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逐鹿大明:家父孫傳庭 > 第五十章 紅衣大炮的正確打開方式
  孫世瑞不能沒有紅衣大炮,就像呂布不能沒有赤兔馬,關二爺不能沒有青龍偃月刀。

  即便能順利收攏陜西各部兵馬,即便能在關中平原安心種田,倘若沒有其他變量介入,沒有占據云貴川,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礦打七礦,他和黃臺吉李自成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隨著氣候變化和經濟中心的不斷南移,到了明清之際,關中已經沒了漢唐時候的榮光。

  即便沒有明末一系列自然災害,立足關中優勢也并不明顯,這是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

  而紅夷大炮,尤其是標準型紅夷大炮,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孫世瑞彌補和一眾對手之間的差距。

  俗話說的好:穿越不造炮,等于瞎胡鬧。

  那么問題來了,紅夷大炮容易造嗎?

  容易,也不容易。

  明朝對紅衣炮的定義是:

  桅下置二丈巨鐵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世所稱紅夷礮,即其制也。(注1)

  這樣的描述顯得有些抽象,而且容易讓人聯想到袁崇煥當年“一炮糜爛十余里”,滑膛炮硬是打出了殲星球的既視感。

  相比之下,滿清對紅衣炮的定義就精準了很多:

  炮管長在2米至3米之間,即長身管;重1500斤至5000斤;發射炮彈重在3公斤至6公斤之間。

  若以此為標準,放眼明末,所有鑄造合格的紅夷大炮加起來,不過堪堪兩百門。

  以大凌河之戰為例。

  明軍大凌河城內一萬一千人投降,前后四撥援軍約六萬人被擊潰。最后,張春所率領的軍隊全軍覆沒。

  戰后,清軍繳獲各種火炮三千五百門,符合“紅衣大炮”標準的,只有兩門。

  這個時期,大部分仿照紅夷炮的山寨貨,由于鑄造工藝落后,為防炸膛,只有加厚膛壁,導致火炮重量過重,根本無法用于野戰。

  少裝藥雖不容易炸膛,然而威力大減。

  可見紅夷大炮不好造。

  說紅夷炮好造,是因為明末一眾總督巡撫,如孫傳庭、盧象升、熊文燦等,都曾自主造過“紅夷炮”,按照這個標準,明末紅衣大炮何止千門。須知,同時期的西班牙無敵艦隊,12磅(炮彈重5公斤左右)以上的長身管加農炮只有800余門,這,就已經是“無敵艦隊”了。

  實際上,明末各地總督巡撫們,山寨出來的“紅衣炮”,炮重從三百斤到三千斤不止,炮管長度也是參差不齊。

  就像某寶賣刀劍的店鋪里賣得動輒就是越王勾踐劍莫邪寶劍,明末各地自主研發的火炮,不論口徑、射程,基本都被歸入“紅夷炮”一類。主打的就是一個以假亂真。

  當然,不是大家不想造正兒八經的紅夷大炮,是不愿,而是不能。

  我大明普通匠戶,實在沒這個手藝啊。

  紅夷大炮相比先前的佛朗機炮,無論是射程還是精度上,都有顯著提高。

  隨著火炮威力的增強,同樣的,對操炮炮手的素質要求也隨之提高。

  這個時期的紅夷大炮,屢屢炸膛,甚至連葡萄牙原裝進口的火炮,也因葡萄牙炮手不熟悉操作而發生炸膛。(注2)

  ·····

  總而言之,制造并使用一門合格的、不易炸膛的紅衣大炮,在孫世瑞這個時代,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孫世瑞前世干催收的時候,沒少接觸過各種形形色色的古董,其中就包括一些客戶收集的古籍。

  說來也巧,其中有本《遠西奇器圖說》,據說是崇禎七年的孤本,現在價值十幾個W。

  原主人創業失敗債務爆發,被逼得走投無路,當時就把這本泛黃的古書連同一屋子沒人喂養的緬因貓,抵押給了齊孟他們團隊。

  而這本書的作者之一,便是剛才尤元龍口中的王徵,王良甫老爺。

  所謂《遠西奇器圖說》,“遠西”,主要指西方的歐洲國家,非某邦某國,類似“西方”一詞。

  “奇器”,奇特而實用的器械。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當時歐洲幾十種奇特而先進的器械,如用于消防的滅火神器——水銃等;將河水引入旱區的虹吸管,踏板驅動的自行車等····

  此外,還有重力、浮力、比重等物理學知識,基礎科學,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的運轉關系,日蝕、月蝕形成原因等。

  靠著這本書頁泛黃的崇禎七年版《遠西奇器圖說》,孫世瑞對王徵這位四百多年前的古人,有那么一點點了解。

  王徵是什么人物?

  簡單來說,他是明末和徐光啟并駕齊驅的科學奇才。

  更難能可貴的是,王徵在崇禎初年,在登州練過兵,后來罷官回鄉后,為抗擊流賊,還在老家三原,組織了在“忠統”。為三原周邊區域的穩定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并在與農民軍的戰斗中取得了勝利。(注3)

  此外王徵心系鄉民,他以天主教的名義在家鄉創辦了慈善團體“仁會”。仁會以食饑、飲渴、衣裸、顧病、舍旅、贖虜、葬死七事為救濟要務,結果在這次大旱中“全活千百人”。為廣播天主的福澤,王徵還在魯橋鎮的一處住宅內設立了一所天主教堂“崇一堂”,作為公共祈福的場所。

  孫世瑞當下決定,找這個老爺子鑄造紅夷大炮,讓他指導自己組建炮兵隊伍。

  ~~~~~

  “什么!你要去涇陽拜訪王良甫?還要讓老爺子給你造紅夷大炮?”

  唐恩城手中把玩的折扇啪一聲掉在地上,唐師爺不及撿他的扇子,接著用看怪物似得眼神,上下打量孫世瑞。

  “老弟?你知道王良甫今年高壽啊?”

  孫世瑞彎腰幫師爺撿起紙扇,瞇起眼睛遞給他:“我當然知道,七十二嘛。老爺子精神矍鑠,寶刀未老,聽說有個年方二八的小妾,貌美如花。”

  孫世瑞想起一句古詩,連忙補充道:“一樹楊花壓海棠啊。”

  唐恩城不屑道:“是梨花。”

  孫世瑞不以為然:“管他什么花,能和小妾打炮,就不能幫我鑄炮?

  唐恩城拎來茶壺,小心給孫世瑞面前的茶杯滿上。

  “看來孫老弟,你對王老爺子了解不多啊。”

  注:

  1、《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列傳第二百十三外國六

  2、當時葡萄牙炮手用的是明朝打撈的英國獨角獸號上的鐵炮,葡萄牙沒有鑄鐵炮技術,多用鑄銅炮,對于鐵炮的裝藥不適應,因此發生炸膛。

  天啟三年八月甲申,試驗紅夷大銃,命戎政衙門收貯炸裂傷死夷目一名,選鋒一名,著從優給恤。——《明熹宗實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