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46章 諒山之戰(上)
  “將軍,聽說明軍在北邊,可是把那什么清虜壓著打,厲害得緊啊,咱們是不是......”

  身側副將向自家主帥提醒道

  主帥,安南兵番長官(相當于兵部尚書),名喚崔慶宇

  絲毫沒有把這放在心中,從情報上看

  越過鎮南關撲過來的明軍,也就幾千而已

  而自己手中,有整整三萬多大軍

  更關鍵的,還有十四門從荷蘭人那里進口的紅夷大炮!

  整整十四門啊,紅夷大炮啊,多牛逼

  說起來,越軍在東南亞一帶,的確頗為能打

  但也就是在這一畝三分地了

  近百年來,安南也就和南邊的廣南國,或者瀾滄菜雞互啄,哪里知道明軍、清軍是何模樣?

  在他們的意識中,打仗,大概就跟自己以前和廣南、暹羅之類打得時候一樣

  幾萬大軍呼啦啦撲過去

  當初鄭祚他爹,鄭梉討伐阮氏之時,十幾門紅夷大炮,就能取得優勢

  若是在幾十年前,后金和天啟、崇禎初年,恐怕北邊大明的軍事作戰風格,也好不到哪去。

  但是,戰爭永遠都是進步的催化劑

  八年多的抗清戰爭,面對滿清這個強敵,雙方都在軍備競賽,清軍方面,先是新軍改革,后來又引入荷蘭技術。

  明軍這邊,更是針對戰爭中暴露的無數問題,不斷補充,改革

  就像此時歐洲剛剛結束的三十年戰爭一樣

  軍事指揮制度、武器技術,日新月異

  越軍渾然不知,自己所面對的,并非是過去早已崩壞腐爛,軍閥化的明朝衛所、募軍

  而是在八年多艱苦戰爭中,養蠱養出來百戰精銳,是十三年軍事沿革改出來的近代化軍隊。

  -------------------------------------

  諒山之側,越軍三萬余眾

  沿著山北麓一線排開

  而在隊伍正中,是那十四門最為寶貝的紅夷大炮

  崔慶宇已經開始想象

  自己“大炮一響,敵軍俱為齏粉,四散奔逃”的景象了

  對面的白貴,看到如此一字長蛇陣

  眼睛都快看呆了

  再三讓偵察營和特務標將士試探,真的不是越軍做下的圈套?

  事實證明,好像還真的不是......

  白貴愣了良久,才下令

  也別等主力部隊南下匯集了

  協屬騎兵營直接繞道側翼

  步兵兩標,六營,列為六個小方陣

  炮營三十六門火炮,分為三個哨,夾在步兵方陣之中

  往越軍方向壓去

  “放炮!快放炮!”

  越軍這邊,看到明軍開始壓來

  頓時就有些混亂

  雖然對方只有區區數千人

  不過明軍的紀律極為嚴整,六個小方陣宛若豆腐塊一般

  整齊的步伐聲響徹一片,雪亮的刺刀,在陽光照射下,爍爍發亮

  現在的明軍刺刀得到了改良

  之前受限于鋼材質量,明軍刺刀采用的是早期的塞入式刺刀

  這兩年,格物院材料所加入了試驗和改良鋼材的工作中

  科學試驗這種東西,基本上就是燒錢

  對于這一點,朝中有不少非議的,但朱由榔一力堅持下,還是繼續狠狠燒錢

  格物院每年燒八十多萬,工部武備局每年科研經費也有六十萬

  加起來,夠給御前中軍全軍發軍餉了

  銀子砸下去,雖然絕大多數都是打水漂

  但還是砸出來了不少成果的

  比如鋼材改良

  刺刀這種東西,別看只是薄薄一片,可其技術含量,可比什么燧發槍,乃至于線膛槍難多了。

  甚至直到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極其拉胯的近代工業,都無法廣泛裝備刺刀,只能以傳統大刀來補充軍隊近戰能力。

  適合鍛造薄刃刺刀的碳素鋼,直到十九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后才廣泛應用。

  在此之前,歐洲軍隊倒是也裝備刺刀,卻并非是那種后世常見的薄刃刺刀,而是套筒式刺刀

  這便是現在明軍使用的新刺刀了

  這種新式刺刀裝備到部隊以后,所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長矛手開始大幅下降。

  因為套筒刺刀裝配起來比之前的塞入式簡單,也更快,更重要的是,不影響開槍。

  故而火銃手可以取代長矛手的生態位

  可以預見的是,最后的結果就是,向十八世紀那樣,直接就沒有長矛手這種兵種了

  全軍一線作戰,只有火槍、火炮、擲彈、騎兵

  -------------------------------------

  “通通通”

  隔著兩里地,越軍的紅夷大炮就開始放了

  不過這些越軍眼中的秘密武器,在明軍眼里,早就司空見慣,沒什么稀奇的。

  甚至明軍炮營軍官只是聽聲音,和火炮射擊的曲線,砸在土地上濺起的煙塵,就知道這是多大重量,是輕型還是中型火炮。

  炮營統帶直接就作出判斷

  對方大概使用的,是荷蘭人通常裝備余武裝商船上的十二磅炮

  而后面無表情,絲毫沒放在眼里

  直接旗語傳令

  然后,越軍就能見識到

  什么叫真正的炮兵

  三十六門火炮,在接受過中學水準的幾何、算術教育的隊哨指揮官,校對計算后

  裝填彈藥

  “各就位!”

  “一發裝填,三號藥包,仰角四十四度!”

  命令傳達下去,準備完成后的炮長向軍官舉手示意

  “二哨第五炮就位!”

  “四哨第三炮就位!”

  ......

  崔慶宇的自信的笑容很快就凝固

  只聽得一片鋪天蓋地的轟然響聲

  隨后對面明軍陣中一片焰火升騰

  無數彈丸朝著越軍的一字長蛇陣撲來

  這明軍也會“秘密武器”?媽的荷蘭人,也把火炮賣給明人了?

  可還來不及讓他胡思亂想,卻只見對面的火光越來越密集

  彈丸也越來越準

  從越軍推在前面的十四門火炮陣地,向后不斷延伸

  對射之中,越軍炮兵哪里是對手?

  不到一個時辰,就被基本打啞

  隨后明軍停火,六個步兵方陣,整齊劃一,不不往前

  被明軍炮火擾亂,驚惶之中的越軍,只是在將佐勒令下,一窩蜂的擁擠涌去

  “準備齊射,前進!”

  在軍官的口哨,和有節律的鼓角聲中

  步伐齊整的明軍就這樣手舉步槍,肩并肩向前進

  越軍這邊的火銃和弓弩已經開始散亂射擊

  但明軍之中,雖然也有中彈、中箭傷亡者,卻依舊毫無動搖,肩并肩繼續前進。

  對面的越軍都看呆了

  這些明人是傻子嗎?

  就這樣傻愣愣的站著挨打?

  不怕被弓箭和火銃射死嗎?

  但在從光烈三年,軍制改革以后,嚴苛的軍事紀律和傳統下

  幾乎無人,敢在這種情況下離開隊列逃跑

  否則,身后的隊列可以將其格殺當場

  直到臨近越軍四十步以內

  “舉槍!”

  “瞄準!”

  咔嚓,咔嚓......

  一陣陣燧發槍燧石擊錘被掰開的聲音響起

  “放!”

  “砰砰砰.......”

  剎那之間,電光火石

  如同暴雨冰雹般的子彈洶涌而出

  在距離敵軍四十步以內,燧發槍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般甲胄都無法抵御

  越軍當即就傾倒一大片

  而后只見明軍當中,赤紅色旗幟高高舉起

  一聲號角嗚嗚作響

  全軍將士舉起裝好刺刀的步槍

  “殺!”

  如同一堵鋼鐵墻壁,向越軍撞來!

  然后,越軍全軍大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