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25章 風波漸起
  應天府,南京城北,幕府山別苑

  龍潭院

  院子里的涼亭中,已經年過三十五歲的朱由榔,胡子是越來越長了,頗有一番中年男人審美品位。

  饒有興致的坐在案上,閱讀手中最新的幾份報紙

  嗯,主要是《寧報》主編李漁,新連載的小說。

  這里是朱由榔在幕府山的居所,一般每年端午以后,直到九月前,朱由榔和一家子都會搬出皇宮,在此避暑別居。

  內閣不時也會過來開御前會議,但今日并沒有

  瞿式耜、陳子壯都留在城內,李過外出巡視軍務去了,張同敞正跑到松江府那邊的新工業區搞調研。

  幕府山這邊,只留下了一個宰相姜曰廣負責侍從工作。

  當然,這些日子朱由榔本人也挺閑的,各項工作都走入正軌,過去那些戰爭歲月中,一直緊繃著神經的他忽然發現,其實很多事情都犯不著他親自去干......

  當然了,也只是現在而已,再過兩個月,年終決算,還有明年的五年總結,又得頭疼。

  不過此時的天子,除卻偷閑以外,亦有正經事。

  朱由榔桌案對面,一張略低的小書案旁,大明燕王和遼王殿下,正在愁眉苦臉地看著眼前攤開的書卷。

  這四年里,朱由榔又多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但畢竟都還小。

  眼前膝下總共四子兩女,其中只有長子朱慈煊、次子朱慈爝進學。

  不過朱慈煊進學得早,眼下十二歲的皇長子殿下,已經是中學二年級了,而次子朱慈爝,明年也要升中學了。

  大明皇家學堂的學制并不長,小學只有四年(原本只有三年,后來增加一年),中學三年。

  一方面是因為教的東西不多,畢竟很多后世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在這個年代,還屬于“科學前沿”,小學的主要教學內容,基本上就是識字和算數,以及部分通識教育而已,什么英語之類更是無從談起,學制自然也就不長了。

  雖然朝中一直有人上疏要求讓皇長子朱慈煊入主東宮,并且給其配備太子師,但朱由榔向來無視。

  他雖然沒有設立太子,但幾乎滿朝上下都知道,朱慈煊就是太子,他也毫不忌諱的經常提到。

  這種東西,越早定越好,免得以后起不必要的紛爭。

  也正因為如此,朱由榔做為一名父親,反而能夠不太多的帶著其他政治考量,來培養自己的兒女。

  “爹,我做完了!”

  年方九歲的朱慈爝忽然喊道,隨即放下手中筆墨,將書卷遞給正在一旁看閑書的朱由榔。

  嗯,皇帝陛下也得履行家長職責啊,比如輔導功課......

  當然,這也算兩位小皇子的幸運了,畢竟在這個時代,大概還沒有人的數學、物理造詣可以和朱由榔相提并論。

  翰林院正式成為最高學術機構以后,格物院那些個站在大明學術金字塔頂端的人才們,隔三差五都得跑到幕府山和宮中去“聆聽圣訓”。

  這也是朱由榔平時消遣時間的方法之一,看著方以智、薛鳳祚等等這個時代最聰明的大腦,在自己面前跟個小學生一樣,朱由榔還是有種莫名滿足感的。

  以至于方以智等人也常常感嘆

  “陛下天縱之才,非凡夫所能及耳!”

  老子會偏微分方程、復變函數,還有誰會?

  當然了,到底是不是天縱之才,只有朱由榔自己清楚,也感謝兩本“武林秘籍”,一本叫《高等數學》,一本叫《大學物理》......

  不過,這種獨孤求敗的“江湖地位”大概也持續不了多少年了,至少眼前朱由榔就遇到了一個未來有力競爭者。

  檢查作業的皇帝陛下,只覺得有些懷疑眼前這九歲的小子是不是自己的種了。

  怎么這么能卷?

  相較于老大朱慈煊一向活潑開朗的性子,老二朱慈爝則頗有些理工宅男的潛質......

  年僅九歲的朱慈爝,已經小學四年級了,而眼前,他給朱由榔檢查的作業,是和他哥一模一樣的中學二年級的代數幾何題.......

  后面比老二空長三歲,還在奮筆疾書的燕王殿下,看著自家弟弟屁顛屁顛的背影,以及自己面前才寫完一半的作業,已經習以為常了。

  朱由榔一目十行,掃完自己二兒子的作業

  嗯,基本沒問題

  這小子從記事起,對數學就特別感興趣,一開始是纏著他媽,后來又纏著朱由榔,朱由榔嫌麻煩,便也打發進學堂念書去了。

  結果小學算數那點內容,哪里經得起他折騰,便在朱由榔允許之下,時常跑到中學旁聽。

  最多明年,估計中學也不夠他學的了。

  但朱由榔還是壓著不讓跳級,腦袋聰明是一回事,作為父親,他還是明白,人總歸是要綜合發展的,后世很多“天才少年”,最后都容易有性格缺陷。

  當然,課余時間,朱由榔還是經常帶著只有九歲的朱慈爝,在翰林院走動,讓年幼的皇次子殿下,接觸大明頂尖的知識群體。

  對于子女的教育,朱由榔一方面盡可能的讓他們能夠擁有正常人生,而不是像過去那些天家帝胄,要么卷進權力旋渦里喪失人性,要么一輩子鎖在住朱門大院養成豬。

  故而他對朱慈爝能有這樣的興趣,還是很鼓勵的

  “行了,去吧!”

  朱由榔看完,便對兒子揮揮手

  小老二聽聞此言,自然是連忙歡欣回桌邊收拾筆墨

  老大燕王殿下看著弟弟可以跑路,不禁眼巴巴的望向大明皇帝陛下

  朱由榔不禁氣笑

  “得,明天早上記得回來寫完!”

  兩兄弟之所以這么急,也是有緣故的。

  年前欽天監正式被并入翰林院,翰林院天文所成立,在紫金山建立了欽天觀測臺,并制作了大明第一副天文望遠鏡。

  朱由榔很是好奇,后來也獻給了天子一臺,不過朱由榔看了會兒,覺得比自己想象中差距還是蠻大的,也一直沒怎么用。

  倒是兩個小子,每天愛不釋手

  現在正是夏季,又是下午,過不了多久,便是最適合觀測的時候,兩小家伙已經耐不住了。

  朱由榔看著兩小子遠去背影,搖了搖頭,打算去太后院子那邊請安。

  正在此時,院外卻突然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

  “陛下,緊急軍情!”

  朱由榔抬頭,卻是隨侍的中書郎中夏完淳,看起來也是剛剛急忙跑過來,氣喘吁吁。

  不禁皺眉問道

  “哪里遞過來的?”

  “福建!”

  聽到這個名字,朱由榔心中便已經有所猜測了

  上前接過信函,拆開看了幾眼,就立即對夏完淳正色道

  “召在京內閣學士來幕府山問對!”

  “還有樞密使現在在哪?”

  夏完淳回應

  “李樞密此時應該在江北巡視御前中軍演習”

  前年,光復七軍正式更名為御前七軍,而原本的御前兵衛司則改名為殿前兵衛司。

  李定國這個“光復大都督府同知”,也正式更名為御前兵馬大都督府同知。

  大明的軍事系統從此分為三個部分,邊防都督府的邊防軍,御前軍,和各省份都司的后備民兵。

  其中,御前軍是純募軍,由財政供養的野戰部隊,都司民兵由本省的都指揮使負責農閑訓練,戰時重組。

  邊防軍則比較特殊,算是軍民一體,既有民兵,也有募軍,募軍精銳為骨干,民兵為補充。

  故而邊防省份,如陜西、山西等都司長官稱為都督,而內陸如河南、湖廣等都司,卻只是指揮使。

  朱由榔頷首道

  “派人通知他也盡快過來議事”

  “還有,樞密院海軍署的陳舉,海軍兵學苑的鄭芝龍,也一起過來。”

  夏完淳連忙應聲,而后有些好奇問道

  “陛下,這是海軍那邊......”

  中書署相當于天子的秘書處,天天接觸機密文件,夏完淳這幾年都一直在朱由榔身邊侍從,關系頗為親近

  朱由榔便嘆道

  “嗯,臺灣那邊的事情,荷蘭人又開始作死了。”

  夏完淳不太懂“作死”是什么意思,但聽著也不像個好詞。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