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娛樂王朝 >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曲藝演出(二)
  金文聲說書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他操著一口魯省口音的津門話,說書夾雜藝壇八卦,各種歷史掌故、舊時見聞信手拈來,針砭時弊,嬉笑怒罵,愛使“現掛”。

  情到深處還總罵幾句臟話,好似一位閱歷頗深的老者在與觀眾聊閑天,卻總是語出驚人,妙語連珠。

  今天他演出的是一段自己拿手的快書作品《武松趕會》,一雙鴛鴦板耍得似流星,走板鏗鏘,唱詞老到,博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他似乎生來就屬于這舞臺,不管之前經歷了什么磨難,不管被生活捶打了多少遍,只要上了臺,他就是最耀眼的明星。

  雖然這樣的風格有人不甚喜歡,但他的表演卻是要建立在深厚的藝術功底與豐富的人生閱歷之上的,是一種更接地氣的表演形式。

  用他自己的話說,“作為評書演員,必須是文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還得是演說家。”

  不僅津門的愛好者喜歡看他的表演,很多京都等地的評書迷也專程去津觀看他的演出,可見他在民間是有很深厚的觀眾基礎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先生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2002年他在民族文化宮演出時,突發心肌梗塞倒在了臺上。

  觀眾把他送到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還給他湊了三千元手術押金。

  這是金文聲第一次在臺上暈倒,他說:“觀眾救了我一命。”

  2004年,經過一年休養后的金文聲在燕樂茶社復出,開講評書《三俠傳》。

  復出當日,盛況空前,老郭、高峰均在臺下落座,這也是兩人第一次見面。

  金文聲每日堅持演出了近兩年時間,直到2006年,才因為身體原因暫停了演出。

  這個時候劉清山出現了,不僅治好了他的病,還出主意把高峰提前了將近一年引入了德云社。

  金文聲這個人生性不羈,不懼高山,而且不服老,叫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妻子為“小紅”,說自己八十歲之后還得再娶一房老婆。

  他說“我死了這玩意兒就沒了,可是我且死不了呢”,不羈了一輩子,到老來豈能任由命運宰割?

  今天的演出,就在一次讓觀眾們見識了什么叫做傳統曲藝,因為他不僅能說傳統書目,還能把《基督山恩仇記》《茶花女》《三個火槍手》等世界名著改編成評書,十分新潮。

  據說他常到申城的大學里表演的那個年代的作品,不僅受到學生們的歡迎,許多教授都拿著書去聽,好一睹評書的風采。

  在他之后,就是魯省當地,乃至全國曲藝圈都知名的魯式快書表演藝術家孫鎮業的表演。

  此人身體很不好,有很糟糕的常年心臟病史,年僅六十出頭就已經滿頭白發了。

  不過他被劉清山留意到了,今后自然會得到必要的治療。

  今天他就是拖著病體趕來的,按照他的話說就是“不能讓老玩意兒死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有責任將其完整地傳承下去。

  對于此人,劉清山今晚還會有一個專訪,除了金文聲、張文順之外,另一個人就是他。

  這個人的輩分很高,即便是侯大師也得稱呼他一聲“師叔”,今天他表演的同樣是拿手絕活《武松傳》其中一小節。

  孫先生以他四十多年的藝術生崖,形成如今的了幽默風趣、粗獷瀟灑、熱情奔放,刻畫人物細膩準確,喧染氣氛濃淡相宜的表演風格。

  尤其是在魯省地區,他的每一次出場一開嗓就會是滿堂喝彩。

  他還是高元鈞高派藝術的最得意的繼承人,聯合國授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魯式快書傳承人。

  他的個人舞臺形象出眾,不光能演,還能編能導,在曲藝界是很難得的。

  而且經他手帶出了很多出色的徒弟,為這門藝術的發揚光大做出了極大貢獻,同時還是國家認證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今天他右手持銅板,節奏鮮明,保持了一貫的生動詼諧的演繹風格。

  引人入勝的劇情帶入,令全場的老少爺們瞬間聽得入迷。

  即便是外省人士,也絲毫沒覺得他的方言快書有任何的不適應,仿佛水滸傳里的故事就應該由本土的鄉音來詮釋。

  況且他不亞于相聲包袱的笑點密集,不僅讓人們不時地哄堂大笑,并且故事的講述具有著身臨其境的畫面感。

  一段武松傳里的小段節奏感極強,語言押韻合轍,流暢順口,手、眼、身、步動作表演更是充分體現出了魯式快書“一人一臺戲”的表演風格。

  無布景、無道具、演員兼伴奏,一人占全臺,所有角色都由一人扮演,這就對表演者在吐字發聲及形體動作等方面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

  在傳媒技術不發達的時代,這種形式簡單、感染力強的藝術形式,因其易于流傳而具有強大生命力。

  而隨著傳媒技術的發展,觀眾越來越重視藝術的視覺效果,山東快書的優勢便喪失了。

  盡管多年來一直受到了政府部門的保護與重視,但其衰落趨勢依然明顯,所面臨的現實發展問題依舊嚴峻。

  這也是孫老師抱著病體前來參加這一次演出的主要目的,顯然由劉清山發動起來的民間曲藝展示節目,還是廣受業內人士希翼的。

  他更是在孫老師演出完畢后,第一個站起身來迎上去,恭恭敬敬地攙扶著這位老藝術家回到了座位上。

  “晚上我給您治治病,先把病情穩定住,然后您再抽時間去京都找我,徹底把病根絕了!”

  送回座位的同時,劉清山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孫鎮業聞聽眼前一亮,但凡對社會多一點了解,就會知道劉清山在古中醫方面得到過真正的傳承。

  尤其是圈子里的久病之體或者老年人,也多會被人有意無意地提到他這方面的神奇。

  內心激動之余,緊攥著他兩手,一時間竟是不知將感謝之情如何談起。

  此時劉清山又低聲說了:“您老的病情,我會馬上讓曲協跟您家里人聯系,順便帶過來病例,也好方便更準確地診治!”

  孫老的身份不一般,又是這么嚴重的病情,即使他完全有把握治療,也得事先征詢一下家屬的意見。

  況且他還有個軍人身份,盡管因身體原因早就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仍舊是要享受軍人待遇的,這么大的事情也需要軍方單位的審核批準。

  所以劉清山有此一說,就順便把各方面的因素都考慮到了,省得剛剛勞累一場的老人家再為這些瑣碎顧慮過多。

  于是孫鎮業就不再言語了,只把手握的力度加強了很多,一些都在不言中了。

  接下來依舊是頗具魯省風格的戲曲表演,有了相聲和快書的插諢打科,已經讓表演現場的氛圍全都起來了。

  隨后的演出便是聽不太懂的外省人也能踏踏實實坐下來,持以藝術欣賞的角度來對待這一次的演出。

  但這只是針對外行人來說,業內人不論哪一個曲種都是懷有深厚感情的,因為里面似熟非熟的旋律和表演風格,都是一路伴隨著他們的學藝經歷共同成長起來的。

  更不乏老郭這樣的、對民間曲藝擁有著狂熱愛好的天生曲藝人,更是抱著一種對藝術仰望的態度。

  老郭是在倒數第二個出場的,他的搭檔不是謙哥,而是張文順。

  張文順先生的捧哏風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但他更為人熟知的是斜著一只肩膀的形體特點。

  而且德云社能有立錐之地,乃至今天的大紅大紫,此人功不可沒,甚至現在德云社天橋的場子就是他之前的元魚館子。

  謙哥賣萌,張老穩捧,就是目前為止老郭合作過的捧哏當中最令他滿意的兩位,但若論唯一能壓得住老郭的,也就張老一人了。

  從《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開始,這段相聲并不是張文順捧得最好的,甚至老爺子是難得的話少的一段,但卻是一段德云社里程碑式的作品。

  再有《揭瓦》《大富貴圖》《賭論》《跳大神》等等作品,張老爺子蔫壞的捧哏特色基本上就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他的捧哏風格沒有那么沉穩,愛放冷箭,動不動就扔出一個大炸雷,搞得老郭也接不住。

  上述這些節目看過了以后,可以去看最感人的那一段了,張老爺子給郭德綱捧得大實話,這段大實話引無數人淚奔。

  歷來聽相聲聽的是一個樂,可把人聽哭了的相聲就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了,只能理解為這一段表演,演員帶入了真性情,表演內容真實且貼合實際的道盡了演員心里的苦。

  量活的時候能頂,每一節都不讓,要么能崩回去,要么自嘲之余返給逗哏一個更厲害的損嘴,單從藝術角度這其實是個缺陷。

  可問題是張老能讓這種進攻性捧哏形成了一種流派,把相聲行里的“帥賣怪壞”的“壞”體現在捧哏上,并很好地跟老郭的“壞”相得益彰。

  他的這種風格就不再是缺陷了,而演變成了兩人配合默契的一個抖包袱一個翻包袱,屬于更火爆潑辣的出奇制勝了。

  而且他這樣的不循規蹈矩的插話和碎嘴一點也不突兀,整體節奏聽上去還挺舒服,這就可怕了。

  因為一般捧哏這樣使活兒的話,整段相聲就容易垮,但在他這兒確實有但比較少。

  并且自有相聲以來,擁有高超捧哏藝術造詣的名角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的,就因按照慣常的業內認知,捧哏的太突出是一種不好的風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