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逐鹿大明:家父孫傳庭 > 第四十章 山雨欲來
  當日一起送達兵部的,還有監軍蘇京和一眾家丁的首級,以及千戶陸武昭生前佩戴的鎧甲兵刃。

  據孫傳庭奏章描述,在斬殺蘇京當日,蘇京家丁突然發動叛亂,攻打督師行署,燒殺搶掠,所幸陸千戶率兵鎮壓,才使潼關保全。

  然在平叛中,陸千戶不幸殞命,尸首最后不知所蹤····

  朱由檢盯著木匣中盛放的人頭,望著那張熟悉的面孔,漸漸攥緊拳頭。

  一只蒼蠅飛入木匣,落在了死氣沉沉的面容上,崇禎揮舞衣袖,輕輕驅趕走蒼蠅。

  一種強烈的、發自肺腑的惡心感瞬間席卷朱由檢全身。

  他一把扯過孫傳庭從潼關送來的“陜西平叛有功者名錄”,咆哮著將那張紙撕成碎片,拋向半空。

  紛紛揚揚的碎紙從天而降,落在木匣子上,密密麻麻鋪了一層,仿佛出殯時拋灑的紙錢。

  “蘇御史。”

  朱由檢紅著眼睛,咬牙切齒:

  “朕會為你報仇,朕要剮了他!”

  ~~~~~

  崇禎皇帝滿腔怒火。

  這種被人威脅的感覺,是那樣的熟悉。自繼位以來,這樣的威脅已經發生過兩次。

  第一次是朱由檢由信王身份變為大明天子的時候。

  朱由檢受詔入宮前,張皇后反復提醒,不要吃魏忠賢送來的食物,不要接納魏忠賢送來的女人。

  當十七歲的朱由檢強忍住欲念,揮退九千歲送來的四個美女時,他才意識到,自己性命正被九千歲拿捏。

  而這,正是自幼缺乏安全感的朱由檢不能忍受的。

  于是崇禎繼位后不久,趁著九千歲還沒下手,便先干掉了對方。

  朱由檢第二次被人威脅,是在己巳之變,這次的威脅來自袁崇煥。

  最初袁崇煥夸下海口說要三年平遼,結果兩年不到皇太極就從薊州入關了。

  按理說袁崇煥的工作重心在遼東,薊州夠不上,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畢竟督師還頂著個“薊遼總督”的銜兒,現在韃子從薊州進來,總甩不了鍋。

  那是黃臺吉第一次率八旗入關,過程相當得順利,大明朝在連續死了幾個總兵后,京師周邊田莊、店鋪,各類產業讓韃子兵霍霍一空,擄掠錢糧人口無數。

  這次劫掠讓北京城周圍的老爺們損失慘重,于是大家伙兒都對袁崇煥恨之入骨——畢竟不能說我恨皇帝啊——只是這些人不會想到,在袁崇煥死后的日子里,類似這樣的打劫會更頻繁而且更嚴重····

  總之,己巳之變前后,關于袁崇煥勾結后金的傳言一下子增多了,連蔣干盜書這樣拙劣的三國演義計謀也出來了。

  所以,當袁崇煥與韃子鏖戰之后,提出想要帶兵入甕城休息時,朱由檢瞬間感覺受到了威脅。

  或許是有人進了讒言,或許是因為崇禎過分敏感,總之在朱由檢眼中,此時的袁崇煥,很自然就和董卓或安祿山,發生了某種聯系。

  根據崇禎定律——被崇禎猜忌的臣下,必死(武將除外)——皇帝受到了威脅,就得死人。

  第一次死得是魏忠賢,第二次死得是袁崇煥。

  如果不出意外,孫傳庭也得死,不是死在戰場就得死在詔獄。

  不過意外還是出了。

  孫傳庭竟不按常理出牌。

  一去潼關就勾結賀人龍控制京營,還干掉了監軍,擺出一副割據三秦老子要造反的架勢。

  對欺負慣了老實人的崇禎來說,遇到這樣的刺兒頭,就有點難辦了。

  ~~~~~~~

  盡管怒不可遏,盡管恨不能將孫傳庭碎尸萬段,然而僅存的一絲理性還是告訴崇禎皇帝,此時此刻,絕不能意氣用事。

  且不說開封之圍現在還需要這個亂臣賊子去解救,孫傳庭在秦地頗有威望,若是現在朝廷立即撕破臉皮,怕不止是潼關,其他州縣也可能會發生類似“叛亂”。

  當務之急是要先緩住這亂臣賊子,等開封之圍稍解,再調集陜西其他兵馬征討。

  陳新甲被下獄論罪后,崇禎親自草擬了封詔書,像十五年前安撫袁崇煥那樣,向孫督師一番安慰嘉獎。

  獎勵其誅滅叛賊蘇京,維系了陜西全局,同時對孫世瑞賀人龍等有功人員敘功,對陸武昭等殉難的京營將官家眷進行撫恤。

  當然,對孫傳庭提出的增派糧草增援京營等要求,崇禎表示愛莫能助。

  京畿周邊倉庫早已空空如也,今秋漕糧還沒運抵北方,要等到今天秋天漕糧湊齊,才可向孫督師充足供應。

  在此之前,皇帝希望孫督師可以向從前那樣“便宜行事,自行籌劃”。

  所謂漕糧,只是個借口,是讓督師皇帝都說得過去的借口。朱由檢不敢直接拒絕,天曉得這個亂臣賊子還會做出怎樣的禍事。

  崇禎九年孫傳庭出任陜西巡撫時,尚能憑借朝廷威嚴便宜行事,自行募捐,如今三秦殘破,朝廷威信一落千丈,百姓縉紳投賊者數不勝數,再要便宜行事,恐怕就那么容易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崇禎先前派往陜西的兵員糧草,已經是沉沒成本。明知孫傳庭已有不臣之心,還繼續增派,崇禎沒那么傻。

  詔書最后,朱由檢還是一如既往,催促孫督師早日出兵,援救開封。

  只是相比從前,這次,皇帝在詔書中催戰的措辭明顯柔和了許多,開始有點對左良玉那味了。

  ~~~~~~

  當崇禎皇帝向三邊總督孫傳庭發出嘉獎詔令時,千里之外的潼關迎恩門大校場上,即將被提升千戶的孫千戶,在一群家丁的簇擁下,正忙著挨個兒給守軍發餉。

  孫世瑞全身披甲,外面罩著個大披風,手持長槍,威風凜凜站在點將臺上。

  孫千戶旁邊站著他剛從賀人龍那里挖墻腳挖來的贊畫唐恩城,以及張二虎等一群貼身護衛。

  唐師爺還是身著常服,手搖折扇,一臉的人畜無害。

  他徐徐展開一張告示,對著烏泱泱的京營兵宣讀:

  “國家養兵,糧餉不缺!怎知奸賊蘇京,勾結流賊,克扣兵糧,以至兵餉拖欠!前日蘇京已被梟首示眾,今日孫千戶奉督師命發放糧餉,各營官兵,各安舊業····如有訛言生事者重究!”

  唐恩城文縐縐讀完,張二虎領著兩個家丁,上前一步,大聲喊道:

  “都有,都有啊,各營總旗百戶,讓兵士們排好隊!挨個領錢!”

  張二虎、唐恩城兩個在營門口支起四張桌子,指揮孫千戶的衛隊士兵和心腹百戶官,開始給京營兵們發餉。

  很快,排在前面的京營兵就領到了餉銀。那兵士小心翼翼捧了銀子,對著唐恩城連連道謝。

  兵士環顧四周,連忙將銀子收好,扯著他的同袍兄弟,一臉的難以置信,如同范進中舉一般,喃喃自語:

  “十兩啊!十兩啊!十兩啊!老子去年才發了三兩···”

  直到后面的人被他擋住路,一拳將他打倒,這位士兵才停止夢囈,爬起來趕緊溜走。

  孫世瑞翻身上馬,勒緊韁繩,騎馬巡視四周。

  分到銀子的兵士,無不歡欣鼓舞,孫世瑞隱隱聽到幾個兵士在商議待會兒去哪里逛窯子·····

  俗話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明代當兵的地位極其低下,尤其是衛所兵,其實和乞丐沒啥區別。宣府、大同等邊鎮的衛所兵,早就淪落到賣兒鬻女茍延殘喘的地步。有明一代,衛所兵帶著老婆出去掙外快,在各邊鎮也不是啥新聞····

  當然,京營兵條件可能稍微好一點,不過也好不到哪兒去。

  孫世瑞很清楚,在這些兵眼中,銀子女人才是他們奮斗的一切。什么忠君愛國,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離這些底層士兵太過遙遠,是老爺們酒足飯飽后才會想到的話語,而且這些道理一般是說給老百姓去聽的。

  孫世瑞前世沒少見過人性之惡,他知道,沒有強大的核心班底,沒有穩定的糧餉供應,貿然訓練什么鐵血強軍,只會死得很快。

  沒有萬里挑一的人格魅力和超強毅力自制力,剛剛穿越,上來就要“餓死不擄糧,凍死不拆屋”,屁股還沒坐熱就會被底下人干掉。

  亂世之中,能維持一支大體忠誠自己的驕兵悍將,已是不易。剛一穿越,就妄想訓練一支岳家軍戚家軍標準的強軍,那就純屬自欺欺人了。

  孫世瑞騎在馬上,邊走邊和兵士打招呼,士兵懷揣著餉銀,樂呵呵的和這個年輕將官說笑。

  忽然,人群傳來高呼:

  “領孫千戶的餉,吃孫千戶的飯!聽孫千戶的令!”

  “領孫千戶的餉,吃孫千戶的飯!聽孫千戶的令!”

  烏泱泱的人群鴉雀無聲,片刻之后,跟著附和道。

  “領孫千戶的餉,吃孫千戶的飯,聽孫千戶的令!”

  孫世瑞嚇得一個哆嗦,差點從馬背上摔下。

  發餉給六千多人的軍隊發餉不僅是個體力活,還需要一定口才。

  孫世瑞的前世沒好好讀書,如今只好靠模仿某歷史題材影視劇主角那樣,用類似這樣下三濫的手段收買人心。

  不過看起來,還是挺有用。

  ~~~

  指望六千號人全都成為自己的部曲,當然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崇禎皇帝當年招募的京營。

  于是,發完餉銀后,還需進一步遴選,篩除掉一部分人。

  “有家室的,兄弟兩個都在軍中的,不愿跟著孫督師領餉銀打仗的,出列!”

  六千多人走出來一大片,估摸著有一千左右。

  孫世瑞大手一揮:“馬上就要迎戰榆林兵,你們這些有家室的,有兄弟的,都帶上盤纏,各自回家吧。”

  士兵們面面相覷。

  回家是不可能回家的。

  這些京營兵大部分為河北、北京、天津人。

  出潼關回北直隸,要路過河南。

  河南這會兒雖不說是赤地千里,可以確定基本沒啥吃的。

  失去建制的散兵,就這樣出潼關,步行上千里,穿越闖賊控制的區域,半路不被流賊殺了也會餓死凍死被豺狼吃掉。

  高杰在旁急道:“孫老弟,把人放走了,誰守潼關啊!”

  孫世瑞笑道:“你打過獵嗎?”

  圍獵時,一個人臨陣退縮,包圍圈就會出現一個缺口,獵物便會逃掉,打仗也一樣。

  如果軍隊中摻入了很多忠心不足、良莠不齊的士兵來充數,錯誤的認為通過堆砌士兵數量就能取勝,這樣的軍隊就是外強中干的泥足巨人。

  “雖然除掉了蘇京和他同黨,然而還有兵士和咱不是一條心,有些兵士家眷在京城,留這些人在潼關,和榆林兵打起來,難保不會臨陣倒戈,即便不倒戈,他們也不會出死力。

  混有雜質的軍隊,就像沙子堆成的高塔,在進攻的潮水中往往一觸即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