明軍就真的被打殘了......

  不過即使如此,短時期內,軍隊戰斗力也會大幅下降,這讓朱由榔對瞿式耜他們“不能再打了”勸諫又有了更深刻認識。

  朱由榔長嘆一口氣

  “烈士撫恤必須做好,無論財政再困難,每月也必須讓府縣衙門向每一戶烈士家庭支一斗糧,如有孤寡,另行安置,子女日后若參加科考,同條件下可優先錄取。”

  “每年清明、元旦,各級衙門必須派遣官吏,帶米糧登門慰問。”

  說到這里,朱由榔原以為如今財政糧儲如此緊張,瞿式耜他們會不同意,思索如何說服,卻沒想到瞿式耜只是默然應許。

  朱由榔有些意外,倒是一旁的呂大器輕嘆一聲,解釋道

  “做這些要不了多少東西的,陛下以為,有幾戶人家還能領到米糧啊?”

  朱由榔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接著便醒悟了。

  是啊,有多少戶人家能領到啊?這些犧牲的將士,大部分都是昔日西軍、闖軍從山西、陜西、河南、四川等地轉戰而來,或是從江南的弘光朝廷崩潰開始,一路潰逃南下。

  他們還有家人嗎?就算有,也都好幾年沒見過了吧......

  山西、陜西連年大旱,又是鼠疫,又是兵災

  “是歲饑,人相食”

  史書上短短六個字,就是因為活不下去這些原來的農民軍將士才造的反啊!

  由此可知,其中絕大部分人,恐怕早已是孤家寡人了吧。

  朱由榔一時無言,想說些什么,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寧作太平犬,勿為亂世人。

  最終統計下來,僅有不到六千戶人家可以享受撫恤,這下大多都是兩廣子弟兵和家屬跟隨南下的左軍將士。

  至于那些個傷殘士卒,朱由榔也吩咐讓各個府縣衙門統一安置,可以到基層充當里正、巡檢之類的基層官吏,也可以加強對于地方基層的控制力度。

  沉重的話題討論完,總是要講一些開心的事,比如說戰后封賞。

  瞿式耜和兩位閣臣與吏部商議許久,最終花了三天時間才拿出了一個初步封賞方案。

  此戰功臣大致可以分為四批。

  第一批便是有著定策指揮之功的李定國、李過、高一功、趙印選。

  以李定國功勞最高,封齊郡公,授太子少保。

  李過本來就是隆武朝冊封的興國侯,加封陳郡公,加授驃騎將軍(武將散階)。

  高一功原為鄖陽侯,加封鄂郡公,授金吾將軍。

  趙印選封安仁侯,授定國將軍

  第二批便是四人往下的郝搖旗、胡一青、袁宗第、劉文秀、艾能奇、劉體純、李來亨等人

  大明朝沒有伯爵以下的爵位,其實郡公也很少封得有,一般都是國公,但瞿式耜等人覺得畢竟這仗還有得打呢,得留出點空間來,故而把明初的郡公爵位拿過來用。

  這一批總計也有二十多個,瞿式耜等人按照功勞大小,分別授予伯爵和各級散階。

  不過王夫之和周邦是例外,他們雖然立下軍功,卻是個文官,所以王夫之加授中憲大夫,周邦加授正議大夫。

  第三批就是再往下的各級參將等人了,這一級便沒有爵位可授了,主要都是散階。

  第四批是再往下的有功基層軍官和普通士卒,等各軍上報之后,該升官升官,該賜銀賜銀。

  當然,封官賞爵可不是一紙空文,還要有相應賞賜的,瞿式耜帶著吏部和戶部一堆官員噼里啪啦算了一天。

  三十萬兩白銀

  這下子,不只是糧倉空了,銀庫也沒剩下多少子了。張同敞弄來的一百多萬兩,如今只剩下不到三十萬了,好在最新的一批市舶司賦稅這個月就能押送過來。

  思來想去,朱由榔還是道

  “這筆錢無論如何都是要出的,忠臣志士不可辜負,既然都出了這么多,干脆再拿出五千兩來,作為專款,讓人將可以搜集到的陣亡烈士姓名籍貫全部刻成牌位,于城北修建一座忠烈祠,永享香火。”

  -------------------------------------

  五月的炎陽逐漸升溫,青空之下,肇慶城北門外,一次別開生面的祭祀儀式正在舉行。

  在剛剛奠基的忠烈祠旁,光烈皇帝朱由榔親率文武百官,獻俘祭祖,并兼祭祀忠魂。

  朱由榔身著正式場合才穿的十二冕旒服,垂落的琉璃珠子讓人很難看清他的表情,手持笏板,面東北方而拜。

  他面前是一道長長的桌案,上面用布蒙著牌位。

  而在他身后的空地上,數百甲胄齊整的刀斧手,正押著三百多名原犯有血債的清兵以及八旗俘虜。

  “‘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何況建虜侵兩京,掠中原,屠江南,使宗廟蒙羞而社稷有膻腥之難。”

  “滄海橫流,故顯英雄本色,山岳板蕩,方知義節忠烈!自桂北一役,凡殺生成仁,奮不顧己,效勇于沙場,而死節于王事者,三萬余。”

  “故以此祠,永祭香火,陪祀宗廟!”

  說到這里,下面的文官們確實不淡定了,什么叫陪祀宗廟?這是明朝大臣位極人臣才有的待遇啊,三萬多人都陪祀宗廟,那宗廟能擺得下嘛?

  朱由榔卻不理會,只是讓人將桌案上的蒙布掀開,里面是一座足足四尺多高的牌位,上書“光烈元年桂林之役犧牲將士之位”。

  而后朱由榔指著牌位,轉頭對所有百官道

  “如有朝一日,光復金陵,當將此祠遷于太祖陵前!與我大明列祖列宗一同,永受祭拜,凡后世皇帝,必以此為訓!”

  是的,這些個為大明效死的將士怎么能就丟在肇慶呢?應當在孝陵,在宗廟之前,永受香火,與國同休!

  而在此之前,大明光復軍,必須打回江南!

  “列祖列宗,四方英魂,請享血祀!”

  言罷刀斧手锃然落刀,那三百可憐的俘虜被堵住嘴巴,只能嗚嗚作響,還未反應過來,便已人頭落地。

  猩紅的血液染紅數十丈土地,三百顆頭顱被甲士在空地上壘為京觀,以作祭奠!

  自此,明清雙方,攻守易勢,接下來便是厲兵秣馬收復江南,重祭孝陵!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