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讀小說網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 第4章 那個男人來了
  雖然經濟和農業建設如火如荼,但這并不意味著一眾君臣就可以從此高枕無憂,清軍雖然短時間內無法反攻,但對南明限制和嚴防死守的策略卻已然開始了。

  關于如何進一步鞏固現有局勢,并且為日后進軍江南的戰略方向做準備,也成為了朝廷當中的主要討論問題。

  呂大器建議先拿下云貴再說,雖然貴州一直都在明廷手中,但明代的貴州和后世不同,只有一小塊,其它很多后世屬于貴州的地方目前都還在湖廣、云南、四川境內。

  明代對于云南的開發還是不錯的,今年年初的時候,本來西軍已經準備和歷史上一樣,進入云南,卻被朱由榔截了胡,主力東進改編成了光復軍參加桂北決戰。

  而原本很快就被西軍搞定的云南沙定洲之亂,在這個位面卻有些愈演愈烈之態。沙定洲原是云南王弄土司沙源之子,后來由于阿迷州土司普名聲的遺孀萬氏聯姻,趁著明亂之際圖謀云南。

  其他不說,那原本替大明朝“永鎮云南”的沐國公府已經被端了,當代沐國公沐天波怕是已經兇多吉少,明廷這邊再不介入,這云南就要真的歸沙定洲了。

  拿下夔東、貴州、云南這三個西面屏障對于限制四川的吳三桂、豪格東進有重大意義,否則到時候朱由榔這邊剛剛興師攻打江南,背后就被吳三桂捅了菊花。

  而對于西南攻略,呂大器建議道

  “陛下若欲限制四川清虜,乃至于日后收復四川,不可不用夔州的忠貞侯!”

  朱由榔知道他口中的馬夫人便是一代女中豪杰——秦良玉。

  其實早在朱由榔還是監國,自己還沒穿越過來時,原本的永歷君臣就已經冊封秦良玉為太子太傅、四川招討使、鎮東將軍。

  但此時的秦良玉已經七十三歲了,身體虛弱,怎么可能上陣殺敵?

  不過秦氏、馬氏在夔州和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影響力卻是相當了得,若是能得此兩家臂助,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說完,君臣最終決定,派一個使者和夔州的秦氏、馬氏聯絡,至少要見秦良玉一面,表示表示慰問也好,畢竟人家為了你朱家江山打拼了這么多年,犧牲了這么多家人,起碼得表示表示吧。

  而云南問題,朱由榔卻想起了一個很久都沒有提及,差點就忘了的名字。

  孫可望

  -------------------------------------

  顧炎武跟隨一隊從浙江到達閩南的走私商南下,一路上也在向這些商人打聽南面的事。

  “大哥,聽說這南面的光烈皇帝不僅不禁海,還歡迎洋人來廣州?”

  顧炎武對商隊頭子好奇問道

  他是陳子龍托關系讓相識的商號一路帶著南下的,這些商賈對他也倒頗為尊敬。

  “這位舉子老爺有所不知,南邊不僅不禁海,而且還鼓勵出海!”

  “我上次來的時候就聽說啊,這南邊的衙門要學紅毛鬼一樣,組織一個什么公司,鼓勵所有本土商號入股,組成個大船隊,去越南、緬甸還有倭國去做生意!”

  顧炎武卻有些疑惑

  “話說你們以前禁海之時,做生意也不用交稅,如今南邊雖然開海,但我聽說那關稅卻重得很,你們也愿意?”

  “顧老爺,以前咱們做生意確實不用交稅,可不意味著不花錢哪!臨海臨港的縣衙要不要打點?還有巡檢司、府衙、沿海衛所,乃至于布政司、南京那些個衙門,都是要送上孝敬的!”

  “如今雖說要收關稅,卻只挨這一刀哇,所有和洋人的商貿都在那什么自貿區里進行,旁的衙門都摻和不了的,林林總總算起來,卻是要比以前少花三四成。”

  聽到這里,顧炎武對于這個南邊的新朝廷有了更多認識。

  商隊行進途中,又偶遇了一家子同樣要南下的人。自從桂北大捷的消息傳遍江南后,幾乎每個月都有上百讀書人南下投奔新朝廷,大大緩解了光烈朝廷的人事危機。

  不過像眼前這種居家南下的還真是少見。

  在外頭的是兩個年輕人,其余家眷都坐在馬車上。

  顧炎武連忙上去打招呼

  “兩位兄臺也是南下投奔朝廷?”

  其中一位看起來年長些的禮貌答道

  “正是,在下宋士慧,字靜生,這是舍弟宋士意,字誠生。”

  “兩位宋兄,幸會幸會!在下顧絳字炎武,也正是在江南聽說了朝廷桂北大捷,心潮澎湃,打算南下相助啊。”

  “呵呵,我等兄弟也是受家父囑托,帶一家老小南下,北面韃虜肆虐,非久居之地。”

  “令尊也是氣節之士啊。”

  三人正說得熱鬧,后面馬車上傳來一個稍顯蒼老但中氣十足的聲音。

  “慧兒,意兒,前面怎么了?”

  “父親,沒什么,遇到一個一同南下的士子。”

  “哦?”

  那老者掀開簾子,走下馬車,顧炎武連忙見禮,而后以晚輩身份又自我介紹了一番。

  “你就是顧炎武?我聽說過你的名字。”

  “老先生還聽說過學生?”

  顧炎武訝然

  那老者撫須長笑

  “歸奇顧怪嘛!怎么不知道啊?你和那歸莊,當初在復社也是挺有名氣的。”

  “那本《天下郡國利弊書》寫的很好,我在南直隸時見到過,可惜就是有關農田、水利方面謬誤不少。”

  “先生竟然讀過我的書?”

  顧炎武驚喜,他當初搜集各種史籍、實錄、方志、奏疏,寫成了一部考察各地山川要塞、風土民情的著作,就是出于明代“虛而不實”的文人風氣的反感。但很顯然,這玩意又不能拿來考科舉,刊印之后,除了一些朋友收藏了幾本,影響并不大。

  那老者哈哈笑起來

  “我當初在南直隸時,和你一樣,也喜歡收集這些沒人看的‘雜書’,偶然之間,在南京找到,細細翻閱了幾次。”

  “這大明朝讀書人千千萬,可像你我這般喜歡‘不務正業’的確實不多,今日相遇也算是緣分吧!”

  “對了,忘了給你說了,老夫名喚宋應星,字長庚,原是亳州知州,崇禎十七年辭官返鄉,如今局勢動蕩,又聽聞天子在南,這才想著舉家南下。一方面兒子長大成人,也該報效朝廷了,再說韃虜實在暴虐,也不是久居之地。”

  宋應星解釋道

  “唉,當初弘光朝初立,我和我兄長何嘗沒有想過投身危難,期待恢復河山,可惜啊,可惜,讓人失望啊。”

  “如今聽說肇慶這位新天子大有不同,莫要讓人再失望才好。”

  宋應星有些落寞地感嘆著,他的兄長宋應昇,去年清兵南下福建,隆武朝廷即將覆滅之時,寧死不降,服毒自盡,這也是他的傷心事。從此便起了隱居避世之心,但月前又傳來桂北大捷,滿清被重創,官軍已經收復湖廣的消息,他還是決定舉家南下,說到底,依然心有不甘啊。

  顧炎武卻是回道

  “長庚先生,這光烈朝如何,咱們這一路南下,不正就可以細細看到了嗎?”

  宋應星微微頷首

  “確實如此,一看便知啊!”

  說完后,一行人繼續南下,即將進入閩南和廣東地界,他們都充滿了期待,不知道那個傳說在桂北“親冒矢石”,御駕親征,最后殲滅滿清十萬大軍,兩厥名王的新天子,治下是否真的有中興大明的勃勃朝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