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2章 都司
  “此話怎講?”

  其余兩人也來了興趣

  畢竟大家都是在中樞任職,這也關乎所有人的調動問題,如果真的要還都于北,那么眾人就得做好舉家遷徙的準備了。

  夏完淳正經解釋道

  “三位兄長有所不知,小弟被調回戶部河南清吏司,手中過有不少河南各地流民安置和恢復民生的文書。”

  “方知,此時的北方諸省,已經殘破不堪。”

  “京畿二字,不僅僅只是國家中樞所在,也意味著要養太多脫產戶口人丁,現在的北京周邊,哪里還負擔得起?漕運可以轉送糧食、錢帛,可徒增消耗不說,可一座幾十萬人的京畿首府,哪里只是能靠糧食就安穩,到底還是個負擔。”

  “以陛下的心性,斷不會如此為之。”

  聽到這里,程賢訓又是不解了

  “那陛下為何又一直在北面盤桓不歸呢?”

  夏完淳接著道

  “因為想要徹底解決北方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隱患未定。”

  “什么隱患?”

  眾人皆好奇

  “蒙古!”

  -------------------------------------

  遼寧經略使司,沈陽衛

  是的,不是遼東都司,更不是什么遼東鎮,而是遼寧。

  光烈七年秋后,朱由榔帶著大軍出山海關,一路抵達過去滿清的老巢,明軍剛剛收復的盛京,哦,現在又改回沈陽了。

  在肅清整個遼東地區,并讓光復后軍深入建州,清剿那里的建州核心地帶,赫圖阿拉以后,光烈天子朱由榔,正式廢除了遼東都司建制,改稱遼寧。

  這個名字不言而喻,遼寧遼寧,遼事安寧,過去自萬歷以來,朝中都把東北方向的邊患稱為“遼事”、“遼患”,連崇禎加餉的名號,也是“遼餉”,遼寧之名,大概就和元朝滅掉西夏后,將那里改稱為“寧夏”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都司的廢除,更是眾人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因為事實上,從嘉靖以后,大明所謂的都司制度,早就名存實亡了,畢竟衛所制都已經解體了,弄個都司在那,你指揮誰?光桿司令而已。

  但重設的經略使司,卻是個新鮮玩意

  大明是有經略使這個說法的,熊廷弼、孫承宗都干過,但“經略使司”還是頭一次,但隨著上面公文的下達,大家也逐漸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所謂經略使司,大約就是介于都司和布政使司之間的說法,也就是“半軍管地區”。

  一方面,朝廷會在遼寧地區逐步建立府、縣建制,比如沈陽、東寧(今遼陽地區),今年下半年都會從衛所改為縣制。

  但除了這些核心地區外,其他大多數地區,由于情勢復雜,還是要軍管的,但由于衛所體制已經不復存在,此時遼東也沒有什么邊軍一說了,所以經略使司同時也兼顧軍管和羈縻招撫周邊部落的任務。

  直到逐漸完成遼東地區的開發和漢化以后,府縣越來越多,軍管地區越來越少,便可以逐漸變成和內地一樣的布政使司統轄。

  而此時沈陽城中,朱由榔和一大臣們,也正因為這件事所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

  因為戰爭結束后,一個重要問題擺在了君臣眼前。

  那就是軍事體制問題。

  過去嘛,一切為了打仗,打仗就是一切

  全國所有可戰之兵,都是集中在幾支野戰部隊中的,以便隨時應對突發局勢,并且可以隨時出征。

  但現在不同了,打天下的時代過去了,要考慮守天下的問題了。

  比如眼下,由于之前就已經廢除了名存實亡的衛所制度,如遼寧、山西、陜西,這些靠近邊地的半軍事地區,該怎么處置?

  直接派軍隊駐防?拜托,僅遼寧,也就是原遼東、遼西地區,林林總總就是幾十個衛城,少說也得幾萬人才夠吧,以現在光復軍全募軍銀餉的待遇,遼寧加上北直兩省的稅賦都不夠養的。

  實在是沒必要

  其實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很簡單,也沒有其他選項可言,但只是具體規劃上,卻還是有許多細節值得討論。

  核心問題,其實就是軍制,也就是所謂募兵制的局限性。

  從明中期,衛所敗壞以后,大明朝便只能用募兵打仗,但募兵這東西,是有局限性的,確切的說,比較適合在野戰部隊中施行,但在如遼寧或是陜西這種邊防地區,就不太合適了。

  一方面,是消耗太大,養一個募兵,需要財政直接撥款,邊區本來經濟就困難,再這樣搞,很容易造成民生困難。

  另一方面,也的確是浪費,畢竟真要正面出擊作戰,完全可以直接調動野戰部隊出擊,長期在邊疆保持募軍,很容易造成五代那種窮兵黷武的問題。

  對此,剛剛被從左都御史位置上,出任新的遼寧經略使的王夫之提出了一個頗有可行性,且一舉多得的建議。

  重建各省都司

  當剛聽到這個建議時,眾多宰相都覺得荒謬,畢竟朝廷才剛剛廢除了各地都司,而且都司也早就成空殼了,莫非還要恢復衛所不成?

  但朱由榔等人略做思考,卻是馬上反應了過來

  這的確是一步妙棋

  王夫之所言的都司,并不是過去作為一省衛所最高長官的都司。

  按他的說法,現在的大明的確是沒有衛所了,但卻有另一股龐大的準武裝力量——民兵。

  是的,當初為了北伐,能夠快速補充足夠的有效兵源,江南各地都在農閑時進行了廣泛的民兵訓練。

  王夫之認為,完全可以把這一模式推廣到全國,并持續下去。

  尤其是北方,其實更合適,朝廷出錢糧、農具,并且劃分土地,安置流民,而這些獲得了土地的流民,便可以在邊地安頓下來,并在農閑時進行固定的軍事訓練。

  以輪流執勤的方式就近應召入邊防軍參與邊防。

  應召服役時,朝廷給予部分薪餉補貼,但這種輪流服役,時間不長,又不至于造成太大負擔。

  而且這些邊戶可以聚集于堡寨、衛城,本身就是對周邊以及境內的游牧、游獵部落的常態威懾。

  這是“寓兵于民”。

  而過去,民兵主要是由各地府縣主官來組織,王夫之以為這畢竟是軍政不分,過去戰時特殊時期,倒也罷了,日后肯定不能長期維持。

  既然如此,干脆就將所有相關工作剝離出來,在各省另設一個都司統攝。

  對于朱由榔本人而言,這倒也不難理解,不就是“生產建設兵團+預備役”嘛。

  當然,具體上肯定差別還是不小,現在的明朝行政制度,還是粗糙多了。

  但他對王夫之的建議,還是頗為欣賞的,其余宰相們也都表示認同。

  而且朱由榔還依據自己的后世所了解的共和國預備役制度,增加了一些細節。

  比如,各省都司,還是應當統轄部分募軍精銳,但這些軍士并非作為獨立部隊存在,而是分散作為幾個散裝師、營骨架軍官、士官,在必要時刻,就可以直接征召民兵,作為基層士卒填充進去,屆時每個省就能迅速集結出幾個師來。

  當朱由榔自以為“英明”,向眾多大臣闡述了自己的“先進理念”后,卻發現眾人沒有什么太多驚訝。

  事實上,這種類似制度實踐,早在西漢就有了。

  而之所以說是一石數鳥,乃是因為這還能解決另外兩個讓中樞頭疼的問題。

  一個是退役軍士安置問題,這仗也打了快八年了,就算二十出頭的小伙子,這時候也該退役回家過日子了。

  但這些人長期服務于軍旅,一身本事不好浪費,且如果安置不妥當,很容易變成不穩定因素。

  如今看來,這個預備役就是個好辦法,干脆在分賜土地、財帛的同時,讓他們擔任各地民兵教官和預備役的骨干軍官,也算發揮余熱。

  其次,便是北伐功臣們的待遇問題

  大明的野戰軍也就那幾個,都督的蘿卜坑也就這么多,可積累的功臣們,不可能只做爵位、散階上的晉升,不搞職務調整吧?

  加一品銜,封侯爵郡公的總兵?不合適吧?

  左軍的白文選就是典型,從堯山就開始的主力戰將,就是因為蘿卜坑不夠,現在還是個總兵差遣。

  現在卻是有辦法了

  都督不夠?

  一個省給你安一個都督!就當是“省軍區司令”了

  不是重建都司嗎?直接將各省都司軍事主管,由都指揮使改為都督,這下蘿卜坑不就多起來了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