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47章 思變
  大劍山腳下,吳軍兩萬人馬連營數里,旌旗飄飄,營寨間的寥寥炊煙如群星灑落,但等候飯食的清軍士卒,卻沒有什么興奮,平常營中嘈雜的嬉笑怒罵都消散無際。

  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塊巨石壓著,隨著夏日炎熱的氣氛,變得有些焦躁,營中時常有口角斗毆,今日上午,營中兩個哨的兵丁為了爭奪補給,居然抄起家伙事械斗,死傷數十,被吳三桂強令鎮壓。

  上下將士都知道,這種氣氛上的緊張,不過是所有人心中令人窒息恐慌的表現罷了,不是能靠彈壓平息的,時日一久,必生變故。

  吳三桂也別無他法,只能暫時靠武力壓制,許諾封賞,盡量穩住群情洶涌的軍營,他已經派出偏師,想要嘗試能不能繞道關后。

  但劍門山脈崎嶇巍峨,也就后世的紅軍有那般翻山越嶺的本事,這個時代的封建軍隊還沒這個行動力。

  但他不知道的是,看似平靜的湖面之下,吳軍內部已經產生了激流涌蕩。

  清軍大營北側大帳中,兩員高級將佐正在私下商議。

  分別是吳三桂麾下總兵和副將,分別喚作高得捷、譚洪,二人原本都出身明軍九邊將佐,后來吳三桂入關后,除了原本山海關舊人外,還大量收編了原薊鎮、山東,左良玉和高杰舊部。

  吳三桂對所部的統治,同樣類似于滿清也是環形結構,最核心的便是祖、吳兩家家將家丁,外圍則是薊鎮、遼東等九邊出身的軍將,再外圍才是山東、直隸以及高杰、左良玉等關內明軍舊將。

  至于農民軍,大多數都是趕盡殺絕,只有中低層才會部分收編,即使如此,還是發生了讓吳三桂后悔的事情,比如眼前劍門關上的狄才良。

  高得捷和和譚洪都不是吳、祖嫡系,而屬于后面投靠吳三桂的九邊將領,在軍中并不屬于核心層,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面對如此絕境,他們便也難免起些心思。

  “高大哥,悄悄問一句,你說......這王爺會不會降啊?”

  二人在帳內支起一堆小爐火,溫酒和烤剛打來的野兔,譚洪趁機向高得捷細聲問道。

  二人由于出身類似,所以平時也走得近,雖說已經到了總兵、副將,但事實上,清軍綠營由于當初招降時亂封官許愿,導致指揮體系相當混亂,吳三桂也同樣如此,兩三萬人的軍中,光總兵就有六七個,其實每人手下也就是兩三千人而已,還比不上明軍一個參將。

  高得捷抓起陶碗,飲了一口熱酒,呲然咧嘴笑道

  “投降?他當然想投降了,問題是人家明廷許嗎?”

  譚洪有些疑惑

  “為何不許?王爺雖說降了清,但當初也是闖賊先陷了北京,王爺降清也是披麻戴孝,打著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照理說若是重新投明,總比那金聲桓、王得勝之流要強吧。”

  譚洪這樣想其實沒啥問題,之前東征之時,金聲桓反正,雖然身死,但后來朱由榔也給他追封了一個侯爵,還讓其子襲爵一代不減等,算是相當優渥了。

  在譚洪和許多人看來,金聲桓這種江北四鎮時期投清的都可以諒解,沒道理吳三桂這種當初“為君父報仇”的不能啊。

  更何況,朱由榔甚至能重用李過、高一功這種當年參與圍攻北京,李定國,劉文秀這些跟隨張獻忠縱火燒過鳳陽的流賊,這一點一直被視作當今明廷天子“心胸博大,唯才是舉”的象征,每當錦衣衛想勸降策反清軍將領時,都喜歡拿這個舉例子。

  對于這個年頭的將領官員而言,也的確有說服力,在譚洪他們眼里,李過、高一功當年做的事情,比吳三桂嚴重多了,天子都照樣可以重用,相較而言,吳三桂降清的事,反而沒什么。

  之前四川戰役發起之前,內閣就非常正式的建議過,是否有招降吳三桂的可能,在文官們眼里,這沒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降清嘛,咱接收的,降清反正文武還少嗎?

  朱由榔不置一詞,只是將樞密院將領招來,當著內閣的面,詢問他們

  “若是招降吳三桂,如何?”

  李過等人沉默無言

  內閣諸臣這才醒悟。

  對于明廷而言,吳三桂的確沒什么深仇大恨,可對于明軍中來自于原農民軍的將領士卒來說,吳三桂那是血海深仇,豈可放過?

  這其實就是視野問題了,歷史上,其實吳三桂降清這件事,在古人眼里算不了什么污點,只是清末以后,民族主義思潮興起,大家才覺得這是賣國行為,當年北京和南京的大明君臣,一開始可是把滿清當做“勤王之師”的。

  吳三桂真正最大的污點,是在歷史上,攻陷云南后,殺害了永歷,也就是朱由榔父子,而后又假惺惺的為永歷哭喪,起兵反清。

  身為舊臣,弒殺舊君,這在封建社會是為人不齒的行為,更何況弒君之后,還大言不慚的“為主報仇”。

  高得捷看出了譚洪疑惑,微微搖頭

  “你還是沒看懂啊,我且問你,你可知如今明軍派來圍困我等的,都是哪些部將?”

  譚洪愣了愣,而后細細思索道

  “高一功,劉文秀,白文選,王復臣,王光興......”

  高得捷直接打斷道

  “這些名字你不耳熟嗎?”

  譚洪忽然頓悟

  “這些......都是原順軍、西軍的將領啊!”

  高得捷這才頷首

  “就是咯,王爺自入關后,最大的仇家不是明廷,而是順、西,如果明廷真想招撫王爺,就不會派高一功、劉文秀為帥,就不會以原順、西余部為主的前軍、左軍為主力。”

  譚洪聞言悵然

  “那我等豈不是,毫無生還之理?如今劍閣也拿不下,反倒軍中士氣低迷,幾無斗志,四處明軍重重逼近,圍攻只是時間問題......”

  高得捷見狀,卻是近身過來,悄悄道

  “其實,咱們也不必與吳三桂陪葬啊。”

  譚洪眼眸一凝,遲疑道

  “高大哥的意思是......”

  高得捷肅然道

  “你我本來就不是他吳三桂的嫡系,亦無所謂叛與不叛,當初只是京師淪落,九邊頓成無主之勢,才讓吳三桂撿漏收編,如今大明中興有望,又何須與吳三桂陪葬?”

  “不若借此機會,成就一番富貴,屆時就算這次能逃脫升天,來日呢?我觀這滿清入中原不過數載,就被打回了江北,大明氣數未絕啊。”

  譚洪聞言,立馬先站起身來,檢查了帳口,確定外面都是自己親信兄弟把持者,才回來,問道

  “高大哥覺得我們該怎么做?”

  高得捷思忖一二后,道

  “如今軍中人心思變,其實只要能控制住吳三桂,其余絕大多數將佐不足為慮,大家都是賣命吃飯的,賣給誰不是賣?當初跟著吳三桂走,不也就是圖這個嘛,如今卻是要把所有人的命都搭上了,如何沒點想法?”

  “只要能控制住吳三桂,就能逼眾人表態。”

  譚洪接著道

  “如何控制住他?這家伙這幾天也頗為多疑,扎營也只把軍帳設在自家親兵營中。里三層,外三層,根本接觸不到啊。”

  二人各自沉默,絞盡腦汁,最后高得捷突然擊掌嘆道

  “有了!”

  譚洪示意對方放低聲音,雖說外面是自家親信把持,但也被放到十步以外,不讓聽到,畢竟人心隔肚皮。

  高得捷細聲道

  “后日攻山,胡國柱部被派往青川方向試探繞路,換成你我先攻山,按這幾天吳三桂不放心下面用全力,都要親自在山下督戰。”

  “屆時,你我便可趁機......”

  譚洪聽得連連點頭,二人又仔細商議了一番細節,而后分別回去和自己信得過的親信交代一番,只等時機來臨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