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57章 卻月(中)
  白文選聞言,更是直接跪下,幾乎都要哭出來了

  “節帥三思啊!”

  李定國都被氣笑了

  “我之前還覺得你委屈,如今看來倒是高估你了,就你這腦子,別說同知,總兵也浪費!”

  “合該給你個把總,就頂天了!”

  白文選這才回過味來

  “節帥......我還以為你要造反呢......”

  李定國直接把手邊書卷拍到他臉上,氣道

  “反?誰跟我反?你嗎!”

  白文選只是尷尬撓頭

  倒也不怪他多想,只是眼前這狀況,提什么劉裕,實在是容易讓人想歪。

  要知道,當年劉裕可就是在北伐之后,篡了晉恭帝的位,自立為帝,建立劉宋王朝。

  同樣都是喪失北方后退居江南,同樣是大軍北伐,同樣是戰功彪炳的將帥。

  這夜里忽然招來軍中大將,又拿出什么《南史》,劉裕來說事,很難不讓人多想......

  但白文選倒也很快就反應過來

  李定國篡位?怎么可能?

  真要有啥心思,當初在貴州龍場驛,早就能把朱由榔一刀宰了,何至于今日?

  就算他李定國真的豬油蒙了心,就是想現在反,又能拉動幾個人?

  其他人不說,就說他白文選,自西軍時起,就與馮雙禮一同入李定國、劉文秀麾下,近二十年,算是李定國的頭號親信了吧?不照樣嚇成這樣嗎?

  遑論他人

  更別說自參將以下,軍中基層軍官,泰半出于教導師、兵學苑,以及遍布軍中的政宣參事、典軍主簿、錄事參軍,一個風吹草動,后方都聽得一清二楚。

  何況李定國固然威望彪炳,那天子的威望又何嘗是虛的,真要出了意外,親手帶出來的左軍尚且跟篩子似的,何況于百里之外的光復后軍?

  “那節帥的意思是......”

  白文選這才尷尬地小心翼翼問道

  “唉,所以說讓你多讀書啊”

  李定國感嘆后才道

  隨即嚴肅道

  “此戰,遂敵眾而我寡,但彼輩兵械、戰力俱遠不如我,唯一當擔心的,便是騎兵之利。”

  “且大河將清虜分作兩部,原本后軍方面挺進,如此布置倒也不算錯,可如今后軍被岳樂牽制后,清軍再這般隔絕開,卻顯得呆板了,我軍應當在瓦克達率南岸主力渡河之前,就先重創圖海。”

  說到這里,李定國才表明了自己的意圖

  “我欲效宋武帝故智,于黃河之畔,誘殲清虜主力!”

  東晉義熙十二年,劉裕趁后秦內亂,興師北伐,晉軍勢如破竹,兵逼洛陽,此時北魏派十萬重兵駐守河北,并以游騎騷擾晉軍。

  為擊敗魏軍的襲擾,劉裕命數千勇士,車百乘,由丁旿和寧朔將軍朱超石率領,攜帶強弓利箭,登上黃河北岸,列陣而進。

  魏軍立即前來進攻,魏將長孫嵩率騎兵三萬四面圍攻晉軍。晉軍拼力死戰,魏軍被利箭射殺者甚眾,死尸堆積遍地,魏將阿薄干被斬,魏兵敗退走。

  這一背靠黃河,以戰車、強弩、精銳步卒反制騎兵的戰術,被形象的稱呼為“卻月陣”。

  而此時明軍的狀況,卻是和當初的劉裕頗為相似。

  同樣在兵力上處于劣勢,尤其是騎兵數量,遠遜于對方。

  但在裝備和人員素質上,又比敵人要強。

  于是乎,李定國,邊想在這黃河之畔,上演一出卻月陣“加強版”。

  第二日,明軍依舊毫無動作,李定國甚至還調出兩個營六千多人馬,往北運動,與李來亨匯合,以加強應對清軍騎兵以及鎮口閘方向,徐州清軍可能的渡河。

  如此一來,他自己手里的兵力,就更少了。

  -------------------------------------

  “呂梁山前的明軍南撤了?”

  圖海皺眉聽著身側部將的匯報

  劉文秀所率四個師的攻山部隊,在自己這邊主力部隊抵達以后,就開始南撤。

  當然,并沒有撤出太遠,大約四十里左右的樣子。

  最重要的,是對方的炮營也開始撤退,其中比較重的七斤及以上野炮,隨劉文秀本部運動。

  而較輕的四斤、五斤火炮,則直接被挽馬拉上,向李定國那邊撤去。

  如此一來,圖海發現,原本熱鬧的戰場,卻是先后冷卻下來,只剩下李定國本部四個師孤零零的在黃河畔宿營。

  思慮良久,圖海一手擊案道

  “李定國想讓我與他決戰!”

  身側部將,趙良棟遲疑道

  “會不會有詐啊?”

  圖海搖頭嘆道

  “哪有這么多詐啊?這淮北千里平原,就算有伏兵,一眼望去清清楚楚。”

  “那這李定國到底是在做什么打算?”

  圖海面色沉靜,緩緩坐下,思忖良久

  “莫不是......這廝想學韓信?”

  趙良棟也知道這啥意思,背水一戰嘛,當年秦末韓信征討趙國,與趙帥陳余會戰于井陘,命大軍背水列陣,算是兵法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范。

  想到此處,趙良棟建議道

  “要不,咱們先避一避,不與其決戰,如何?”

  圖海看了對方一眼,嘆道

  “你知道李定國為什么要堵在黃河畔,就停駐不動了嗎?”

  趙良棟虛心請教

  “末將愚鈍”

  圖海凝神解釋道

  “因為他知道,只要停駐于此,咱們就必須要去找他麻煩!”

  隨后攤開地圖,向趙良棟指點,對方這才恍然。

  首先,李定國之所以之前一直沒有動作,只待山東方面出了亂子后,就立馬全軍發動,就是因為他知道,只要山東后方一亂,清軍糧草不濟,就必須要加緊速戰。

  而之前說過,清軍雖然占有兵力優勢,卻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十八萬大軍,被一條黃河分割成了兩部分。

  之前明軍本來就是要兩路進攻,如此配置倒也恰當,但如今后軍被拖住,無法如約而至,那南路瓦克達那邊,空置如此多的兵力就顯得浪費了。

  且這些天交戰,清軍發現明軍戰力遠勝自己,更需要更多的兵力參戰。

  于是乎,此時清軍想要取勝的最佳決策就是

  瓦克達部渡河增援,清軍搶在糧草耗盡,和光復后軍解決岳樂之前,集中十八萬大軍,擊敗李定國!

  可黃河之所以古稱“大河”,就是因為它不是哪里都能渡過去的啊

  那么徐州南北百里內,唯一適合大軍渡河的地方在哪呢?

  誒,就在李定國現在駐軍的對面!

  也就是說,如果圖海不擊退或者擊敗李定國在黃河畔的兵力,對方就能卡主這個渡口,瓦克達援軍就過不來。

  那樣李定國大可以拖下去,大不了坐等山東義軍越鬧越大,清軍糧草斷絕,或者是光復后軍拿下磐石山,殺回來算賬。

  時間在自己這邊,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他就是賭定,你圖海不想輸,就得來黃河畔找他的麻煩!

  所以這幾天李定國帶著麾下四個師的將士,駐營黃河岸邊,頗為愜意,還帶著人跑到河邊捕魚,給營中增添伙食。

  后勤糧草也不用擔心,反正就在岸邊,還是方圓百里,比較適合停泊的口岸,來自淮安大后方的輜重糧草,直接沿著大運河北上,駛入黃河后,在此裝卸就是,唯一麻煩的就是從南到北,逆水行舟,速度緩慢而已。

  果不其然,兩日后,圖海拔軍南下,在與呂梁山方面清軍會師之后,直撲大河之畔的明軍所在。

  此時,在呂梁山守軍加入以后,清軍總數已經達九萬之眾。

  但李定國依舊沒有著急的樣子。

  他只是吩咐了幾件事

  首先,分出一個營三千人,全部持火銃,并配屬火炮五十門,上了原本運輸輜重而來的數十艘內河運船,并往對岸而去。

  而后,則是軍中早已準備好的六百輛騾驢馬車,這些大車也是之前明軍為何行軍遲緩的主要原因。

  六百輛車分為三個部分,沿著黃河岸邊,圍成三個半月狀。

  此時李定國手里雖說是四個師,但卻遠沒有四萬人。

  蓋因全軍的馬營都被調給了李來亨,炮營一半又還在劉文秀那里,又調了兩個步營給李來亨,一個營上船。

  此時在黃河畔的,不過是兩萬多明軍步卒而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