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朱厚照:朕的廟號最次也得是圣宗 > 第336章 朝鮮人在安東(三)
  朝鮮國內雖然官價以五升布為上幣,但民間交易儲蓄還是用通寶的。

  至于五升布,就是一種粗布,李氏朝鮮在開國之初,也就是韓國吹噓甚重的世宗大王時期,嘗試鑄造過通寶,但奈何朝鮮缺銅,銅幣越鑄越小,通貨膨脹也就越來越大。

  最后,選擇了放棄鑄造銅幣。

  重新回歸了糧食和布匹作為貨幣的時代。

  只是眼下,大明這邊一千通寶(默認開元通寶)能兌換一兩白銀,而在朝鮮四百文通寶兌換一兩白銀,這本身利潤就是多少?

  四倍!

  將一萬通寶拿回朝鮮,能兌四兩銀子!

  然而,真正賺錢的不是這個,而是日本也缺銅幣!

  雖然早期日本不缺銅,但他們沒有鑄幣和冶煉技術,只能將粗銅賣給朝鮮。

  至于賣給大明,冶煉稀爛,大明瞧不上。

  不過日本也不缺金銀!

  所以早年朝鮮還靠從日本進口銅幣鑄造了一批朝鮮通寶。

  但因為官員中有壞人,將銅價整得奇高無比,導致朝鮮國越鑄造越虧,最后只能放棄。

  畢竟朝鮮缺銅,并且伴隨著大明朝建立之后,勘合貿易開始,一度導致銅幣流入減少,于是朝鮮的銅幣不足。

  后來日本的銅產量也不足,朝鮮啥都買不到,只能放棄。

  所以,如果能朝鮮能打通大明——朝鮮——日本的貨幣交易體系,就能從中套利。

  至于成功性,并不低。

  因為大明的經濟形勢很特殊。

  眼下皇帝朱厚照用了一場期貨,將天下的混亂的貨幣體系統合進入金券計價體系,再配合銀行儲蓄給利息的政策,全面打擊私營錢莊,基本上控制了全國八九成的金融要地。

  金券雖然嘴上說著造價高昂,但實際上金券的數量早就超過了大明歷代印制寶鈔,以及市面上所有金銀流通的總和。

  但因為百姓手中還有大量劣幣,作為良幣的金券,被老百姓自發存入銀行吃利息。

  沉入銀行之內,就導致民間金券是呈現通貨緊縮的態勢,然后市面上流通的海量銅錢,進一步壓低了銅價。

  哪怕是開元通寶,在遼寧都跌到了一千文兌一兩銀子的地步,簡直駭人聽聞。

  歷朝歷代什么時候出現這光景了?

  不過東北特殊。

  這邊剛剛開發,物產還不豐饒,老百姓也沒有多少花錢的地方,更是存銀行里去吃利息。

  總之,朝鮮需要銅幣,大明因為金券變成了核心貨幣,而金券錨定是黃金和白銀。

  因為官價的白銀是恒定十兩銀子兌一兩黃金,至少現階段是這樣。

  這就將白銀打成輔幣的地位。

  作為輔幣的白銀,也同樣能兌換金券。

  而日本恰恰這兩樣都有。

  朝鮮如果能作為中間商,承擔兩頭的貿易,不光國內能用上銅幣,日本也能用上銅幣。

  想要怎么發財都比不過套匯率差來得搶錢!

  寫完的那一刻,沈衛平已經能想到自己被家族重用的畫面了!

  “努力!奮斗!干滿三年大家都是大明人!”

  樓下,傳來了一聲聲口號,沈衛平起身好奇推開窗戶,發現大量人在挑東西,抓緊運輸離開。

  只是他們的口音,相當一部分讓沈衛平很熟悉。

  都是義州來的朝鮮人!

  “不愧是天朝上國,下等力役,都穿上了五升布做的衣服。”

  沈衛平眼尖,朝鮮國用來繳納稅賦的上等貨幣五升布,在大明這里只是給力役做衣服的,真是富到沒邊了。

  “也難怪金安三一定要拿大明戶籍。若是我……或許可以讓家中聰明伶俐的孩子,來大明就學,甚至置辦產業,讓他也留在大明……”

  沈衛平有了盤算。

  朝鮮什么的,怎么可能有大明好?

  爺投明了!

  ……

  沈衛平這邊暫且不表。

  金安三匆匆回到家中,看到了被抽得皮開肉綻的兒子,心痛不已的同時,也頭痛不已:“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中女人在哭哭啼啼中被他這一聲嚇得激靈,趕緊站起來,用朝鮮話回答道:“被明軍送回來的,說是他冒充有戶籍的鄉鎮孩童去了農場吃飯被抓到,對方要咱們賠錢,不然就告到學校去將魚兒開除……”

  “吃飯?去農場吃什么飯?家里不是有飯吃?”金安三聽得火氣都冒起來了。

  “農場那邊犒賞了一頭牛,他去吃醬牛肉……”

  家中女人哭喪道:“不過好在只是十鞭子,我們賠了一角錢就放了孩子。”

  “一角錢!!!”金安三轉頭看向自己兒子,毫不猶豫抄出鞭子:“這混蛋,老子打死他……”

  “老爺!別打了!孩子已經被打完了啊!再打要出人命了!”

  “誰是金家莊的莊主?”

  就在家中雞飛狗跳的時候,外邊走進來了一群氣勢洶洶甲兵,讓混亂的金家莊瞬間變得寧靜。

  “小的便是金家莊莊主。”

  金安三小心翼翼的看著進來的甲兵,這些著甲的一看就不是尋常人。

  “今年你們做期貨了沒?”甲兵看著后方混亂的場面搖了搖頭,估計來得不是時候,莊主揍小孩來著。

  “這……在下今年還未做期貨。在下打算上稅捐輸……”

  金安三小心回答,這群人不知道什么來頭,難道是來做期貨的銀行吏員?

  不像吧。

  對方也沒說身份,金安三只能硬著頭皮道:“不知閣下是……”

  “吉林都司的軍糧采購。”這人回答道,“吉林需要一批糧食,但吉林今年的轉運份額已經用完了,所以就來問你們這些沒做期貨契書的采購。

  既然你們沒有做期貨契書,秋糧除了上稅之余,全部賣給我們。不必你們轉運出去,直接拉到安東州城就行,一口價,十石給你一元錢。”

  “一元!”金安三邊上的莊戶已經驚了,“這么多!”

  一元等于十兩白銀了,相當于一石給價一兩銀子。

  而去年遼寧這邊糧價,只有三錢銀子,那還是在大批人口開荒的日子,才比前幾年漲了五分左右。

  今年遼寧全省平均期貨價,一石定在了金券三分二毫也就是三錢二分銀子。

  并且因為開荒的人多了,米糧種的不多,但其他雜糧豆麥多,再加上朝鮮今年沒有大災荒,普遍認為今年朝鮮糧食會進入遼東,更加壓低遼寧秋糧價格。

  所以期貨價的三分二毫基本上就是秋糧成交價了。

  “真的假的?”還有人不敢置信的問。

  “自然是真的,但我們也有條件。那就是今年包括豆麥在內,都是這個價格。你們只留下足夠到明年夏收前糧食,余下的都賣給我們。”

  采購直接一口價給全。

  金安三看了一眼左右的莊戶,他們也盤算了一下各家眼下即將到來的豐收產量,然后對著金安三頷首,這個價格很符合他們的心理價位。

  “那就饗軍了。”金安三笑吟吟回答。

  “既然答應了,那就簽契書,你們安東州江口鎮金家莊開墾公司開墾了多少畝地?各種了什么。”

  采購官爽利的與他們簽契書。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