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19章 雪夜(上)
  三角淀又名東淀,為海河上游,受大清河泛濫而成,故又稱“溢流淀”、“溢流洼”。

  在后世,隨著氣候變遷,三角淀逐漸內縮,變成了季節湖,再于1957年,上游修建水庫以后,就已經轉變成良田,三角淀亦成了歷史名詞。

  不過在這十七世紀,三角淀卻是北直境內,最大的湖泊,橫豎比一個縣域還要廣些。

  由于此處蘆葦樹木豐盛,又近水源,故而滿清神器局的工坊亦設在此處。

  楊村在此時只是個從九品巡檢司級別的小鎮,神器局遷到此處后,倒是反而熱鬧起來了,運輸柴木、煤炭、補給、礦石的工人,四處興起的廠房,和工匠們,林林總總幾千號人的入駐,讓這里煙火氣十足。

  湖畔的樹木砍伐下來,燒成焦炭,用作煉鐵,畢竟在這個年頭,用煤作為煉鐵煉鋼原料并不理想,在技術上還有不少難關,故而大多使用木炭,哪怕南邊的明廷也是如此。

  尚可喜的衙門也設立于此處。

  神器局的衙門內,官吏大多是尚可喜的舊部,當然還有朝廷派來監視的滿蒙官吏。

  除此之外,就是十幾個傳教士,還有幾十號荷蘭工匠,以及清廷工匠當中的工頭師傅們。

  北方水運條件少,雖然此處臨近海河,但運輸方面也要用到騾馬,何況還是槍炮之類銅鐵疙瘩。

  故而局中除去火銃監、火炮監、火藥監、器械監、甲胄監外,還有一個騾馬監,下轄有三四百馬夫,管著近兩千匹騾馬。

  至于武裝力量,正如王愬所判斷的那樣,之前清廷雖然對天津神器局防范有加,但主要是針對明廷海軍有可能的登陸,還真沒想過明軍能從京畿方面打過來。

  畢竟要是明軍都能從京畿打過來了,那京師豈不是都已經淪陷了?還用得著防范?

  故而整個楊村,只有尚可喜麾下的兩百親衛,和作為監工維持秩序的三百兵丁而已。

  可正如同后世墨菲定律所表述的那樣,越怕啥就越來啥。

  這不,尚可喜就接到了西邊京師前日急遞,說是有一股數百明騎從關外遁入北直,四處游蕩作亂,讓北直各地嚴加防范。

  看到這份急遞,尚可喜有些憂慮,他是在前線吃了不少虧的人,自被放回以后,一直小心翼翼,膽子不大,連上前線再帶兵的勇氣都沒有了,只敢窩在這京畿大后方督造軍械。

  雖只是幾百游蕩明騎,卻也讓他有些膽顫。

  思來想去,還是讓人派信給天津衛,讓那邊調撥一千新軍營步卒過來,加強楊村防務。

  從楊村到天津衛,來去也就是兩三日的功夫,按照公文當中,這股明騎也就只有數百之數,加上楊村本有的幾百護衛,應當是綽綽有余,尚可喜這才松氣。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事情會來得如此之快,只是他剛剛下令之際,人家就已經找上門來了......

  -------------------------------------

  此時距離年關只有不到十日了,天氣越來越冷,今日一早,天上又開始落下飄雪。

  但王愬一行人卻不敢休息。

  自前日起,經過入關以后多次拔城搜刮,他們除卻糧食補給,最重要的就是搜羅馬匹,到了此時,都快達到一人三馬了。

  于是乎一路疾馳,日行二百里,不到兩日,就已經沿著桑干河,直抵三角淀湖畔。

  冬日白雪皚皚,三角淀畔,樹木不少,草葉凋零,遮護之下,于遠處倒是不好發現這幾百人馬。

  口中呼出白霧,王愬勒馬停留,派出哨騎與胡百戶偵查,確定十里之外,便是楊村無誤。

  緊接著就有三個樵夫、工匠打扮的青壯前來迎接,正是錦衣衛探馬司的干事。

  “尚可喜昨夜似是派出信使,往東南方向去,大概是去天津調兵,不過此時天津步卒欲來,少說也得等兩日,不妨礙我等辦事。”

  胡百戶從三人口中詢問信息后,向王愬匯報

  “此時楊村,大抵有五百兵卒,其中三百只是監工所用的綠營兵丁,戰力不比衙役強多少,不足為慮,唯有尚可喜府上的兩百親衛,有些棘手,恐怕得下一番功夫。”

  王愬頷首,接著問道

  “布防如何,可有探知?”

  胡百戶掏出從哪幾名探馬身上攜帶過來的一份草紙,上面畫有楊村當中要緊地方,以及主要哨卡,尚可喜府邸,親兵駐營等處。

  都是這兩三年里,錦衣衛苦心經營策劃的結果。

  胡百戶還接著道

  “村中民夫營中,還有十幾個自己人,只待我們這邊動手,那邊可以先攪動放火,整出騷亂來,這楊村不大,卻是前前后后聚集了七八千民夫、工匠,一旦亂起來,卻也夠咱們火中取栗了。”

  王愬仔細打量那草圖,而后思慮良久,接著對部下決然下令

  “文晏!”

  “末將在!”

  “領六十騎自楊村北面,朝焦炭坊、木材坊突襲,并放火,擾亂吸引韃子注意力。”

  “陳體思、秦恒元、張沫”

  “末將在!”

  “與本官一起,領其余將士,自楊村西側,直往尚可喜府邸及神器局衙門突擊!”

  王愬手下廂總、哨總,均是兵學苑畢業的學員軍官,都只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正是少年無畏之時。

  其中文晏是廂總,也是諸人里年紀最長的,今年剛滿二十五,故而王愬讓其獨領一軍,承擔吸引敵軍視線的任務。

  為了方便行事,王愬將時間定在了黃昏,日頭將落的時分。

  言罷,各軍官回到自己部屬,將士們吞咽干糧,飲水休整,檢查武器裝備。

  由于距離楊村不遠,雖然天氣入冬,又在湖畔林木掩護中,很難發現,但為了不讓清兵察覺,他們還是沒有生火做飯,只是就著雪,啃了些干糧而已,隨后靜待黃昏來臨。

  兩隊人馬,都準備了不少火把、油料和火藥,神器局中,規模最大的,除去加工所用的伐木、冶鐵工坊外,便是火藥坊了,根據情報,此時的神器局火藥坊及倉庫中,少說也存有上萬斤各類火藥。

  日頭西斜,冬日天色黑得本來就快,時機不久就到來了。

  自從戰事一啟,楊村的工坊也頗為忙碌,畢竟隨著戰爭進行,每天每月都有大量損失減員所帶來的裝備缺口。

  故而即使臨近年關,楊村的神器局工坊亦是加班加點,直到黃昏時分,才漸漸收工。

  把運出來的材料收回倉庫,熄滅爐灶,工人們都住在楊村南側的排屋當中,但凡有人口聚集,自然也不乏商賈小販,工匠不是農民,沒法自給自足。

  雖說衙門播發薪餉糧食,可生活日用品,柴米油鹽總是要有地方購置的。所以村南聚集了不少周邊府縣過來的商販,這也是錦衣衛當初的突破口之一。

  再加上幾千工人的家屬,村南就變成了一個上萬人口的小鎮。

  可就在今日下工之時,卻是與以往不同......

  “西邊草料房燒起來了!”

  忽得有人呼喊,眾人紛紛望去,之間那楊村西側,原本給神器局騾馬提供草料的,草料房,升騰起滾滾濃煙,一看就知是起了火。

  “這又是哪個倒霉蛋?若是讓衙門找到了,還不得扒了他的皮?”

  工匠百姓們只當是草料房的看守不稱職,釀成禍端,并未當作一回事。

  可事態發展卻極為迅速,那草料房大火越燒越旺,緊接著就波及了旁邊的木料坊,終于引起了神器局衙門官兵的注意。

  剛剛入內宅的尚可喜連忙著甲跑出來,看著遠處濃煙,面色鐵青

  “怎么回事?!”

  “王爺,乃是草料房那邊走了水,波及到木料坊,末將已經組織人手去滅了,保證隔斷不會燒著旁邊的工坊。”

  身側將佐連忙稟報

  其實草料房這種地方,本來就是火災高發區,尤其是秋冬季節,也并非一兩次了,再說只要防范得當,橫豎不過損失些干柴草木而已,眾人雖然有些慌忙,但心中還沒當成啥大事。

  火勢一發,神器局官佐就組織了一百多兵丁和二百工人,去鏟雪滅火,其實也不用將火滅盡,只需要隔斷讓其延伸不到重要的村內工坊即可。

  尚可喜卻是心中思忖

  “不對!以往就算有走水,也萬般不會延伸的如此之快,怕不是有人......”

  正當他要讓手下嚴查是否有明軍細作時,卻是一名兵卒面色慌張,手腳并用的從外面跑到跟前。

  “王爺!村......村北,有馬匪!”

  尚可喜面色一白,立馬反應過來,狠聲

  “哪里是什么馬匪,那是明廷的騎兵!快!快擊鼓聚兵!”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